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硕士教学案例库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作者: 陈婷 曾小云 农清清 苏莉

公共卫生硕士教学案例库建设的思考与探索0

[摘 要] 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我国当下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主体,当前MPH研究生培养普遍存在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岗位胜任力差的问题。建设高质量教学案例资源并开展案例教学,已被证实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广西医科大学通过引入以赛促建和校地(学校与实践教学基地)联合开发建设案例库的模式,建成了覆盖校内MPH专业方向课程的32个成熟教学案例,推动了MPH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提升了实践教学质量,切实保障了学校MPH研究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逐步实现。为高校MPH教学案例库建设提供了可参考的经验。

[关键词]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PH);实践教学;教学案例库

[基金项目] 2022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学位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国家急需背景下的公共卫生专业学位(MPH)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JGY2022083);2022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医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新时代公共卫生实践教学案例库建设”(XYK2022004)

[作者简介] 陈 婷(1984—),女,广西南宁人,硕士,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传染病流行病学、心血管流行病学研究;苏 莉(1976—),女,广西南宁人,博士,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通信作者),教授,主要从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广西医科大学是全国建校较早的22所医学院校之一,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四五”规划重点支持建设国内同类一流大学的三所高校之一,也是目前广西唯一一所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士、硕士、博士培养于一体的院校。我校于1984年开始独立培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硕士,2003年开始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公共卫生硕士(master of public health, MPH)专业学位研究生,2011年开始独立培养MPH研究生。当前我国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紧缺[1-2],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3-4]。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相关学科专业纳入“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支持范围,将MPH教育办成公共卫生研究生教育的主体[5]。2020年,我校响应国家需求,MPH研究生扩招人数从2011年的6人增加到2020年的60人,近3年年均招生65人,增长约10倍,为国家培养了能解决公共卫生实际问题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公共卫生高层次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岗位胜任力差,是我国当前MPH教育的痛点[6-7]。课程体系构建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而案例教学是解决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的重要手段[8-9],早在2015年教育部就明确指出,要重视案例编写,积极开展案例教学[10],但案例教学在MPH教育中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11],追根溯源是缺乏高质量的案例资源。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建设国家公共卫生教学案例共享资源库,以实现高质量的实践性教学。

我校历经10多年MPH培养,构建了MPH核心课程体系,新增特色核心课、方向课程20门,建成MPH教学案例资源库,并依据案例研发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带动了MPH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提升了MPH实践教学质量,切实保障了公共卫生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MPH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途径及做法

(一)调研教学需求,制定案例分类及入库标准

文献检索及公共卫生案例库资料检索结果显示,目前国内公共卫生教学案例资源较少且质量不高。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网络平台是国内唯一一个提供MPH教学案例库的共享平台,2013年运行至2022年仅收录了12例公共卫生案例,远不足以覆盖国内MPH专业学习的主要课程。在我校《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以下简称《培养方案》)中,学科主要研究的方向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监测与评价、卫生事业管理、卫生执法监督、社区卫生与健康教育、妇幼健康,均未建立专门的MPH教学案例库,案例库建设前仅有教师自主编制的公共卫生教学案例,来源于教材案例改编、学术论文改编或互联网资源搜集加工,简单老旧而不适于教学。针对当前MPH案例教学存在的痛点,我校组织学生向公共卫生专家咨询,明晰了案例库案例分类须与本校《培养方案》中的MPH研究生专业方向一致,案例入库标准格式则直接采用了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平台的案例格式。

(二)以赛促建,校地联合建设

考虑到高质量案例既要真实完整(最好源于公共卫生一线现场),又应适用于教学,同时应兼顾教学对象的需求。我校借助学校MPH培养的“双导师”制(校内导师+实践教学基地现场导师),依托本校50多家教学实践基地(40多家本科实践教学基地、5家MPH联合培养基地、3家政府合作共建公共卫生人才基地),通过组织联合基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其他院校联合举办广西公共卫生教学案例大赛、广西公共卫生研究生调查报告大赛等,鼓励校内导师与实践教学基地现场导师联合撰写教学案例参赛,或联合指导MPH学生参赛。通过赛事,首先遴选出一批优秀公共卫生案例,再根据不同MPH专业方向专业课以及核心课需求,与案例原作者(校内导师+现场导师+MPH研究生)进一步完善教学案例。赛事使案例库案例数量得到了快速扩充,案例既真实又适用于教学,极大地提升了校(学校)地(基地)“双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更有利于MPH研究生现场实践能力的锻炼和现场思维的培养。经过广西公共卫生教学案例大赛、广西公共卫生研究生调查报告大赛等赛事,截至2023年12月,已完善32例成熟教学案例入库,并依托我校自治区级虚拟仿真教学平台,自主研发虚拟仿真教学系统25项,覆盖了本校MPH的6个专业方向主要核心课程,详细见表1。

