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的水产药物与药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作者: 彭开松 朱若林 龚月娟*

基于OBE的水产药物与药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0

摘  要:水产药物事关水生态健康和人民福祉,从业者的道德水准和法律意识至关重要。根据安徽农业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作者在OBE理念指导下,重新确立水产药物与药理学的课程目标,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核心素养与能力提升、责任培养与价值引领(思政目标)。通过深入挖掘,把生态文明、法治、职业道德和科学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适当拓展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采用案例式、讨论式和翻转课堂等多元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较好地实现课程目标。最后,通过课程考核方式改进课程评价问卷,推动课程教学持续改进。

关键词:水产药物;药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课程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5)01-0180-04

Abstract: Aquatic drugs are related to water ecological health and people's well-being, and the moral standards and legal awareness of practitioners are crucial. According to the talent cultivation goals of the aquaculture major at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he author, guided by the OBE concept, has re-established the curriculum goals of Aquatic Drugs and Pharmacology, includ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 cultivation, core literacy and ability improvement, responsibility cultivation and value guidan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goals). Through in-depth explor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such a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rule of law,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scientific spirit are integrated into the course teach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is appropriately expanded, and classroom teaching is carefully designed.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 such as case teaching, discussion teaching, and flipped classrooms are used to guide students to establish and practic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the course objectives are well achieved. Finally,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course assessment methods course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s, promot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 course teaching

Keywords: aquatic drugs; pharmacology;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 instructional design; course objective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三大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国教育的目标[1-2]。《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核心素养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应该“以德为先、以德为本”。课程思政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3]。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特别强调,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4]。将“基于产出的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 OBE )理念贯彻人才培养全程,能更好更快地办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OBE的核心是“学生为本,产出导向,持续改进”[5]。将OBE理念用于生物医学相关学科的课程设计,已经突破原有工程学科范围,近年在医学[6]、兽医学[7]、水产学[8]等学科领域也有尝试;至于将OBE理念与课程思政结合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9]。

水产药物与药理学所涉及的渔药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素养是水产学本科生胜任专业工作的必要条件。课程思政目标是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同时,课程思政更是实现课程知识、技能和素养目标的实现手段。但是水产药物学和药理学的课程思政研究和实践仍然非常少[10]。笔者以安徽农业大学水产药物与药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为基础,进行了教学设计、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希望为水产学科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一  课程概况

水产药物与药理学是研究渔药的分类、理化性质、作用机制、适用病症(或场景)、制剂、用法用量、毒副作用、注意事项、药动学、药效学和毒理学的综合性交叉学科;也是核心课水产动物疾病学、实习课水产动物繁殖与养殖及病害防治生产实习和创新实践课水产动物病害诊治与渔用保健品创制的重要前修课程;其教学内容对应“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水生动物类)”中的鱼类药理学和水产药物学这两个重点科目。

二  课程目标的重新确定

课程目标通过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和课程考核来实现,并强力支撑本专业毕业要求。为落实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培育,以OBE理念为指导,重新设计了包括思政目标在内的三层次课程目标。把课程思政上升为教育目的与教学手段相统一的高度。课程思政目标(责任培养与价值引领)是课程目标的有机组成,更是实现另外两个课程目标(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核心素养与能力提升)的内驱力。

教改前的课程目标,仅关注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不能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为贯彻全方位育人,新课程目标除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外,新增两个目标:核心素养与能力提升、责任培养与价值引领。新课程目标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高度统一,具体由超星泛雅(http://ahau.fanya.chaoxing.com/portal)的线上自建水产药物与药理学教学资源库支撑。

课程目标一为“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服务于专才培养,由第1—12章教学内容支撑。通过学习,学生了解国标渔药与禁用渔药的名录;了解原料药和制剂的理化特征;理解药理学与毒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理解渔药作用机理、适用病症或场景、毒副作用、耐药机制及规避方法;掌握给药方法、用法用量和用药方案。

