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PAD”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作者: 赵凤云 谢志明 王铁峰

“OBE+PAD”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0

[摘 要] 为克服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缺乏主观能动性等问题,高校课堂进行教学改革十分必要。课堂改革实践基于“OBE+PAD”的教学模式,应用雨课堂平台,探索一种适合“免疫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后,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发生了一定转变,学生在课前、课中及课后都可以与教师进行交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以致用的实际应用水平,为更好地培养免疫学领域的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对分课堂(PDA);课堂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雨课堂

[基金项目] 2023年度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产教融合背景下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230800383022901)

[作者简介] 赵凤云(1988—),女,吉林白城人,博士,白城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分子菌物学研究;谢志明(1977—),女,吉林白城人,博士,白城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生物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4)10-0145-04 [收稿日期] 2023-02-17

“OBE+PAD”是对分课堂(PDA)模式的创新模式之一,是基于OBE教育理念对对分课堂的发展和延伸,让对分课堂理论在实践教学中有了更多的可行性,也让课堂教学过程发生了结构性改变[1]。随着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以学生为本,探索一种适合“免疫学”课程的“OBE+PAD”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免疫学”是医学和生命科学中比较基础且具有支柱作用的课程之一。近年来,我国免疫学有了快速发展。免疫学一方面能够帮助人类解决生命现象的本质问题,另一方面对于人类重大疾病的机制破解和制剂的研发具有重大意义[2]。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建设优质的“免疫学”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师生互动和交流,提高教学效果,为我国的免疫学领域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是一项有明确目的的师生互动过程。传统的高校课堂教学以教师授课为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很少,长时间的授课导致学生很难有时间独立思考,也难以保证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同时,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难以把握和评价。为解决这些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各高校根据本校学生和专业课程特点,选择不同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尝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二、“OBE理念+PAD模式”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学组织形式的改变、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质量的精准识别与监测带来了可能,并为以OBE理念为核心的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支撑和保障[3]。OBE是美国学者Spady首次提出的一种基于学习成果产出为导向的教育理念[4]。OBE教育理念作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方式,深刻影响着我国高校教学改革[3],很多的高校课程改革都是围绕这一教育理念进行的[5]。OBE理念要求教育活动开始之前就应对学生能够获得的学习结果有清晰的认识,进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然后设计课程大纲,包括细化课程目标、落实教学任务、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实施评价等,确保实现预期的学习结果[6]。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PAD)被誉为当前唯一具有中国原创性质的本土化的教学模式[7],该教学模式是继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改革、BOPPPS、PBL等教学模式后备受关注的新型教学模式[8-10],目前该教学模式已受到广泛认可。这种教学模式能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较充分地调动起来,使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向更主动、更高效的方向进行转变[11]。“OBE+PAD”课堂教学模式基于OBE理念设定课程培养目标,确定课程教学内容,进而构建基于对分课堂模式的课程教学模式。

三、“免疫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免疫学”课程是白城师范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为有效提高“免疫学”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自2020年开始,课程组开始引入OBE教学理念,对这门课程开展了教学改革实践。

(一)基于OBE理念的“免疫学”课程设计

1.优化教学内容。重构教学内容,基于OBE理念编写课程大纲,其教学内容不仅局限于教材,也可来源于各种教学平台、文献网站等,结合当前国内外背景,课题组重新拟定了教学内容和课程目标。新的教学内容围绕12个主题进行设计,在系统学习免疫应答、免疫调节和异常免疫应答等原理的基础上,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疾病类型的发病机制,使学生理解免疫预防在人类健康维持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合适的主题下把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使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

2.改进考核方式。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出勤+课后作业,10%)、期中考试(论文或开卷考试,30%)、期末考试(闭卷考试,60%)。OBE模式更加注重和强调过程考核,经过调整的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包括10%出勤和20%课堂表现,共30%)、雨课堂学习成绩(15%)、期中考试(15%)、期末考试(40%)。这些考核方式可详细记录学生学习“免疫学”课程的过程及能力成长信息,以作为考核评价的依据。

(二)教学模式和智慧教学工具的选择

“免疫学”课程选用的教学模式是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智慧教学平台是雨课堂,目前已被各大高校广为应用,使用方便快捷[5]。

