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在多维情境中插上联想与想象的翅膀
作者: 陆其勇【设计理念】
本节课遵循笔者一贯的课堂教学主张:追求活动充分、思维活跃的“两活”创意语文课堂。力求通过多维情境任务群来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从社会生活情境出发,打开联想和想象的大门;在文学体验情境中,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在与名家的联想和想象的对比中,激发思维活力;在学科实践中,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生成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提升思维能力。
【课堂实录】
一、一场思维风暴的来临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上一节写作课,进行一场彻彻底底的写作“头脑风暴”。刚才,我看大家规规矩矩地走进教室,现在请大家在课堂上不要讲任何思想上的规矩,大胆地发挥联想和想象。
(板书:发挥联想和想象。)
师:发挥联想和想象就是思接千载,心游万仞。同学们,我们现在是在七(6)班教室里吗?
生:身体在,心不在。
(生笑。)
师:“我”在哪?
(板书:我在哪?)
生:我在温暖的地方。
师:很抒情!
生:我在太阳系中。
师:非常好!你开始心游万仞了,也很写实,我们确实在太阳系中。请继续想象!
生:我在高山之上。
师:具体在怎样的山上?
生:我在泰山之上。
师:好有气魄的想象!泰山可是五岳之尊啊!
生:我在印度洋里。
师:太厉害啦!在想象中,我们可以上山入洋。
生:我在距离地球约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里。
师:好啊!心游万仞。请继续联想和想象,“我”是谁?
(板书:我是谁?)
生:我是一只苍狼。
(生大笑。)
师:你是草原上的精灵。天边草原是苍狼故里。
生:我是群山之巅的一阵风。
师:你会成为一名诗人。在众人朝思暮盼的远方,你是拥有生命的一阵风。
生:我是万千世界中的一棵草。
师:一棵草好呀,何妨平凡。有一位中国现代史上叱咤风云的先生,早年写下一首诗,后来被谱上了曲子,因为歌词清新、质朴,充满对生命的期待与珍惜,后广为传唱:“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感谢你美好的联想和想象,把我们带到了这首歌中。
(师生共唱《兰花草》。)
师:联想和想象可以创造出无比美妙的世界,可以让一个凡夫俗子变成一个不一般的人,也会引领你去写作,去创作。
二、一片银杏叶的联想
师:这是我刚才在校园地上寻觅到的一片银杏叶。不!这不是银杏叶,这是?大家可以动笔写一写。
(板书:银杏叶。)
(生写作两分钟。)
生:这是朱雀羽扇。
生:我觉得是芭蕉扇。
生:是彩虹。
生:这是秋带来的信物。
师:多么温暖的联想啊!我想把这片银杏叶作为信物送给你。同学们,我提示大家再从“色彩、动态、情感”三个角度,赋予刚才那一片银杏叶更多的联想。
屏显:
色彩:金黄的银杏叶
动态:飘落的银杏叶
情感:寂寞的银杏叶
(师生齐读。)
师:根据这三个角度,请你说一句话。
(板书:一句话。)
生:我由飘落的银杏叶想到了离开母亲怀抱的顽童。
师(笑):也可能是树妈妈放飞的信笺呢!它是要把寒冷到来的消息,在奔跑中告诉大地妈妈。
生:我由飘落的银杏叶想到了翅膀受了伤的天使,落入人间。
生:我由金黄的银杏叶想到了清晨金灿灿的阳光。
生:我由寂寞的银杏叶想到漂浮在江面上的小船——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生鼓掌。)
生:我由飘落的银杏叶想到日落的余晖,最后的璀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师:银杏叶从同学们的口中飘落,汇聚成另一种炫目的美。我们来总结一下,什么叫联想和想象。
屏显:
联想: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
想象:在头脑中创造出未曾有过的新的形象。
形象: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或人物。
(师生齐读。)
三、一片银杏叶的想象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写一句话,现在要尝试写几句话,由联想到一个物体,到创造出新的形象。
(板书:几句话。)
师:老师给出大家前两句,请同学们接着创作。
屏显:
秋天到来,
蝴蝶已经死了的时候,
……
(生写作两分钟。)
生:
秋天到来,
蝴蝶已经死了的时候,
殊不知秋霜已经降落人间,
滋润着世间万物。
师:很好!你能够辩证地看待秋霜。秋霜不是沧桑的过去,而是化作露珠,化作雨滴,滋润大地又现勃勃生机。要是能和银杏联系起来就更好啦!
