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重点学科建设推进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 杜文风 贺东青 周志勇 朱黎明
摘 要:将土木工程重点学科建设与本科教育相结合,提升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是有意义和必要的。该文以河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模式革新为例,结合省级重点学科的实际建设情况,对原有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补充,从制度体系建设和创新创业实践两个方面提出十六项具体措施。通过2018—2021年的改革结果跟踪调研分析,验证其可行性,取得良好的创新效果。
关键词:重点学科;本科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型人才;土木工程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3-0159-04
Abstract: It is meaningful and necessary to combine the construction of key discipline with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talent training system. Taking the teaching mode innovation of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Hen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of provincial key disciplines, this paper reforms and supplements the original undergraduate talent training scheme, and sixteen specific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from two aspects of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The feasibility is verified through the tracking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reform results in recent four years, and good innovation effect is obtained.
Keywords: key subjects;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teaching model; innovative talents; civil engineering
学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长远性的基础建设,是院校发展的立足之本,反映了高等院校的建设水平以及办学实力[1]。自2015年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来[2],增强学科建设已经成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促使我国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走向世界的一项重要举措[3]。在众多高等院校的学科发展规划中,往往为了突显本校的办学特色和发展水平,会对某些学科进行重点发展,称为重点学科建设。教育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意见中指出,重点学科建设将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高层次人才和智力支撑。基于这一指导思想,很多高校已经将重点学科建设放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发展水平将不仅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进一步提升高校整体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
目前,多数高等院校为加速重点学科发展,往往集中资金和精力大力发展该类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平台基地建设、科研实验设施建设和科研项目等方面[4]。然而,重点学科的建设虽然显著提升了该学科教育环境,促进了学院教学水平的发展,但从不同层次学生的资源占用比来看,其重心主要是偏向于博士生和硕士生培养,似乎与本科教育关系不大,以至于轻视本科人才培养的现象日益严重。目前,国内很多高校仍然存在对本科教育重视不足的现象,一些教师对本科教学中心地位认识不足,对教学工作精力投入不足,存在忙于事务性管理、重科研、轻教学等现象,与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一流本科教育的发展目标和要求还有一定差距[5]。
面对学科建设和本科专业建设相脱离的问题,探讨如何结合重点学科建设的有利条件,提升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以河南大学土木工程重点学科建设为背景,依托重点学科建设的契机,对原有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改革补充,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通过2018—2021年的改革结果跟踪调研分析,验证了改革的可行性和良好效果。
一 重点学科建设与本科教育的关系
在我国大力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加快重点学科建设,以此来提升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显得格外重要[6]。然而,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和启蒙创新型科技人才的重要阶段,也是更高层次教育创新科技人才的输送来源,其发展水平将直接影响到硕士和博士的招生水平。因此,重点学科建设与本科教育存在着相互协调、互相促进的关系,良好的本科教育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是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
一方面,重点学科的建设主要强调学科研究方向,培养学科带头人,强调学术梯队、科研项目、平台基地建设等内容,注重提升高等院校的科研水平,实现高校从“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研究型”的转型发展,是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必然需求[7]。因此,重点学科建设的发展将会带来更前沿的学术研究方向、更优的师资队伍、更多的科研项目及更好的科研平台等发展优势。在重点学科的带动下,可以形成学科群,促进建成一批特色优势本科专业。
