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研究

作者: 刘颖 胡佩玉 刘波 薛迎斌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研究0

摘  要:新时期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青年教师是我国高校的中坚力量,为建立专业化、素质化的青年教师团队,因此需要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为加快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我国高校都在重视青年师德师风建设。该文分析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的主要困境,并进一步对构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尤其是对奖惩机制措施进行细化,为深入进行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主要困境;解决方案;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2-0160-05

Abstract: Under the new perio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ers' morality in universities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t characteristic spiritual civilization. Young teachers are the backbone of universities in China, so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young teachers' ethics for establishing professional and quality-oriented young teachers' teams.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Chinese universities are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young teacher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young teachers' ethics in universities, and put forward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for building a long-term mechanism of the construction of young teachers' ethics, especially the mechanism of rewards and punishment measures carried on the elaboration, so as to lay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young teachers' ethics.

Keywords: young teachers of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ethics; the main dilemma; The solution; Long-term mechanism

高校青年师德师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青年教师是我国高校的中流砥柱,因而需要重视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非常重视青年师德师风建设。本研究分析了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并为构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提出建设性意见,特别是对奖惩机制进行了优化,为深入开展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一  目前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困境

青年教师是我国高校的骨干力量,青年教师能否具备优良的道德情操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1]。在新时代下,我国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重点[2]。师德师风建设对建立高素质且专业化的教师团队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如今,各大高校都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且特别重视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因为青年教师刚参加工作,对于一些问题可能还缺乏充分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地学习,才能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师德师风水平和综合素养,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将从分析当前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所面临的主要困境出发,进而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加速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进程,为构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奠定基础。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都非常重视高等教育工作,近几年来已经多次召开座谈和举办会议,以文件的形式确定了师德师风建设是党的重要教育方针政策,还是坚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措施,进而将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到史无前例的新高度[3]。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日益壮大,青年教师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但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这其中涉及许多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  高校管理效能还有待提高

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对于相关的建设工作而言显得十分重要,但如今我们还未形成一个针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完善体系。青年教师的某些言行举止不能被很好地规范,导致高校管理的整体效率不高。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管理部门先后发布了很多关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指引性文件,但是很多高校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没有执行到位,甚至有的高校管理部门只是简单的转发一下上级的文件。尽管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如果建设得当,对提升青年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教学能力都有很好的促进效果,但是如果高校管理机制不完善会严重影响青年师德师风建设的效果。

(二)  各部门协同合作机制还有待改进

高校管理层要知道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机制非常重要,持续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合作协同机制改革,不断提高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层次,这是青年教师在参与师德师风建设时需要努力的方向。其中,充分发挥高校各部门合作协同机制,可以极大地鼓舞青年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但是,由于目前许多高校管理部门之间没有合作协同机制,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和协作,导致不能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提供及时的帮助,甚至存在相关部门职责不清晰、相互推诿等现象。这样不但给加青年教师的日常工作增加了负担,还让青年教师身心俱疲,最终导致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整体水准受到严重影响。

(三)  部分青年教师缺乏强烈的育人意识

高校青年教师大部分都属于“80后”或者“90后”,其中绝大多数是刚毕业的学生[4]。他们才离开校园,刚步入工作岗位,就要适应从被照顾者向照顾者的角色转变考验;然而有一部分人之所以投身教育行业,只是由于高校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比较稳定的收入,并不是出于发自内心的热爱教师这一职业。因为这些原因造成青年教师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比如一些青年教师还没有完全适应教师这个新角色,他们就要承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艰巨任务了,角色的突然变换使得青年教师有点不知所措,也可能会对此产生一些迷茫,青年教师需要一些时间来摸索和适应;其次部分青年教师有一些错误的理念,比如认为育人只是中小学教师的工作,不是高校青年教师的任务;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可以自我管理与约束,高校青年教师只要传授他们文化知识就好,至于学生上课是否认真听讲,是否掌握知识点等都和自己无关。

(四)  部分青年教师政治素养有待提高,缺乏教育使命感

眼下国际局势复杂多变,中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的重大历史交汇时期,客观环境发生巨大改变不可避免地对教师的思想状况及其外在行为造成冲击或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使得部分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淡薄,缺失了教书育人的神圣感和使命感。他们可能在前期备课不充分且不到位,课堂上照本宣科,课后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进而未能及时获得教学反馈;在授课过程中不看重教学效果,不考虑学生获得知识的满足感;还在开展科研工作时,放弃了教师原本应该有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初心以及探索真理的理念,对待科研成果只看数量不看质量,急功近利;还有在处理学生违反校规校纪的问题时,部分青年教师过于主观,不做仔细的调查就直接下结论。总之,部分青年教师对自身的要求过低,缺乏立德立人的使命感。

(五)  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奖惩机制还不完善

在教育部要求对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对青年教师开展考核评估的标准也需要受到学校层面的足够重视;但是,现在很多高校青年教师的考核评估标准不科学,也不客观,并且奖励和惩罚的具体执行办法也不健全,最后导致考核评估的效果不佳[5]。很多高校都是把对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考核评估事宜都安排在学期末进行,并且经常只是简单地把学生的期末考试分数作为评价青年教师的标准,这已经成为当今极其常见的针对教师师德师风的考评方式。像这样只是采用考试成绩来评估青年教师的方法已经过时了,也不客观和公平,并且与我们国家的教育理念相违背。此外,许多高校缺乏对师德师风优良的青年教师开展奖励的机制,导致一些非常优秀的青年教师无法感受到教学带来的荣誉和成就,甚至会严重打击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因此,及时将师德师风建设的奖励措施完善变得尤为重要,如果不制定合适的奖励机制将不能持续激励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最终会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笔者对国内27所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发现有惩罚机制的高校最多(88.89%),没有惩罚机制的高校占7.41%,而有奖励机制的高校最少(只占3.70%)。

二  建立青年教师师德师风长效机制的方法

(一)  逐步健全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管理机制

让青年教师保持良好的师德师风,有利于教育的革新以及教学水平的提升。如果要健全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管理机制,不能仅依靠高校党委或者校长办公室来指导,更要依靠高校各级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校党委或者校长办公室不仅要积极引领师德师风建设的正确方向,还要监督各级管理部门的相互合作,最终形成上级和下级有效互动的管理机制。首先,师德师风建设要在符合中国国情的前提下进行,校党委的指导给高校青年教师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因此,高校青年教师可以通过党建工作来促使进师德师风建设,将党建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其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是一个需要长期开展并坚守的任务,需要依靠高校各级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合作,才能将有助于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  督促青年教师树立德行优先的教学理念

高校青年教师要树立德行优先的教学理念,提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育人意识,时刻牢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6]。首先,青年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教师历来都是令人向往的职业,其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在我国教育强国战略背景下,教师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同时身上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也更加重。所以,教师应注重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见贤思齐,通过不断学习来树立德行优先的教学理念。其次,高校要营造优良的师德师风建设人文环境,可以从训练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师个人素养、开研讨会分享教师在实践中的经验及对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褒奖等多方面开展实施。此外,高校各级管理部门要经常关心青年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要尊重青年教师独立的个性,帮助教师解决难题,优化制度环境,这也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师德师风氛围。

(三)  建立正面和负面清单,督促青年教师遵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