生:
秋天到来,
蝴蝶已经死了的时候,
她的美,
随着飘落的银杏树叶,
留了下来。
她翩翩起舞的样子,
定格在秋天的回忆中。
生:
秋天到来,
蝴蝶已经死了的时候,
遗落的翅膀,
留在了树上,
为银杏叶带来了养料。
银杏叶正一点点,
一点点,
变成蝴蝶之子,
成了蝴蝶的模样,
金黄、美丽、灿烂。
师:你的想象太奇妙了!你的银杏叶把蝴蝶带到了它从未去过的深秋和冬天。在这神秘未知的季节里,蝴蝶感受芬芳的梅花,温暖的阳光,可爱的云朵,想象真美妙!也有一位诗人写过这样几句话:
秋天到来,
蝴蝶已经死了的时候,
你的碧叶要翻成金黄,
而且又会飞出满园的蝴蝶。
(郭沫若)
(师生齐读。)
师:大家读过郭沫若的什么作品?
生(齐):《天上的街市》。
师:郭沫若想象中的世界时而是晴朗平和的,时而又充溢着重生的力量。刚才,几位同学也有郭沫若一样诗意的想象。我们继续发挥联想和想象,写出属于自己的色彩斑斓的句子。
屏显:
你随风飘落的样子,
惊动了我的心。
……
(生写作两分钟。)
生:
你随风飘落的样子,
惊动了我的心。
就像自然的随风飘落,
秋去冬来,春去夏回;
就像人生的随风飘落,
从容自如,有始有终。
师:你把银杏叶的随风飘落想象成了一树的生命花开,一次人生的澎湃。飘落的是年轮,是岁月,是一场辗转重生,一回庄严的重生!
生:
你随风飘落的样子,
惊动了我的心。
告别了枝头,
亲吻了大地,
享尽天际的辽阔,
获得飘飞的愉悦。
好一场欢喜的飘落,
好一片明亮的天地。
师:你的银杏叶随风飘落是一次心情的远行,只要心绪可以翻飞,就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大好天地。随风飘落的,是愉悦,是欢喜。
师:我也有几句,和大家分享。
屏显:
你随风飘落的样子,
惊动了我的心。
你在空中翻飞仿佛不愿落地,
是否在诉说着不忍离开这片树林。
(唐·孔绍安)
(师生齐读。)
师:这是一千多年前的诗人写的,他的原诗是这样的。
屏显:
落叶
[唐]孔绍安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师生齐读。)
师:你们有什么想要说的?
生:这位唐代诗人看见树叶凋零,想到了自己客居他乡的遭遇。树叶翻飞被诗人联想成不愿落地。诗人想象树叶还在诉说着不忍离开这片树林。
生:唐代诗人的想象有点悲观,情绪低落,不如咱班的诗人如此乐观嘛!
(师生大笑。)
生:古人和我们也是情意相通的,都写出了落叶的姿态、情感,一样的托物言志。
师(笑):从古到今,文人们一以贯之地将自己的情感、思考投注到一片落叶上。大家请看,这是银杏叶的一生。
(师展示不同颜色,不同阶段,从青绿到枯黄的银杏叶标本。)
生:春天,银杏开始萌发新芽,刚长出的新叶子是淡绿色的。夏天,银杏叶慢慢长大,颜色是深绿色的。秋天,银杏的叶子慢慢变黄,由半黄半绿色渐渐变为金黄色。冬天,银杏叶最终枯萎、凋零。
(若干学生补充。)
师:还有一种银杏叶,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过。
(师展示二裂银杏叶实物。)
生:这片银杏叶是一分为二的。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这是二裂银杏叶。我们也有一首诗要送给这样独特的银杏叶。
屏显:
它是一个有生命的物体,
在自己体内一分为二,
还是两个生命合二为一,
被我们看成了一体?
也许我已找到正确答案,
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
(师生齐读。)
(生写作两分钟。)
生:
也许我已找到正确答案,
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你是一个折翼天使,
哪怕分开,
也要守护足下这片土地。
生:
也许我已找到正确答案,
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哪怕分裂,
绝不是衰败,
是在孕育着新生。
生:
也许我已找到正确答案,
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是不小心有人撕开了吗?
一半盛夏,
一半暖秋,
如两只孤傲的蝴蝶,
血脉相连,
又用力飞翔。
师:你的表达太有诗意了!有丰富的意蕴。它是一片银杏树叶,又不是一片银杏树叶,它是?
生:它是一个家庭。
生:它是一个人的一生。
生:它是我青春的样子。
师:它是我成长、成熟直到老去的样子,太好了!
师:同学们,这是歌德写的一首诗歌的一部分。
二裂银杏叶
歌德
它是一个有生命的物体,
在自己体内一分为二,
还是两个生命合二为一,
被我们看成了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