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学情问卷调查与分析

作者: 张从芬 付强 王颖 姚倩 徐玉玲 姚卫棠

药剂学学情问卷调查与分析0

摘  要:学情分析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教学的整体发展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提供重要的支撑作用。该文以成都大学药学专业同学为研究对象,对药剂学教学进行学情问卷调查及分析,从学生、教师、教学内容以及课程思政四个方面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针对学生的反馈意见,合理地改革教学模式,适当地调整教学方法,指导教学改革和创新。为承载着“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医药学高等教育教学以及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学理念的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药剂学;学情分析;课程思政;问卷调查;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5)02-0098-05

Abstract: The analysis of learning situation provides important support for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steady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in terms of the cultivation mode of applied talents,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and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is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learning situation of pharmacy was conducted from students who majored in pharmacy at Chengdu University. It explores how to respond to students' feedback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reasonably reform the teaching mode, adjust teaching methods appropriately, and guide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from four aspects: students, teachers, teaching content, and course ideology. To be helpful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aching ideology of "student development as the center" in medical higher education, which carries the responsibility of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healthy China"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independent talent cultivation".

Keywords: Pharmaceutics; learning situation analysi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questionnaire survey; teaching content

药剂学(Pharmaceutics)是药学类(包括药学、药物制剂、药事管理、药物分析、药物化学及海洋药学等)及制药工程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课程内容聚焦六大板块,即药剂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包括药物的化学、物理稳定性研究、药物生物利用度研究、粉体性质研究、片剂压缩成型理论研究和流变学研究;新剂型、新辅料的研究开发;中药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包括微囊化、固体分散技术、脂质体技术、环糊精包合技术;新设备新机械的研究与开发,包括流化床制粒、挤出滚圆制粒、注射灌装生产线等。

药剂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药物制剂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部门从事药物制剂与剂型设计和制备、药物分析检验、质量鉴定、医院制剂研制与使用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知识目标的培养包括掌握药物剂型及制剂设计的基本原理,常用剂型的制备技术和方法、质量控制及常用辅料,熟悉制剂生产的单元操作。能力目标的培养包括具有制剂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进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能力;素养目标的培养包括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健康的职业道德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团队精神、健康的体魄和心理以及较好的人际交流技能。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对象,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情不仅指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也是学生学习情况以及对教学效果和教师认可度的整体反馈。学情分析可以促进教师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整体状态[1],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中,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基础水平、接受能力、现实状况及未来的发展规划,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学前知识储备、课后复习巩固等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针对学生的反馈意见,合理地改革教学模式,适当地调整教学方法,指导教学改革和创新,同时,学情分析也可以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教学的整体发展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提供重要的支撑作用[1]。

在我国,受国家药品战略安全、医药产业经济迅速增长、庞大人口基数及老龄化趋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与用药需求提升等因素推动,药学类专业人才在经济建设与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药剂学作为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践行理论知识、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教学目标。通过对药剂学学情调查问卷的分析,旨在让学生精准把握医药行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深刻认识药物制剂药学事业不仅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还会与人民的生命健康密切相关。

一  学生的状况

成都大学药学院是在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目前共有药学、制药工程及药物制剂3个本科专业。其中本文研究的对象是药学专业学生,药剂学是在第5个学期开设,学生已经学习了基础数理和化学知识,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与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有机化学等;生物学基础知识包括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一定的医药学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包括人体解剖生理学、药理学以及现代医学概论等。课程所选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何勤、张志荣主编的《药剂学》第三版。本课程理论教学32学时,实验教学40学时。此次调查问卷共发放51份,收回42份。

二  调查问卷的设计

该问卷主要从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个方面细化为20个问题进行设计,包括授课内容及其扩展、课后的复习巩固及自学指导、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选择、实习实践的反馈以及作业的布置等。内容整体上贯穿了课前的预习、课堂重难点的讲解、课后的复习。教学目标的培养方面,不仅涉及到学生目前对本课程的知识点和能力的培养,还兼顾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对医药行业发展趋势和研究前沿的引导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观的培养等课程思政内容。

