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一流特色大育人金课(FCGG)构建与实践
作者: 李贵安 张舒 杨语嫣 罗梅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党有号召,校有行动。培养具有时代新人与创新人才特质的未来教育家型教师应是部属师范大学新时代坚贞不渝的重要使命和育人目标。而构建一流特色育人金课是学校落实该目标的关键环节。该文提出并阐述一流特色大育人金课(FCGG)的概念内涵及实现途径,并以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卓越教师实验班相关课程创建为例,介绍构建该课程模式的实施情况,为金课设计与实施助力新时代优秀人才培养提供范例。
关键词:金课;课程思政;翻转课堂;未来教育家型教师;物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4-0038-04
Abstract: The report of the 20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emphasizes that it will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strong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alent country, insist on nurturing people for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ndependent cultivation of talents, and make efforts to create top-notch innovative talents. The Party has the call, and the school has the action. Cultivating future educator-type teachers with the qualities of newcomers and innovators of the times should be the unswerving and important mission and goal of the Ministry of Normal University in the new era.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irst-class characteristic nurturing gold class is the key link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goal. This paper proposes and elaborates on the conceptual connotation and realization path of the first-class featured great nurturing golden course (FCGG), and takes the creation of courses related to the experimental class for excellent teachers in physics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o introdu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building this course model, providing an example for assisting the cultivation of excellent talents in the new era through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golden course.
Keywords: golden lesson; curriculum ideology; flipped classroom; future educator-type teacher; Physics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论断、新思想、新要求。随着我国教师教育进入新时代多元化发展阶段,国家制定和颁布了公费师范生的若干教育新政策,旨在着力培养未来教育家型教师,培养拥有立德树人、教育情怀、专业知识和能力、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创新[2]等素质的创新型教师和时代新人。为此,高师院校应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自己的教师教育特色,凝练学校的育人理念,创设特色大育人金课,以更好完成党中央和人民赋予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使命。
一 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课程设计途径
(一) 完善思政育人建设,着力培养时代新人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培育时代新人”的时代命题,此后在不同场合、不同会议中,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注重“时代新人”培养工作。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发出了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之号召。这要求学校应构建更加完整的思政育人体系,在搞好思政理论课建设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学科课程思政建设。
学科课程思政是实现大学生能力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双提升的系统性工程,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应然之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道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因此,高校应利用好建设好育人的课程思政,发挥其育人作用,形成强大育人氛围,着力培养时代新人。
(二) 革新传统课堂模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迫切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离不开创新型教育。课程、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对传统教学模式革新是实现教育创新的重要途径。在众多新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中,翻转课堂模式以其高效性、灵活性,以及学生学习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而深受教师与学生的喜爱。落实翻转课堂模式,可有效克服传统“灌输式”“满堂灌”教学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缺点。
翻转课堂是通过“先学后教”的教学结构实现“翻转学习”的创新教学模式[4]。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竞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高校应结合实际,推广并使用好翻转课堂等创新教学模式,发挥其育才作用、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三) 构建特色育人金课,培养教育家型教师
新时代呼唤新师范教育,新师范教育造就未来教育家型教师。何谓未来教育家型教师?未来,是一个时间概念,是相对于现在所处时刻而言的未来时间。教育家型教师,是对教师素质到达最高水平的概括,也是对教师培养目标,教师自我成就追求的最高标准的定位,着力强调教育性与育人性。
教育家型教师的形成是一个随时间发展的过程,高师院校的培养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阶段,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新时代如何改革创新高师教育的育人模式,构建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培养路径,为更多师范生成为未来教育家型教师打下基础,这是高师院校不可推卸的使命与责任。因此,高校应从育人的核心阵地与渠道(课程、课堂)出发,筹划设计有利于提高教育家型教师特质的金课程,着力培养未来教育家型教师。其关键是从一开始就要使学生牢固树立未来成为教育家的远大志向。
二 一流特色大育人金课之内涵要求阐释
基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念,陕西师范大学李贵安教授大力倡导育人模式创新,创造性地提出针对高师院校的一流特色大育人金课(FCGG),其核心关键词分别是——First class,Characteristic,Great,Golden course,简写为FCGG。通过课堂创新、课堂革命实现培养具有时代新人与创新人才潜质的未来教育家型教师,为公费师范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发展成为未来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
(一) FCGG之“金课”内涵要求
“金课”一词在教育部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中被提出。金课的特征主要是指课程具有的“两性一度”特性,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5]。高阶性是指将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6];创新性体现在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的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的探究性和个性化;挑战度是指课程要具有一定难度,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通过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 FCGG之“育人”内涵要求
高校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必须将思政内容与学科课程内容有机融合,思政内容为课程提供价值引领,学科课程有效支撑课程思政的实现。
首先,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思政的实施上各自发挥不同作用。通识课程主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师应大力挖掘思政元素,讲好中国故事、传扬时代精神,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打好基础;学科专业课程则要发挥学科的独有特色,立足于培养学生创新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教育目标,将思政内容具体化。其次,课程思政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的熏陶作用不可忽视。教师应在课堂及生活中积极设计、营造思政色彩浓厚的氛围,促进学生自然而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 FCGG之“大课”特点体现
首先,FCGG之“大”主要体现在该育人模式是一种“育人大课”,它集教育家育人、课程思政育人、课堂创新育人、金课育人及拓展育人于一体,致力于体现课堂的教育性、思政性、创新性、高阶性、挑战度及拓展性,通过厚植教育情怀、落实立德树人、创新课堂模式、拓展教学环境,将教育家元素、思政元素、创新元素及拓展元素有机融入到育人模式中,形成“三个课堂(课内、校内、校外)”“课前课中课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课堂环境,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
其次,FCGG中各元素还建立在“PACE3”创新课堂模式之上,该课堂模式是李贵安教授对翻转课堂本土化应用和创新性拓展。“PACE3”创新课堂模式强调课堂革命必须强调的关键要素,即过程(P)、能力(A)、核心素养(C)、评价(E)和三元课堂(即第1、2、3课堂)创新模式。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基于三元课堂在教学设计中构建学生的学习过程、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实施对学生的多元评价[7]。
(四) FCGG之“特色”育人彰显
高师院校特别是部属师范大学应担当起教师教育改革创新的重任,为区域及全国教师教育改革创新提供典型经验和智力支持,这是高师院校区别于其他类型院校的特色与职责使命所在。因此,新时代“特色育人”金课是体现教师教育特色的育人金课,而培养未来教育家型的教师,正是国家公费师范生培养的最高目标和使命担当。
未来教育家型教师的育人特质体现为“一核四维”。首先,“立德树人”是新时代的“教育灵魂”,未来教育家型教师要以铸魂育人,立德树人为核心。其次,未来教育家型教师育人特质还体现在深厚的教育情怀、先进的教育理念、思政育人及课堂创新四个维度。未来教育家型教师应怀有远大的教育理想,能够建树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开阔的教育视野,能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育人体系,并善于反思、勇于创新、能创新教育、改革教育、引领教育,最终取得教育领域的成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