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专业研究生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探讨
作者: 谭爱红 汪家琦 钱丽娟 荆雅琪 杜勇*
摘 要:英文科技论文写作是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必不可少的部分之一。目前广大理工科专业研究生普遍没有经过英文科技论文写作的系统训练与指导,该课程的开设将会对研究生们用英语撰写期刊文章和交流研究结果带来相当的帮助。与此同时,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该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能够对理工科专业研究生进行学术诚信及学术价值渗透,从而全方位、多方面提高研究生个人素质和思政修养,以期在帮助研究生高质量撰写、发表英文科技论文的基础上,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思政元素;价值渗透;素养提高;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5)01-0102-05
Abstract: English scientific papers are one of indispensable parts within recent international academic exchanges. However, most 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enerally do not receive the systematic training and guidance about English Scientific Paper Writing. Ther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course will help our graduate students to write journal articles and exchange research results in English. Meanwhile, integra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this course can penetrate the research faith value of graduate students, so as to improve the personal quality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ltiv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an all-round and multifaceted way, with a view to achieving the teaching goal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on the basis of helping graduate students write and publish high-quality English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apers.
Keywords: English Scientific Papers Wri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curriculum; value penetration; literacy improvement; teaching objectives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我国各所高校研究生招生的人数也在逐年上升,从1978年的10 708人到2017年的806 103人,仅仅40年间招生人数就增加了大约74倍[1]。对于研究生来说,独立撰写英文科技论文是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议最重要的任务。作为英语非母语国家,国内高校理工科专业研究生的写作水平良莠不齐,即使有独特的创新点,部分研究生也会因为英文写作能力的基础薄弱,给英文期刊论文的发表带来很大难度,轻则需要反复修改,重则完全无法准确表达创作思想[2]。因此,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将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理工科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中去是十分有必要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3]。在这样的背景下,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教学目标,在帮助研究生撰写英文期刊论文的基础上,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日常课堂教学中,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 英文科技论文写作的授课内容
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结合理工科专业研究的实际应用,内容涉及:文献检索;科技论文撰写要求及结构(包括研究背景、文献论述、研究方法、结果展示、数据分析和研究意义等);英文科技论文的书写(包括词汇句型、语法时态等);国际期刊学术论文投稿(包括国际期刊选择、审稿标准、编辑和审稿意见回应等各环节);学术引用规范和规避学术不端的策略;科技论文中语言分析和文献综述技巧等。
本课程选用的英文参考教材是Scientific Writing and Communication: Papers, Proposals and Presentations[4]。该教材同时还配备相应翻译版本(《科技写作与交流》)供学生配合使用[5]。在每堂课开始之前,将从两本教材中抽出部分内容(或转换成PPT/PDF格式的课件)发给学生以供课前预习。
选课学生为中国计量大学相关机电工程学院、质量与标准化学院和信息工程学院的理工科类研究生,每年的选课人数为200人左右。本课程目前为18学时(1学分),通过教学、讲解模式使研究生具备专业写作的道德、理论与专业素养与技巧,从而为其进一步从事相关科学学术、专业研究以及实际写作、发表等方面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 英文科技论文写作的教学目标
(一) 能力目标
该课程旨在帮助相关理工科专业研究生掌握英文科技论文写作的流程、要求以及技巧。通过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等方式,培养学生熟悉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提升学生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为科研道路夯实基础。
(二) 素质目标