三  结果分析

(一)  学生层面的调查和分析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整个教学的过程和教学的目标制订都是围绕着学生知识、能力以及职业素养三个方面展开。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高等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成长,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2]。作为以培养“应用型药学人才”为目标的学科,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思维,能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为了达到这一总体目标,在本课程的调查过程中围绕着学生的学业基础、兴趣爱好、行为心理特征以及职业发展需求等设计了一些问卷调查。由表1可知,有78.6%和64.3%的同学表示“偶尔”会“平时在一些网络平台关注医药信息”和“药物制剂相关操作岗位的视频”;42份问卷中有25人表示“偶尔”会在“课下主动检索,进一步了解相关更多信息”;有83.3%的同学表示“主动看过一部分超星学习平台上传的资料”,该结果表明大部分同学的自学主动性或资料检索能力不够,需加强引导学生对医药行业和药学相关信息的关注、检索能力以及监督指导,或者增强师生在学习平台分享学习资源的互动。这也与83.3%的同学喜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相呼应。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也针对这些问题,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在网络平台例如超星学习通、专业App、微信群和QQ群等实现教学资源信息的共享和监督学习,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  教师层面的调查和分析

由表2可知,92.9%和90.5%的学生认为老师在讲课过程中把重点突出和难点讲清楚了;对于本课程教学方法的建议,57.1%的同学“觉得挺好,没什么建议”,而有部分同学期望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研究汇报,不懂的问老师”,并期望老师在课堂上尽量对专业知识进行拓展,“希望老师多讲授”。由于药剂学内容丰富、知识点较多、涉及的领域广泛,然而课堂理论讲授时间有限,学生对该门课程知识有强烈的渴望和需求等特点,笔者采取了不同主题的“分小组讨论汇报”和“自己学习教学内容,老师引导查找问题”等多种模式补充课堂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有深度(学科发展前沿和技术进步简介)、有广度(行业发展趋势及社会需求)、有高度(家国情怀及职业操守等课程思政)、有温度(医药发展历史和人物故事的大爱仁心)。

教师层面的另一问题“您认为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增加哪些教学手段?”83%以上的同学认为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ppt更加丰富美观”和“增加视频演示”,针对此问题笔者也进行了教学反思和改进,例如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系列教学教研活动和专题培训,包括“又快又好做出高颜值课件ppt”的实践训练以及西南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组织的“信息技术促进有效学习的教学设计”工作坊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专业知识传授与教育教学方法的融合能力,改革教学方法和模式,通过多种现代信息化的手段,使教学内容以“声、文、图、像”立体化模式呈现。在保证教学内容饱满的同时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更加丰富、立体、有美感。

(三)  教学内容的调查和分析

鉴于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学生处在大三学习阶段,即将面临着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就业或者考研等现实问题。在专业知识方面虽然有初步的学习,但还不够系统,尤其是对于行业发展、就业岗位的选择等认识不够全面,对职业发展的长期规划比较模糊,对于毕业后进入社会比较迷茫和信心不足等。而且医药类专业学生课程多、学习任务繁重、学习周期长、就业职业要求高和实习质量要求高[4]。作为主干核心课程的药剂学,很大一部分同学期望教师在教学内容中加强如下方面的内容:“临床用药案例”(85.7%),“国内外及省内外医药企业及研发单位简介”(73.8%),“医药发展史上一些热点问题(76.2%)”,“相关发展前沿和科研动态”(78.6%),“药剂学相关工作岗位的介绍”(73.8%),“有关医药方面的政策和时代发展对医药行业的需求”(69.0%)(表3)。这些医药行业规范、行业发展、行业素养的要求也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外部因素,对这些在知识、技能及素养等方面行业需求的认识和了解,能够架起学校和社会的桥梁,减缓学生的心理压力,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

另外由表3可知,有64.3%和66.7%的同学认为在药剂学学习过程中应该“增加实践操作”及“多参加认知实习和生产实习”。在实验课学习过程中,60%以上的同学期望能够加强“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方面的教学。该调查也契合了本院“高质量建设国内一流的药学学科专业,高标准培养国内一流的应用型药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另外本单位现有的国家新抗生素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国家新抗生素工业性实验基地、抗生素研究与再评价四川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抗感染药物创制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药物制剂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四川省抗生素行业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也为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