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 做智慧育人的躬耕者 “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对新时代的教师而言,这件人生大事,就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培根铸魂,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大批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专题 | 构建现代化学校治理体系之校长何为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要求,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办好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初中教育,江苏教育报刊总社联合江苏省教育学会
专题 | “竞志”文化赋能学校内涵发展 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前身为私立无锡竞志女学,1905年由教育家侯鸿鉴先生出资创建,是无锡地区最早的一所现代意义上的中学,开江苏女子教育先河,成为无锡现代教育的先声。2000年,在学校教育改革布局调整中
名师工作室 | 语文: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江苏省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刘金玉)现有成员15名。工作室始终以“守正立人,语用化人”为教学主张,一方面深入研究其本质意涵,另一方面探寻其实施策略。“立人”“化人”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守正”
名师工作室 | 守正立人,语用化人 2017年,国家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在全国范围内的起始年级使用。如何科学高效地使用好这套教材呢?通过研究教材,我们确定了“守正立人,语用化人”的教学主张,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名师工作室 | 《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实录及反思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感受志愿军战士的精神品质,理解“最可爱的人”的内涵。2.品析课文语言,体会作者深情,学习表达敬意的方式。3.传承志愿军精神,培养责任感,实践“守正立人”的教育理念。【教学流程】
名师工作室 |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了解《刘姥姥进大观园》的主要内容,把握刘姥姥的性格特点,并探究刘姥姥这一人物在《红楼梦》中的作用。2.激发学生对经典名著的热爱,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苏派作文教学 | 资源“勇跨界”,设计“巧搭梯” 【设计理念】学习“抓住细节”是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写作教学内容。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对细节描写的概念认知模糊,在写作技法上也局限于运用简单的修辞、基本的人物描写方法,而缺少对细节
苏派作文教学 | 指导循章法 教学显成效 章法,一般指文章或书法作品的布局安排,但好的课堂也往往需要遵循一定的章法,让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循序渐进、浑然一体。这在写作教学中主要表现为目标明确、路径清晰、评价有效以及目标、活动、评价的一致性。
管理视线 | 建好“学习云”课程基地,赋能学校数字化发展 摘 要为因应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发展带来的新挑战,有效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新要求,江苏省丹阳市第三中学以江苏省初中数学“学习云”课程基地建设为抓手,聚焦立
管理视线 |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校本实践路径与反思 摘 要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学生跨学科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能够将学习内容系统化,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课程的综合化与实践性,提升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江苏省盐城市
教学探究 | 大单元视域下初中语文古诗词整合教学策略研究 摘 要古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教材为基础,整合相关教学内容,通过多角度提炼主题、多形式创设情境、多层次设计任务,进行大单元教学,从而提升古诗词教学
教学探究 | 问题导向教学法助力初中古诗文教学 摘 要新课标对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提出了更高要求。运用问题导向教学法,设计情境化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计思辨性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思辨精神,从而助力初中古诗文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
教学探究 | 基于美育渗透的初中英语诗歌教学探究 摘 要基于译林版《英语》7B Unit 8   Pets Reading模块的教学实践,通过诗歌教学引导学生感知英语诗歌的形式美、语言美和情感美;鼓励学生仿写诗歌,培养其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提升
教学探究 | 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主题拓展阅读教学实践 摘 要“培育文化意识”是英语课程的总目标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开展主题拓展阅读是浸润学生心灵、培养文化自信的有效路径之一。教师应明确文化目标层次,规划整体教学思路;围绕对文化自信的培养,选择适当的拓展阅读
教学探究 | 基于教材的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 摘 要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是当前数学教学的关键任务之一。开展日常的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主要策略,以创设生活情境、小组合作、多元评价等多种方式,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创新和拓展。关键
教学探究 | “知行合一”思想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将“知行合一”思想融入初中生物学教学,是贯彻新课标要求的有效途径,还可以推动初中生物学教学革新,从而重塑生物课堂模式,提升课堂实效,有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关键词知行合一初中生物学 理念应用“知行
教学案例 | 从学情出发探究苏轼词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了解本词以情带景的特点,体会词在节奏、韵律上的美感;理解苏轼词中“少年狂”的情感表现;体会苏轼开创词中豪放派的艺术价值。【教学片断】一、走近苏轼之词师:请同学们一起读读这句话:屏显
教学案例 | 积累活动经验 培养核心素养 网格作图是指借助网格中蕴含的数量关系(相等、倍分)与位置关系(平行、垂直),作出符合特定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的图形。网格是义务教育阶段研究“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化”和“图形与坐标”的重要工具,网格作图
教学案例 | 初中数学靶向情境建构的教学实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要通过数学学习获得适应未来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同时,要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之
教学案例 | 聚焦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探究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提出教学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教学活动要围绕主题意义整体设计,使学生应用所学英语进行真实的交流和表达,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教学案例 | 追问——培育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有力抓手 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核心素养的形成并不能单纯
教学案例 | 初中化学“金属与能源”整合教学实践探索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物理学共同构成物质科学的基础,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和航空航天工程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从
教学案例 | 建立自然世界与数字世界的联系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创新教学方式,以真实问题或项目驱动,引导学生经历原理运用过程、计
教学一得 | 基于红色文化传承的初中语文爱国主义阅读探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红色文化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
教学一得 | 对九年级历史学科有效教学的思考 在中考复习阶段,九年级的历史课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能简单而机械地向学生“灌输”一些死记硬背的知识内容,而是要求教师能够对教材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一
教学一得 | 图片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追问设计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也是历史解释的支撑。图片史料具有形象、直观、具体的特点,符合初中生认知发展水平,与文字史料相比,更容易在课堂上被学生接受和识记。此外,从大脑记忆的原理来看,图像记忆属于右脑记忆;
教学一得 | 提炼基本图形 深化知识运用 学习平面几何要养成总结提炼基本图形的意识,形成一些基本图形“范式”,掌握基本图形的研究方法,为复杂图形的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注重对基本图形进行提炼总结、概括积累,无论是对概念的深度理解,还是对提高问题
教学一得 | 江苏省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六届理事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林 放 江苏省教育厅督导室张彩萍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裘宗丞 江苏省教育学会魏祖成 无锡市教育学会朱 斌 盐城市初级中学顾苏云 常熟市昆承湖外国语学校杨勇诚 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赵 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