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导向型土木工程生产实习评价体系改革

作者: 卢丽敏 李庆涛 张营营

能力导向型土木工程生产实习评价体系改革0

摘  要:该文以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生产实习为基础,基于近年来的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生产实习教学体系与评价体系,开展实习教学模式,课程内容规划等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完善实习过程考核、成果考核和实习答辩等环节的考核标准,课程目标和各部分的成绩比例。为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实践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能力培养;生产实习;评价体系;教学方法;土木工程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3-0133-05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reform process in teach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Civil Engineering production practice oriented by ability training, based 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experience in recent years.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mode,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evaluation standard was refined. Teaching goals and proportion in final score of the process assessment, achievement assessment and the defense assessment are improved. 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production practice in Civil Engineering.

Keywords: ability training; production practice; evaluation system; teaching method; Civil Engineering major

近年来,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抓手,积极采用国际化标准,引领和推动工程教育改革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土木工程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1-2]。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除必须符合规定的理论课程设置外,特别强调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要求人才培养与新形势下市场人才需求对标[3]。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矿业大学(以下为“我校”)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高等教育改革的号召,现已采取了一系列的实践课程教育改革措施,积极开展以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创新能力为导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推进实践类课程的思政建设,培养学生的工程责任意识和职业操守,以及对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相继出版了《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指导》[4]和《建筑工程生产实习指南》等实践教学教材,并且建设了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2020年我校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获批江苏省一流课程。

新工科的发展和基建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对土木工程的专业课程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不断出现,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以能力为中心[5-6]。在以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下,传统的考核方式无法全方位地体现出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除了理论基础和自主查资料写报告之外的能力以及在实践过程中的参与度,无法合理判断实习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方法是否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和效果[7]。传统评价模式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习报告成绩占总成绩比例过重,通常理论知识比较扎实的同学实习报告更丰满,然而根据报告和日志的质量决定最终成绩考核手段过于单一,会对实习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参与项目的积极性起到反面影响[8],容易引起学生只要写好报告就可以的应付心理;二是实习过程中管理松散[9],过程考核严重缺失,重成果而忽略实习过程,缺乏学生参与实践积极性的外在动力,实习成绩评定会存在偏差,同时,教师也无法合理判别学生真正的实习效果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三是答辩过程不够严谨,实习学生多,实习答辩如果只是走个流程,无法达到挖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如何全面考查学生生产实习质量、工程实践能力以及思政教学效果,是传统工程类专业转型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类教学课程面临的主要问题。

本文基于我校土木工程专业近年来的生产实习实践教学经验,对生产实习评价体系改革进行了积极地探索,提出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基于过程考核、成果考核(实习收获)、实习答辩三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全面考查学生实习全过程的表现、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为高校生产实习评价体系的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  生产实习的能力培养目标

基于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目标定位,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从教学内容和培养方案上逐年进行了完善。实习内容会根据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情况与时俱进且保证形式的多样性,包括实习动员大会行业前沿讲座、实习现场参观、工程图纸学习、工程软件学习和工程各阶段施工现场实践等环节。

通过对实习教学方案及本科生毕业要求的能力指标进行解析和对应,着重强调4个能力培养目标,各目标具体能力要求见表1。

二  生产实习的全过程管理

为了保障生产实习的质量和教学目标,完善生产实习评价体系,必须提出与之相匹配的全过程管理体制,采用分组制,开展智能化考勤。实习管理采用分组制。按照班级和能力组合,随机分成10人及以下小组,每组设组长和副组长各一名。组长需配合工地指导教师完成组员定时打卡,以每日实习集合后集体照和每日实习解散前集体照为准。按照实习小组整体表现和实习工地指导教师的评价,形成小组排名,同时,各组内按照任务分工和出勤表现记录,形成小组内能力阶梯。通过实践课程网络平台实现智能化考勤。实习成员通过实践课程网络平台,按时完成线上签到、日报告,线上交流参与工程问题研讨。各组组长负责在平台记录各组当天的实践内容,解决的主要工程问题,并将实习签到集体照和实习过程中拍摄的照片和视频发布到实践课程平台,作为实践表现的依据。

严抓实习纪律,严守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严格遵守学校和施工单位的有关规定,遵守工地规章制度。严格请假制度,不得迟到、早退,未经批准而累计缺席时间超过全期三分之一者,不论其实习成果如何,均不计实习成绩;在工地现场,必须注意安全,戴好安全帽,严格遵守现场有关安全方面的规定;在实习过程中,应尊重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端正学习态度;工作严肃谨慎,树立大国工匠精神,严禁因工作繁琐或怕苦怕累而拒绝参与实践的行为。