(三)优化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对分课堂(PAD)教学模式的概念最早是在2014年由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其课堂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7]。根据学院学生的特点和专业特征,围绕OBE理念,基于雨课堂教学平台,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课堂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课前,教师在雨课堂平台上传课件及相关的学习资料,供学生学习。(2)课中,教师每15~20分钟讲授一个知识点(讲授),在每个知识点讲解之后会设置1个课堂讨论活动或课堂练习(内化吸收和讨论);在3~4个知识点后,教师在剩余的课堂时间,在雨课堂平台上传发布本节课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完成练习,以帮助学生消化理解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化吸收)。(3)课后,学生需要完成课后作业(内化吸收和讨论),并在下节新课前以个人或学习小组随机的形式分享,之后教师进行点评。同时,教师则要跟踪雨课堂平台上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并进行总结。

(四)教学案例——以人工主动免疫内容为例

该课程内容设计以新冠疫情为背景。在疫病发生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有很多人意识不到预防的重要性。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提高认识,认真贯彻免疫学中“防患于未然”的理念,切实加强防微杜渐、有备无患等防疫意识。课堂中的教学过程根据改进的对分课堂进行(见表1)。因此,通过讲授人工主动免疫的概念、特点,以及与人工被动免疫的区别,让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接种疫苗”“接种疫苗为什么重要”,从而向身边的人传达疫病预防的重要性,从而保护自己,保护身边的人。

课前,教师通过分析教学内容的重点及难点,选择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的问题设计任务清单(见表1),通过雨课堂平台提前发给学生,为课上讨论做准备。学生课下通过自主学习、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预习,有利于加深讨论的深度和宽度。课前任务和课后任务在雨课堂平台发布,为师生交流提供线上平台。

课中,以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时事新闻作导入,吸引学生对新课的注意力。引导式讲解人工主动免疫的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思考。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找到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区别等。

课后,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完成雨课堂作业,实现总结、反思、创造、共同提高。同时,鼓励学生记录在雨课堂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反馈给教师,由教师进行在线解答,并将重要或普遍问题在课上统一答疑,并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具体的课程内容教学实施过程见表1。

四、“免疫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评价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在改进的对分课堂模式中,学生的学习过程由雨课堂的后台记录,结合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方便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全部过程及成绩。同时,教师可根据雨课堂平台提供的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总结“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优势和不足。

通过对比“免疫学”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和改革后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成绩(见图1),发现在改革后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成绩达到优秀和良好的比例对比传统教学模式有了显著提高,课堂气氛变得更活跃。与原对分课堂模式相比,在其基础上,将讲授部分改为“小知识点”的形式,在每个知识点后加入了讨论(见表1),以使学生在教师讲课过程中的注意力更加集中,知识点的内化融合更加高效。同时,课后,教师可以在雨课堂平台随时与学生交流并答疑解惑,实现线上线下教学解惑相结合。

在“OBE+PAD”教学模式下对“免疫学”课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后,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发生了一定转变,二者都变成了课堂的主角。课前、课中及课后学生都可以与教师进行交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丰富的教学内容也使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有所扩展,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提高了其学以致用的实际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周皓.“对分课堂(PAD)”: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

[2]李春艳.免疫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237.

[3]张男星,张炼,王新凤,等.理解OBE:起源、核心与实践边界:兼议专业教育的范式转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3):109-115.

[4]SPADY W G. Outcome-based education: critical issues and answers[M]. Arlington, VA: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 1994:1-12.

[5]王春苗,卢致民,张秀昌,等.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22(49):1397-1406.

[6]范圣法,黄婕,张先梅,等.“基于产出导向(OBE)”理念的本科教学培养体系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6-8.

[7]赵婉莉,张学新.对分课堂:促进深度学习的本土新型教学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47-49.

[8]WANG L,WANG W,LIU B N. Teaching reform strategies for“signal and system” using flipped classroom concept[J]. World scientific research journal,2020(6):85-90.

[9]杨宁.BOPPPS教学模式在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141-142.

[10]吴丽娟,白石.“雨课堂”结合PBL、CBL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效果评价[J].台州学院学报,2019(41):76-79.

[11]罗映红.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J].高教探索,2019(12):48-55.

Practice of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under the Mode of “OBE+PAD”: Taking Immunology

as an Example

ZHAO Feng-yun, XIE Zhi-ming, WANG Tie-fe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Baicheng Normal University, Baicheng, Jilin 1370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problems that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was teacher-centered and lack of subjective initiative in 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 it was necessary to reform classroom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This classroom reform practice is based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OBE+PAD” and applies the platform of “Rain Classroom” to explore a suitabl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of “immunology” course. After the reform, the roles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have changed to some extent. Students can communicate with teacher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class, which greatly improves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in learning, cultivates their independent thinking ability and improves their practical application level of learning. This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research has laid a foundation for better training of immunology professionals.

Key words: PDA;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student-centered; rain classroom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