(三)建设线上案例资源库平台,高效支撑案例教学

自2020年起,线上教学迅速发展,对高校课程的教学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或将成为未来课程教学的主要模式。在疫情防控期间,广西医科大学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完成了大部分教学任务,之后线上线下课程混合教学仍然受师生欢迎。鉴于此,本研究生课题组根据已编撰入库的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教学案例资源库,在超星平台建设相应的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教学案例资源库线上共享平台,支撑校内公共卫生线上线下课程的案例教学需求。32例成熟教学案例均已在超星平台完成线上建库,并申请了国家软件著作权。目前,校内大部分课程已经开始利用平台案例进行教学和学习,但尚未对校外开放。下一步须探索如何脱敏案例信息,实现开放云共享(校内及学校公共卫生教学实践基地),高效对接线上线下课程,支撑公共卫生案例教学。

二、案例库应用价值及建设成效

广西医科大学MPH教学案例库纳入大量本土化案例,建成了一个高效、实用且具有地域特色的广西公共卫生教学案例资源库,案例内容覆盖了广西绝大部分现存的各层面的公共卫生问题,专注地区特有的公共卫生挑战的案例。这种案例资源本土化有助于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师案例教学的效果,让学生充分了解本土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及既往解决方案。高质量公共卫生教学案例资源库,为培养公共卫生人才(尤其是MPH研究生)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疫情研判、数据统计分析、疾病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等解决公共卫生实际问题的能力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支撑。下一步可望实现与广西内外MPH培养单位教学案例资源共享,立足广西、辐射东盟,加快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学术背景、丰富专业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专业人才。

基于建成的案例资源库及虚拟仿真系统开展的MPH课程教学,全面带动MPH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开展多形式案例教学[12]。根据第三方机构近两年对毕业生追踪调查结果显示,我校MPH研究生对学校课程教学满意度接近98%,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满意度达93%,用人单位对MPH研究生总体质量满意度达95%以上。学校公共卫生技能培训中心依托案例库及虚拟仿真系统开展预防医学本科课程“公共卫生技能学”的案例教学,学生对于课程教学满意度高达98%以上[13],应届毕业生参加国家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连续3年实践技能考试通过率超全国平均水平。案例教学指导的学生团队连续3届获得全国大学生公共卫生技能大赛二等奖/银奖。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建设思路

(一)案例资源局限性

案例全部源自广西本土疫情或者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后续可以进一步拓展全国性的案例资源,依托广西区位优势开发与跨境公共卫生相关的案例(尤其是跨境传染病防控案例)资源,完善案例库的全面性和普适性。

(二)案例敏感信息处置与共享

公共卫生案例涉及敏感的个人或群体数据,且案例资源都是校内教师与校外公共卫生教学基地一线公共卫生专家联合开发的,如何将案例信息脱敏,在不违反版权、保密、隐私和伦理准则的前提下分享案例资源,实现不同局域网络、不受限于平台的案例资源的云共享值得深思。下一步,须研究有效的数据匿名化和伪匿名化技术,妥善处理案例中的隐私、敏感信息,在尊重版权的同时,促进资源的共享,有效地利用新兴技术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技术等,进一步开发成虚拟仿真教学系统,不仅会增强案例库的实际价值,还有助于推动公共卫生教育和实践的创新。

(三)案例库的更新与扩充

扩充完善、维护案例库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资金不足可能会限制案例库的开发、扩展和更新。案例库的建设不是一次性的项目,如何保障资金的持续投入,维持以赛促建、校地联合开发的模式,让校内教师、MPH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专家共同参与案例库的更新和扩充,建成动态案例库更新模式,不断根据校内教师反馈、实践教学基地专家和公共卫生一线实践反馈,进行内容的优化和调整,是未来案例库建设的关键。下一步,须要探索多种资金筹措渠道,例如争取政府专项资金支持、寻求企业合作赞助、设立专项基金及开展社会众筹等。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案例库建设,提升其积极性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任涛,吕筠,余灿清,等.疫情后时代我国公共卫生教育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457-464.

[2]Association of Schools and Programs of Public Health. Data center-the source for public health education data[EB/OL].(发布日期不详)[2024-03-12].https://www.aspph.org/connect/data-center/.

[3]蒉嫣,曹淳力,武佳妮,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人力资源现状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7,33(3):334-338.

[4]中华预防医学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专家组.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41(4):453-460.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A/OL].(2020-09-23)[2024-03-12].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9/23/content_5546373.htm.

[6]王楠,王媛媛,贾金忠,等.我国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5,14(3):232-236.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