做智慧育人的躬耕者
作者: 沈庆九“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对新时代的教师而言,这件人生大事,就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培根铸魂,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大批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这是新时代教师的使命和担当,为此,教师不仅要有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更要有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
新课程方案正在深入实施,大单元教学是适应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要整体理解与把握学习目标,注重知识学习与价值教育有机融合,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探索大单元教学,这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教师要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提升学生学习成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当下,教师要在哪些方面多研究、多践行?
首先要转变教学思想。教师要把传统的教学理念转移到大单元教学思想的追求上,努力从传统教学的视野中“走出来”,积极尝试理解、接受大单元教学意识。要认真研究新课程方案,咀嚼新课程标准,把自己的教学精神、追求统一到国家课程的编写指向上,不断探索、变革教材阅读方式,不断摸索教学设计智慧和教学实施路径,真正理解大单元教学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其次要认真研究教材。有的教师认为,教材尽管时有变动,但基本内容没有变化,有什么可研究的?传统的备课资料拿过来,修修改改不就行了吗?事实上,大单元教学和传统教学是有较大差别的,大单元教学强调整体优先、整体第一、整体力量。如何体现大单元教学的“整体”?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把握好单元教材主题,斟酌、比较大单元教学设计,选择、确定大的学习情境、学习任务,否则即便大单元教材编写得再新,单元学习任务编写得再具体,课堂上也难觅大单元教学的美丽图景。
第三要勇于开展自我诊断。自我诊断,就是全面反思自己的大单元教学实践——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效果。新课程强调学、教、评的“一体化”,教师如何将学生的“学程”、自己的“教程”和终端的“评价”有效“融合”“整齐”?大单元教学不是盲目追求“大”,而是把握中心思想和关键原则,重在培育核心素养,教师在整合知识点时,必须立足于新时代新形势下社会所迫切需要的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新时代的教师要从自身做起,躬耕实践,用智慧、爱心、汗水投入到教育教学中,投入到全面育人中。
(作者为江苏省特级教师,任职于苏州市相城区太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