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营养代谢病学课程教学实践中的探索

作者: 寇红岩 梁日深 赵丽娟 周萌 林蠡

摘  要:营养代谢病学主要研究营养性疾病和代谢紊乱性疾病,是水产养殖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该门课程涉及到多个学科,尚无统一的针对水产养殖专业学生的教材,知识点多且容易混淆,传统教学方式起到的教学效果不显著。作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归纳和总结该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现状问题,针对目前就业对具备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基于翻转课堂提出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期为水产养殖专业开展营养代谢病学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营养代谢病学;教学效果;复合型人才;翻转课堂;水产养殖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4-0113-04

Abstract: Nutritional Metabolism is a compulsory basic course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aquaculture, which mainly studies nutritional diseases and metabolic disorders. This course involves many disciplines, there is no unified teaching material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aquaculture, and there are many knowledge points which are easily confused, so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can hardly achieve the expected teaching effect. Combining with the teaching experience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summari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this course, aimed at the current employment demand for high-quality compound talents with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put forward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based on the flipped classroom,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aquaculture specialty to carry out nutritional metabolism course.

Keywords: Nutrition Metabolism; teaching effect; compound talents; flipped classroom; aquiculture specialty

水产动物营养学是营养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产养殖和水产饲料工业的重要理论基础。目前养殖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是水产养殖中重要的部分,适量的营养可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能力。水产动物在养殖过程中容易会受到各种疾病的困扰,但当前对营养代谢引起的疾病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营养代谢病虽然无急性传染病传播迅速的特点,但如果在水产动物的养殖中长期未受到重视,会对水产动物的器官造成负担,影响水产动物的生长,严重的可能致死。水产动物出现的许多疾病例如出血病、萎瘪病等均是由于养殖动物的营养代谢未受到重视引起的,给养殖户也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随着目前信息化程度的飞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逐渐提升,高校的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具备专业技能的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成为普通高校教学的最终目标。尤其受到最近几年新冠感染疫情的影响,线上(慕课、雨课堂等的涌现)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是顺应目前信息高速发展的需求,也是目前形势发展的需要,翻转课堂是在目前信息更新迅速情形下所衍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1]。

水产养殖专业的营养代谢病学尚缺乏统一规范的教学素材资源,面对目前信息化的教育时代,新型教育革命的浪潮,高校教师应该如何吸取借鉴其优点,有效地进行营养代谢病学的教学模式改革,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针对在教学中遇到的瓶颈问题,笔者结合近几年在营养代谢病学中的教学经验,通过对目前营养代谢病学教学存在的现状、翻转课堂的分组、教学内容、师生互动、激励措施和教学效果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期为基于翻转课堂的营养代谢病学的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一  营养代谢病学课程介绍

营养代谢病是营养性疾病(nutritional diseases)和代谢紊乱性疾病(metabolic disorder)的统称。当营养物质缺乏、过量或者代谢失调时,引起机体内营养物质代谢过程障碍,由此引发的疾病均称为营养代谢病[2]。水产专业学生很有必要开设营养代谢病这门课程,但目前缺乏专门的适用于水产专业的营养代谢病学的教程,因此选取适合的营养代谢病学的教学内容,依托教学内容为载体,营养代谢病学涉及到营养学和疾病学,是多种学科交叉和共融的体现。

目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营养代谢病学课程开设在大三学年的第一学期,课时有32学时,2个学分。而该课程目前尚无统一的专门针对水产养殖专业的教材,但是有关水产养殖方面涉及到的营养代谢病种类比较多。教师备课的难度很大,需要提炼和查阅的相关资料比较多。讲授信息量过大,学生需要识记和理解的知识点繁多,资料中描述的一些营养代谢病的症状过于抽象,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学习本课程会缺乏兴趣,觉得枯燥。

二  营养代谢病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  缺乏统一的教材,知识点零散

目前水产养殖专业的学生并没有营养代谢病学统一的教材,均是参考畜牧学专业的教材,由于针对学生的专业不同,教材的许多内容不适用于水产养殖专业的学生,只能作为参考教材,需要教师再结合水产养殖专业的研究进行讲授,教师备课也很不方便,需要自己搜集很多相关资料和素材,备课耗时很长,但每个学校讲授的内容也参差不齐,很难统一授课的内容,希望今后能够发行一些专门针对水产养殖专业的营养代谢病学教材。

(二)  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水产养殖专业的营养代谢病学课程只有理论教学,没有开设实验课程或者实践课程。众所周知,营养代谢病知识点零散,会涉及到很多病例,有很多症状也十分相似,很容易混淆。学生们对一些营养代谢病症状的理解,例如,跑马病、萎瘪病等在其他类型的疾病中很少出现,是营养代谢引起的典型病例,学生仅仅从网络上或者视频中去看一些静态的图片或者一些视频,缺乏现场观察或者动手解剖的一些实操性课程,比较抽象难懂,不够形象化,水产养殖方面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很难清晰地理解一些营养代谢病的症状。