三  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生产实习考核方式改革

我校生产实习团队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制定的生产实习能力培养目标,提出了“过程表现+成果考核+实习答辩”的综合考核方式。过程考核项包括:学生实习表现情况、现场表现、实习期间体现的责任感和职业操守;成果考核通过实习报告确定,要求体现自主学习查阅资料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实习答辩综合考核学生的沟通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参与实习过程的切身体会。不同环节考核评价细则详见表2。

(一)  过程考核

过程考核通过实习日志、现场照片、过程记录本以及考勤表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估,既可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专业技术的应用能力,又可以反映学生对新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过程考核可以督促学生认真实习、保证教师的有效指导。实习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问题、指导教师指导和回答学生问题的情况记录,可以更好地帮助指导教师给学生生产实习成绩进行评定。具体方式如下:①借助生产实习系统,定期检查或随时抽查学生的实习情况,针对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悬而未决的问题及时进行解答、指导。通过定期检查和抽查还可以及时发现未能按时参加生产实习的学生,方便督促其开展实习,按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②加强校内外指导教师对实习学生的指导力度,实时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并增加工地指导评价环节。实习单位安排工地指导人员对学生进行考核,依据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表现、考勤、工作量、独立工作能力等,对每个学生写出实习评语,同时提出实习成绩的建议。③对于分散实习的学生,通过每天发送现场照片等进行实时监督;实习日志、实习报告根据预设的实习专题进行撰写。以此来考察能力培养目标G1和G2,各占过程考核成绩的50%。

(二)  成果考核

成果考核是通过实习结束后的实习报告来反映实习期间的主要内容、实习期间的表现、实习质量及实习收获。实习报告中有关实习期间存在的不足、改进措施,体现期间独立工作能力方面有哪些进步等,这是评定学生实习成绩的重要依据之一。实习报告应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必要时可用图表表示,书写要整齐清洁,并且注意科学系统性。

实习报告由日志和小结两部分组成。日志部分主要阐述实习中涉及工程的概况以及相关概要性资料,在此基础上重点针对工程中涉及的某项技术、工艺、材料、机械设备等进行阐述,阐述中要求简明扼要,有自己的概括和总结,不得整篇抄袭工程资料;专题部分主要对实习过程中涉及的某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论述,要求查阅资料,体现自主学习内容,选题不应过于宽泛,要有具体性和针对性,论述中应有自己的观点。其中实习日志偏重于了解学生是否学习了实习内容和掌握的程度,偏重于考核能力培养目标G1和G2,各占成果考核成绩的40%;而实习小结主要为本次实习在业务上、思想上的收获和体会,检查自己实习的态度和遵守纪律的情况,能够反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考核能力培养目标G3和G4,各占成果考核成绩的10%。

(三)  实习答辩

实习答辩是一个综合考评学生学习过程和效果最直接且有效的办法[10-11],同时能够考察实习日志和记录表无法反映的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以考核能力培养目标G3和G4,各占实习答辩成绩的50%。这一环节需要学生将实习过程中接触和了解到的相关施工方法、材料、过程等用多种方式记录下来,辅以相对应的说明文字及心得体会做成PPT,答辩的时候进行陈述,再由教师根据学生PPT中的具体内容,提出针对性的问题,以此检验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答辩时学生既要面对专业老师的提问,还需结合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回顾并总结实习期间的收获,从而帮助答辩教师更好地判断该生在实习过程中践行工程师责任和职业规范的能力,以及其在工作中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从而给出更为公正的成绩。

(四)  成绩评定

最后,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过程考核成绩(占比20%)+成果考核成绩(占比40%)+实习答辩成绩(占比40%),综合评定实习成绩。其中,各部分的考核成绩又分别对应课程能力培养目标,具体的考核标准见表3。

四  全过程考核评价模式的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评价

生产实习的教学效果通过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来评价[12],针对本课程的4个能力培养目标和3种考核方式,确定各考核环节的权重分配值及总评成绩,见表4。

以我校土木工程学院2020年的一次生产实习为案例,本次实习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去标准化、示范化工地实地参与到项目中。为了保证实习质量,学生们共计分成18个组,共安排了4场学术前沿讲座及对应的自主学习,18个处于施工期不同阶段的工地实习,并且通过工地轮换让同学们学习到不同施工阶段的项目问题。由于新冠感染疫情原因,实习全程安排在徐州市内进行。本次生产实习课程各项目标达成度均大于0.78,评价结果为达成,达到了实践类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和教学效果。比较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可以发现,各个能力培养目标相互关联却又能够独立反映出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过程表现较好的学生通常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实习日志内容全面,从而会对应较好的个人实习成果和答辩表现;然而成果考核和答辩表现,又可以更好地反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挖掘出字体工整、图文并茂地记录实习日志,而实际上实习过程中参与度很低的应付类学生以及日志表达一般,但是实际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很强的学生。通过全过程考核评价模式的改革和实施,避免了以往以偏概全而导致的打击学生实践积极性的问题,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