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作者: 杜立文 高松林 田辉

摘  要: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磨难而风华正茂的文化基因,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丰厚而鲜活的教学资源。要科学界定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基本内涵,探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旨趣,在此基础之上,从“为何融入”“融入什么”“如何融入”三个层面分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现路径,以期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为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提供有力支撑,为大学生“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引导其成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高校思政课;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4-0181-04

Abstract: The spiritual pedigre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s is the cultural gen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hat has experienced hardships and is flourishing, and is a rich and vivid teaching resource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It is necessary to scientifically define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the spiritual pedigre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s, and analyze the value and purpose of integrating the spiritual pedigre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s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n this basis, the realization path of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Communists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is analyzed from three levels of "why to integrate" "what to integrate" and "how to integrate",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appeal, cohesion and influence of the spiritual spectrum of Chinese Communists, providing strong support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o "build a solid foundation of faith, replenish the rudder of thought"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guide them to be new people to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Keywords: Chinese Communists; spiritual genealog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tegr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思政课教师必须科学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丰富内涵,坚持问题导向和育人目标相统一的教学原则,积极探索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何融入、融入什么、如何融入”思政课教学,深入推进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深入持久地推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传播性、讲述性、引导性和培育性等各项工作,发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切实提升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教学实效。

一  科学界定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基本内涵

谱系(Pedigree),又称“系谱”或“系谱图”,指的是物种或事物发展变化的系统,强调物种或事物变化之间的系统性与连续性。在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在多方位、宽领域、深层次中,逐步培育了一个个内涵丰富、载体多样的“精神坐标”,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政治觉悟、意志品质、思想道德和工作作风,铸就着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的继往开来和砥砺前行。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2]”。在建党百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3]。”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之中,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源,哺育、培育和派生了诸多与时俱进的伟大精神,在继承和发展伟大建党精神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二者之间相互联系,水乳交融,统一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伟大实践之中,统一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勇往直前的伟大斗争中。

中国共产党因历史条件和具体实践不同而孕育和呈现的一系列伟大精神,既有独特内涵,又有鲜明特征;既同根同源,又一脉相承;既分路挺进,又相互融合,集中彰显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伟大创造、伟大奋斗、伟大团结和伟大梦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和独立自主的基本品质,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发展逻辑,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赤胆忠诚和为国的奉献牺牲,其真理之信仰、创造之伟力、奋斗之持久,贯穿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挽大厦于将倾”而不断抗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隐忍前行的奋斗历程,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历经磨难而风华正茂的文化基因。

二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旨趣

建党百年,沧桑巨变,革命与建设,改革与发展,足迹印证了风雨同舟,历史见证了伟大成就。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正确发展道路,与此同时,始终高度重视自身建设,逐步完善自身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建设,形成了强大的政治领导力,成为推动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一切伟大成就都与薪火相传的强大精神力量息息相关,它不仅根源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而且发源于在特定历史条件和环境中孕育而生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具有固本培元、守正创新和立德培根的重要现实价值,是高校思政课丰厚而鲜活的教学资源。新时代,推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是时代之需、发展之需和育人之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的应然之维、实然之举。

(一)  这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需求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大发展与大变化、大转折与大调整在深刻影响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进程,客观上要求各国执政党以更宽广的视野、格局和胸怀去清醒把脉世界发展大势和人类历史发展方向,既要“随势”“顺势”的主动而为,也要积极“谋势”“塑势”,保持战略定力、拓展战略远见、强调战略运筹,切实地化被动为主动,从而更好地维护和延长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地应对各种重大风险和挑战,这对当代和未来时期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新阶段,既需要承继以往,昂首阔步,也需要新理念乘风破浪,勇往直前,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思想、精神和信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集中体现了党的伟大精神和优良作风。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4]。”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提炼,深刻体现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新时代,继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发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二)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求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一方面,带领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制定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另一方面,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乌克兰危机致使地缘政治格局极大改变,在西方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依然横行的背景之下,坚持中国道路,创新中国发展理论,这本身既是重大机遇,也是严峻挑战。新时代,我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既要时刻关注世界局势,又要密切关注自身发展。当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发展,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科学理性的发展道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主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教育和引导人们在多元、多样、多变思想的聚合碰撞之中,坚定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精神标识,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体现了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利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  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育人需求

“树人为本,立德为先。”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达成育人目标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肩负着对青年学生思想品质、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的进行教育和引导的重要使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紧密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正是根源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石,形成于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的基础之上,贯穿于党百年沧桑的奋斗历程,内蕴着崇高的政治品格、无畏的英雄气魄、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和强大的奋进力量,是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鲜活教材。中国共产党不但具有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而且拥有一大批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涌现出来的党员先进分子的革命英烈、英雄人物、先锋模范。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可以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认识党的本质,真正读懂中国共产党,增进青年对党的基本路线、思想理论、道德品格与精神要义的理解和认同,提升理论思维素养,涵养爱国爱党情怀,真正做到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三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现路径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这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和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重要场合多次论及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提出“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5]”。在新的历史起点,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胸怀两个大局,坚定“四个自信”,在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基本要义的基础之上,从“为何融入”“融入什么”“如何融入”三个层面,创新教学内容与形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推进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既要体现出一定的历史传承,又要彰显理论和实践的与时俱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