(三)  教学课时偏少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营养代谢病学理论课目前只有32学时,2个学分。众所周知,营养代谢病的理论内容虽然不难理解,但是知识点琐碎,加上课时又有限,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对不同的营养代谢病症状容易混淆,考试时症状经常会张冠李戴。可适当地增加课时,针对营养代谢病传统教学模式遇到的瓶颈问题,教学模式改革已经势在必行。因此,笔者结合翻转课堂的特点,将其引入到营养代谢病学的教学中,以期提升营养代谢病学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传统教学模式受到课时的限制,教师只能机械地讲解基本知识点,课堂上没有时间对知识点进行延深和拓展,导致教师上课PPT内容千篇一律,严重制约了教师对知识更新的积极性,无法更多地引入目前最前沿的一些研究动态[3]。

(四)  可增加实操性的实验课

目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营养代谢病学只开设了理论课,未设置实验课。学生对一些病症缺乏现场的观察,一些症状比较难描述和理解,教师的讲授会显得比较空泛,学生的印象也不会很深刻。如果可以开设实验课或者可以带领学生到养殖生产一线去实地观察,学生可以真实地了解到营养代谢病的症状,去实地用眼观察病症的特点,加深对营养代谢病症状的理解,对病症的描述会更具体。开设一些实验课程,让学生有机会现场观察一些营养代谢病的症状,比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看图片或者视频的效果会更好、更直观,现场教学会更形象,有助于学生记忆和学以致用。开设实验课程,饲喂某种营养物质缺乏的饲料后对水产动物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可以让学生通过实地实验,直接对水产动物进行观察,观察鱼体的行为,解剖后观察脂肪肝的症状、出血病的症状等等,了解营养物质对水产养殖动物的重要性,缺乏或者过量会引起营养代谢病,学生们在今后的养殖或者工作中遇到这种病症可以准确判断,能够区分由细菌或病毒所引起的类似的疾病,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均会有所提升,也会培养学生对营养代谢病学习的兴趣,通过实验课程,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生动、形象、鲜活的病例,而不是晦涩难懂的内容,讲授内容更直观、清晰。

(五)  带领学生到一线养殖的龙头企业等进行实地学习

除课堂教学外,还可带领学生参观养殖行业的领头企业,实地感受营养代谢病对养殖行业的影响,带他们到一线企业去实地学习,听企业一线的专家或者管理者讲解生产案例,传授养殖经验,介绍营养代谢病对于水产养殖行业的影响、目前的发展动态和前景,从而唤起学生的使命感;鼓励学生参加诸如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科技创新大赛、水产技能大赛等比赛,同时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准备宣传资料,到养殖一线为养殖户普及讲解营养代谢病相关技术知识,能够学以致用,增进自身的社会文化与价值认同,增强学生对水产养殖专业就业和创业的认知,更好地了解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方向,农业院校对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鼓励学生进行读研或者读博深造,也要针对那些想就业或者创业的学生,学校要适当地创造条件,提前培养学生的职业观,也锻炼了学生们的沟通、合作等综合能力。

三  翻转课堂在营养代谢病教学中的应用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讲授知识,虽然在此种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体作用凸显,教师在课堂上授课的内容具有信息量大、效率高、可控性强和教授内容随最新科研发展的前沿动态更新快等特点,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容易学习不集中走神,学习效果比较低,或者觉得内容不够具体和形象化,跟不上讲课的节奏,师生间的互动效果不理想,很难与授课教师之间产生共鸣,加之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只是通过点名提问的方式对课堂效果进行了解,学生容易开小差,不能兼顾到每个同学,学生容易偷懒觉得教师不会发现。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又称为“颠倒课堂”,不同于传统课堂的模式,师生的角色也发生互换[4],即把传统的学习颠倒过来,凸显学生在课堂内外的重要性。让学习者在课外时间通过网络、手机、参考资料等途径收集资料,浏览学习材料,对基本的概念和知识点进行自学,每个学生讲授的侧重点会不同,根据每个小组内容的综合可以进行查漏补缺,各组可以相互学习,可以集思广益。在课堂上进行讲授、提问、讨论,课堂中学生与学生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增加,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对知识进行拓展性的传授,提升教学效率。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变得更加主动,学习有一定的针对性,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教学思路不同,知识点的归纳和学习通过借助网络和书籍在课下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师生的互动、教师的归纳概括而完成,课堂的针对性更强[5]。翻转课堂的教学凸显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在课下进行资料的收集、归纳、梳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加深,学生在课堂上有问题可问,不同于传统课堂的简单预习,带着问题来学习,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更高效,学习效果会更显著。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