课程目标二为“核心素养与能力提升”,服务于通才培养,第13、14和17章教学内容支撑。通过用药实践、药评创新、药事管理,学生形成安全、环保和健康意识,具备协作和创新精神,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学会使用现代工具分析用药问题,制定传播用药方案;协同解决渔药产业问题时履行本职;能用中英文有效沟通渔药相关问题;掌握渔药产业运作与经济决策方法,能参与经营管理。

课程目标三为“责任培养与价值引领”, 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支撑本目标的教学内容融合在第1—14章。通过学习,学生能承担科学用药、维护水生态健康、水产品安全和人类福祉的责任;理解和评价渔药的环境和社会影响;在渔药从业活动中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跟踪渔药动态,终身自主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树立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教学活动中,以上三个课程目标的时间分配分别约占7∶2∶1。

三  构建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融合体系

(一)  师生学情分析

水产药物与药理学在第五学期开课,此时的学生专业认知比较肤浅,具体表现为人生使命不清、学习动力不足、专业认同不强、行业自豪感不高和从业决心不大等。

以升学或就业为指挥棒的教育生态,形成了“重教书、轻育人”的学校教育氛围,教师们多以“做经师”为责任,越来越少地承担“做人师”的使命。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且应该以树德育人为先。

(二)  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的融合点

在水产药物与药理学的专业知识和鲜活案例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思政元素(表1),这些元素是将价值塑造融入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道德素养的桥梁与手段。

四  教学组织

教学组织包括教学过程与教学方式。本课教学组织采用了理论课和实践课相结合的方式。

(一)  理论课

第五学期开设水产药物与药理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分课前、课堂和课后教学。

课前教学:开课前4周,布置和完成线上任务。①阅读教材《鱼类药理学》,每生每页至少找出一个疑难错点,并阐述或修正,提交电子文档。②完成线上任务点(课件、视频、阅读材料)和章节测试,生成首次线上成绩。③按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水生动物类)中水产药物学的大纲,精选100~120个渔药,每生分4~5个药物, 从理化性质、作用机制、功能药效、药代学、使用场景(或防治疾病)、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七个方面制作课件。

课堂教学:①总论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根据课前教学反馈的“教材阅读中的疑难错点”,讲解和讨论重难疑错点。②各论每个学生先汇报PPT 2~3分钟,教师点评(包括形式、内容、汇报)和疑难错点解答2~3分钟。成立学生7人考评组,现场打分。③完成后,教师在学生汇报基础上梳理归纳本章药物,并将德育目标融入专业教学。

课后教学:①学生复习一遍线上内容,重做章节测试,生成第二次线上成绩。②学生根据教师点评,修改并提交PPT进行,教师打分。

(二)  实践实习课

第六学期开设实践课水产动物病害诊治与渔用保健品创制和实习课水产动物繁殖与养殖及病害防治生产实习(专业实习),开展试验操作和实践教学。

五  课程考核与课程评价

(一)  课程考核

为适应新时代大学生学习特点,强化过程考核,通过增加平时成绩比重,培养自学能力和习惯、增强学生的教学参与度。平时考核成绩占50%,包括教材阅读占10%、两次线上成绩(课件和阅读材料学习占5%、章节测试占5%)各占10%、各论药物的PPT制作与汇报占10%、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占10%。

期末闭卷考试占50%。在超星泛雅平台建成的1 500道章节测试题,随机生成28套试卷,包括名词解释10题、填空题10题、选择题 10 题、判断题15题、改错题10题,以上65分突出考察“三基”(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问答题7题(每年渔药和疾病相关热点问题和案例分析6题,德育考核1题)35分,考察通过“三基”来分析和解决现实热点;德育考核占5%,例如,做一个负责任的渔医在用药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等。

以2020级水产养殖学本科专业(29人)为例,过程考核成绩(平时成绩)、期末闭卷成绩和课程总评成绩见表2。

与往届相比,考核规则调整后,学生自学和教学参与度显著提高。大部分学生(79.3%)过程考核成绩在90分及以上。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