另一方面,部分高等院校的本科教育方式依旧采用了传统的培养教育模式[8],本科生按部就班地学习基础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降低了本科教育向社会或更高层次的高等院校输送创新型和研究型人才的质量。因此,从重点学科建设的优势资源和发展规划来看,重视本科教育支撑重点学科建设的作用,将重点学科建设与本科教育进行结合发展,不仅能够更好地提升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教学水平,而且能够更好地促进重点学科的建设发展,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因此,本科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学科建设是本科专业建设的最终发展方向。学科建设为本科专业发展提供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最新研究成果作为课程教学内容,而专业建设则为学科提供人才基础和扩展学科发展方向。高等教育的职能最初是为人才培养而设立的,人才培养应是学科建设的归宿,从根本上说,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本质上是一致的,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二 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以河南大学土木工程重点学科的建设过程为例。河南大学作为“双一流”高校之一,重视重点学科的发展,提升高校整体教学水平,不仅符合时代需求,而且深受国家和学校政策支持。目前,河南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正处于重点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阶段,全力推进土木工程重点学科实现创新型、研究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为了同步实现土木工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目标,更好地将重点学科建设与本科专业建设协调发展和相互促进,依据河南大学土木工程重点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重点学科发展的需求和资源优势,以此来进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革新。
通过对土木工程本科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可知,其传统的培养方案中教学模式单一、传统、缺乏创新型,自主性引导和制度体系不完善,没有充分将教育资源系统性的整合应用并服务于本科教学,很难满足建设一流本科的发展需求,进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十分必要。
因此,为实现本科教学模式的全面革新,有针对性地服务于重点学科建设发展,增强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不仅要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在传统培养模式中的比重,更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整合各种重点学科的优势资源,多方位地考虑各种因素对培养模式进行探究。本文将培养模式主要分为四个内容展开研究,即课程体系、培养制度体系、创新培养体系和创业培养体系,并促使四个内容相互联系。
三 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基于河南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建设的现状,并结合各科老师和同学们的反馈意见,补充了符合本学科建设环境和发展需求的新教学模式培养方案。增加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大模块:制度体系建设和创新创业实践,详细培养方案如图1所示。
在制度体系建设方面,主要包括课程体系建设和培养制度改革,目的是为了提升师生对于教学授课和知识吸收的主动性、自主激励性及教学能力培养的全面性,实现对现有的教学课程体系和培养评价制度的适度优化。
课程体系建设主要是依托重点学科建设的科研成果开设创新研讨课。创新研讨课是本项目的特色做法,课程以教师的国家级科研项目为依托,教学内容从科研成果中提炼,注重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重点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批判思维,依托学校的有关政策,课程内学生人数限定在10~20人,课程授课学时统一为15学时。此外,针对本科学生毕业设计选题,将依据重点学科建设的前沿内容,选用既能够全面地展现学生专业知识,又能为就业创业和升学深造打下基础的课题。最后,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课程和科研实验的培养,本模块开设课题试验和自修课程,并将其纳入学分制度,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培养制度改革主要包括四个内容:本科生导师制、评奖制度、保研制度及毕业制度。其中本科生导师制是基于现有的教师队伍资源,对本科学生实行导师制,目的是能够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评奖制度、保研制度与毕业制度则是为了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的能力,给予规范制度和激励措施。
在创新创业实践方面,主要包括创新能力培养和创业能力培养,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思维和独立创业能力的重要举措,为学生的后期就业创业和升学深造的发展规划打下良好基础,是十分关键的能力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创新能力培养主要是让本科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接触和参加一些能够建立创新意识和思维模式的活动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主要包括大学生助研、专利申请、申报科研课题和学科竞赛等内容。
创业能力培养是让本科学生通过兼职工作、参与志愿者活动、开设创业课程指导和创办公司等活动,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增强其创业知识,并获取更多科学有效的创业指导。
四 可行性分析
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培养方案通常需要以现有的教学条件为参考基础,并作出全面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新培养方案的制订,这样才能保障新培养方案的可行性。因此,本节通过结合现有的基础条件,对新培养方案进行多层次的可行性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从教学硬件、设备建设等方面,河南大学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目前已经具备了实现上述计划的基础条件,现有投入使用的各类型科研网站、虚拟仿真实验室、大型结构实验室、材料实验室、多媒体教学教室、教学实践基地和计算机机房等,可保证实施计划的顺利完成。
第二,从发展规划来看,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的三年发展计划已将重点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作为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对象,为该方案的完成提供了政策保证。土木工程学科连续获批为河南省第七批、第八批、第九批重点学科,省级政府和学校提供一定的建设经费,为本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三,从教师团队来看,目前土木工程学科每年不断引进大批优秀人才,扩大了师资队伍力量,增强了师资队伍的专业覆盖面,而且整体的专业素质和知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教师对本科教学工作日益重视,可保证实施计划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