该课程目的在于帮助理工科专业研究生树立学术规范意识,培育学术诚信素养,敬畏学术规则,遵守学术道德规范,远离学术不端行为。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英文科技论文撰写与发表流程,另一方面提升学生未来在各研究领域从事科研工作的基本素养。
(三) 价值观目标
该课程在讲解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知识的同时,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新意识、工匠精神、学术担当、家国情怀及学术道德等思政元素,使学生形成严谨的学术研究态度,培养学生“把科研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的价值观与道德取向[6]。
三 英文科技论文写作与课程思政元素结合
“课程思政”一词,由上海市教委率先提出,它是一种将思想政治理论融合到各门课程的教学中,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教学目标的理念[7]。近年来,将课程思政元素贯穿各类课程教学始终,对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刻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融入思政元素,让学生在学习英文科技论文写作知识的同时,能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在课堂上分享实际的学术案例,培养学生的学术严谨性和道德规范性,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并且为将来的学术生涯,打下实现快速转化学术成果和有序传播创新思想的坚实基础[8]。
作为理工科专业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围绕研究生英文科技论文的撰写、发表相关内容展开。课程设置主线和支线两条教学线索,主线是帮助学生掌握专业论文写作的流程、要求以及技巧,为今后对相关科研工作的深入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支线是对相关知识的展开讨论,加入课程思政相关元素,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同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学生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将爱国与科学家精神、实现中国梦的理想和责任等内容充分融入理工科专业研究生的专业课程教学中[9]。
本课程主要分为科技学术论文撰写的基本规范、科技文献检索、学术诚信培养、论文投稿与发表、论文文献管理工具及其使用五个部分,在讲授知识的同时,适当地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
通过在“科技学术论文撰写的基本规范”讲授内容中融入爱国与科学家精神,在讲解科技学术论文结构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其投身科技报国的信念。
通过在“科技文献检索”讲授内容中融入学术创新意识,在讲解文献检索方法的同时,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激发其勇于探索、攀登科技高峰的信念。
通过在“学术诚信培养”讲授内容中融入学术诚信意识,在讲解学术不端案例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告诫其守住学术诚信的道德底线。
通过在“论文投稿与发表”讲授内容中融入“四个自信”,在讲解期刊论文投稿流程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科研观。
通过在“论文文献管理工具及其使用”讲授内容中融入学术严谨意识,在讲解常用文献管理工具使用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严谨意识,提高其务实求真的学术素养。
研究生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知识点与思政元素及其相关结合点等见表1。
(一) “爱国与科学家精神”融入“科技学术论文撰写的基本规范”之中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新时代的领路人鼓励广大科研工作者们要肩负起科技创新重任,弘扬科学家精神,牢记爱国是科学家精神的第一要义。几十年来,科研工作者们怀着深厚的爱国情怀,凭借着精湛的学术造诣、开阔的科学视野,为祖国的科技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毅然决定以身试药,其发现的青蒿素是目前抗疟疾一线药物,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医药事业的一大重要贡献。“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为国家利益选择隐姓埋名,数十年如一日地潜心研究核心技术,为核潜艇的成功研发作出重大贡献。“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为了祖国的建设工作,甘愿放弃国外的高薪工作和优渥的生活环境。
在讲解英文科技论文写作结构和特点的同时,将“爱国与科学家精神”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懂得实现现代科学的发展不仅需要系统学习科学知识,更需要时刻保持一颗爱国之心。鼓励学生脚踏实地、勇于创新、敢于尝试,为祖国的建设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10]。
(二) “开拓国际视野、培养创新意识”融入“科技文献检索”之中
当今社会,随着国际学术交流工作的紧密合作,研究生对英文科技论文写作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11]。现阶段,大部分高校及科研院所也将发表高质量英文科技论文的数量作为对理工科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考查的主要参考依据与评价指标。因此,引导理工科专业研究生大量阅读英文学术文献,对于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将我国科研工作者的技术成果展示给学生们,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其投身技术报国的信念,鼓励其勇于攀登科技高峰[12]。
在科技文献检索方法的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学习文献检索内容为第一要务,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师生在课堂上互动探讨,创造一种由学生主动探索的全新学习方式。在每堂课上留出部分讨论时间,让学生交流互动并汇报近期学习成果;鼓励来自不同专业的研究生们建立学习小组,对感兴趣的课题深入学习,首先确立主题、检索文献,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全班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