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研究生培养制度优化与培养质量的实践探索
作者: 肖文清 赵向华 余少华 林晓欢 丁姣*
摘 要:研究生培养质量对于研究生教育而言具有生命线的意义,而且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推动高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保障并提高农林院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成为高校对国家、社会和青年学生应尽的责任。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以提高全日制农林院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为目标,从招生选拔动员机制、导师遴选、奖助制度、过程管理和申述奖惩评判制度等方面,探索和实践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妥善解决在教育教学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营造宽松自由、公平公正的学术环境,激发师生创新成果的涌现,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
关键词:农业院校;研究生培养;制度优化;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5)01-0168-04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education has a lifeline significance for graduate educ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in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Ensuring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education i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 has become the responsibility of universities to the country, society, and young students. On the basis of drawing on existing achievements, Zhongkai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College aim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education in full-time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colleges. From the aspects of enrollment mobilization mechanism, mentor selection, award and assistance system, process management, and appeal reward and punishment evaluation system, this paper explores and practices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graduate education, properly solves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creates a relaxed, free, fair and just academic environment to stimulate the emergence of innovative achievements amo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and academic level of graduate students.
Keywords: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graduate education; institutional optimization; cultivation quality; guarantee mechanism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大力发展与完善研究生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实现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1-2]。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校”)自2006年1月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经历了最初仅4个硕士二级授权学科,发展到目前9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和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以2018年为例,在校研究生人数达1 103人,研究生发表科研论文62篇(五大索引论文仅13篇),授权专利8件,研究生立项项目10项,获得各类奖项16项,国内外做各种学术报告4次,获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共11项,论文盲审一次通过率83.5%。自承办研究生教育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相对于在校研究生数而言,发表论文数量较少,高质量论文偏少等。
本文根据我校具体情况从招生选拔动员机制、导师遴选、奖助制度、过程管理和申述奖惩评判等制度优化方面探索了农业院校研究生培养的路径,为全面认识和理解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整体理论体系提供帮助。同时,通过增进人们对招生选拔动员机制、导师遴选、奖助制度、过程管理和申述奖惩评判等制度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相互之间关系的理解和认识,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达到预期目标真正起到激励作用,真正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体探究思路如图1所示。
一 研究生培养的制度优化与成效
(一) 招生选拔动员机制
近年来,本科生考研人数持续增加,但地方性二本高校,尤其是农业院校受多种因素影响对考生的吸引力不够,报考情况并不乐观,研究生招生的生源问题凸显。为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提高报考率,研究生部高度重视,将各招生学院参与招生宣传工作作为一项制度常态化,鼓励和召集各招生学院中的领导、教授以及优秀的教学和科研人员加大招生宣传力度,结合学科专业亮点和特色对本科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考研宣讲,如直播、线上宣讲、答疑解惑等多种方式,让更多学生了解学校研究生的招生专业、考试方式及奖助体系等。同时,积极组织招生学院到省外、市外参加线下研究生招生宣传活动,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对于本校本科生,各招生学院在校内举办讲座,邀请往届考上本校研究生的学生分享经验和心得,积极动员系主任、班主任、辅导员和任课教师宣传。
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提高,我校研究生招生情况也取得了明显效果。第一志愿报考我校人数连续6年增长,且增长幅度较大,招生情况大有好转。2018年,我校总报名人数为1 610人;2023年,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研究生人数为4 252人,比2018年增长164%,效果显著。2023年我校共录取研究生757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74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83人;按学位类别统计,学术型硕士166人,专业学位硕士591人。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为学校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4年,研究生部向上级部门争取了更多的招生指标,实现了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2018—2023年我校本科生第一志愿报考本校研究生的数量实现了稳步增长。同时,经过一系列的招生宣传工作,吸引了更多的优质生源报考我校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大幅增长,为我校选拔优质生源奠定了基础。
(二) 导师遴选机制
为进一步做好研究生导师遴选工作,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研究生部制定或重新修订了一系列文件,主要包括:《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细则》《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选聘办法》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聘任办法》等。这些制度规范了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中关键要素之一的导师队伍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学术水平等方面,对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18至2023年,根据学校发展部署,各招生单位新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特聘教授、仲恺学者、原单位硕导等),根据选聘相关规定和文件要求聘任为研究生导师,扩充了导师库,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业务素质精湛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我校研究生导师从2018年1 028人增加到2023年1 292人,其中校内学术型硕士生导师378人,校外学术型硕士生导师59人;校内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476人,校外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379人。
(三) 奖助制度
2020年我校研究生部对研究生奖助政策进行了全面修订,听取了研究生、研究生秘书、任课教师等多方意见和建议,进行多次修改,制定了《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优秀研究生评选办法》,同时对研究生奖助学金的评审条例进行修改,完善了相关评审细则,进一步加强奖助学金评审的公平性。对于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企业奖学金和学业奖学金等,研究生部均成立了校级研究生奖学金评审领导小组,统一聘请校内、校外专家评审,实现研究生奖助学金的公平和良性竞争。截至2023年12月,我校共计发放国家奖学金44万元,22人次;国家助学金1 225.15万元,1 605人次;学业奖学金676.3万元,1 233人次。同时免除研究生学费195.6万元,免除研究生医保费67.24万元。
(四) 过程管理
1 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学校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抓好党员思想教育,推进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在工作中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理念,深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强化研究生日常事务管理,引导研究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方面,加强研究生理论学习能力,强化思想引领,强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以2023年为例,研究生党支部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党日活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等,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重要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每学期至少上党课一次,组织研究生党员活动至少一次。开好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开展政治纪律、廉洁纪律、工作作风方面的自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另一方面,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目前,研究生党员共有558名,组织部持续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学校领导干部经常参加研究生党员活动并为党员上党课,提高党员队伍建设质量,落实三会一课制度。2023年共新发展积极分子244名、发展党员84名、预备党员转正87名。
在党建工作的同时,持续深化研究生改革工作,加强“校-院-班”三级学生团学组织联动,注重加强研究生会的思想建设和政治学习,召开仲恺研究生“校-院-班”三级学生组织培训会,定期召开研究生工作例会。2023年新增团组织11个,团干配备到位,现有专职团干41名,研究生团委紧跟中央精神、社会热点、校内时事,进行跟踪报道、导学解读、响应号召,切实建设好研究生思想阵地,发挥好对研究生的思想引领作用[3]。
2 研究生培养方案管理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性、法规性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和安排教学任务的主要依据,是研究生课内课外学习的重要保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全国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要求,研究生部根据上级精神和学校具体情况,不断进行微调。2023年,研究生部审核研究生培养计划739份,规范研究生课程教学计划430余门和编制教学大纲430余门,编制430余门课程安排表。近年来,研究生部组织各培养单位对已执行的4个一级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学术型)和农业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和兽医硕士的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并制定了新增的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园艺学、畜牧学等5个一级学科和工程硕士、艺术硕士等2个专业类别的培养方案。2024年又对以下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林学(0907)学术学位硕士培养方案》《园艺学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畜牧学一级学科(0905)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工程硕士(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新的培养方案突出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科学,更符合学校定位[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