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高效学习行为分析与对策
作者: 苏晓杰 马铁东 杨欣 朱婉婷
摘 要: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模式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智能性和便捷性等优势,在“互联网+教育”和疫情常态化的大背景下,在线教育成为高校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同时,由于在线学习的时空阻隔问题,学生缺少直接有效的监督、课堂互动交流不足、且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上述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学效果。该文在“高效学习”的定义框架上,深入探讨学生在线学习行为的内外在特征和运行机制,梳理高效学习行为影响因素,并从“学校-教师-学生”和“课前-课中-课后”二个维度六个方面探讨高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信息技术;在线学习;高效学习行为;应对措施;学习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7-0001-04
Abstract: The learning mode under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vironment has the advantages of openness, interactivity, virtualization, intelligence, convenience, etc.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et+education" and the normalization of epidemic situation, online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learn. At the same time, due to the time and space boundaries of online learning, the students lack direct and effective supervision, classroom interaction is insufficient, and they are vulnerable to interference from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 above factors affect the teaching effect to varying degrees.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framework of "efficient learning", this paper deeply discuss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haracteristics and operating mechanism of students' online learning behavior, sorts out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fficient learning behavior, and discusses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 from six aspects of "school-teacher-student" and "before class-in class-after class".
Key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line learning; efficient learning behavior; countermeasures; learning effect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互联网+教育”和疫情常态化大背景下,基于信息技术的在线学习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模式之一。在线学习平台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突破了学生学习的时空限制,学习环境得到了优化改进,学生个性化与碎片化学习需求也得到了充分满足[1]。而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因缺乏教师的关注和学习者自身的管控,师生处于一种隔空的状态,很多学习者不能充分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开展自主学习,从而出现在线学习走形式、走过场、混学分的情形[2]。如何缓解在线学习过程中学习行为的不确定问题,以及如何充分利用在线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挑战。本文在深入分析在线高效学习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挖掘学生在线高效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映射关联,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授课时间等方面进行干预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优化学习过程,全面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在线学习效果。
一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效学习行为内涵
学习的本质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和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具体来讲,即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理解、探索、实验和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和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学习的过程都是先通过外显行为的作用,将信息提供给学习者的大脑进行选择、加工,然后经过学习者自身或者与学习同伴之间的交互作用,最终得到个体知识建构和群体知识建构[3]。
所谓“高效学习”,是相对于“无效学习”“低效学习”和“有效学习”而提出,其中有效学习指能够顺利达到预期的学习期望、实现较高的学习效果的过程以及行为。有效学习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关注学习的进步和发展,即学习效果;关注学习的实践和应用,即学习效用;关注学习的时间和效益,即学习效率[4]。相比之下,高效学习是在有效学习的基础上,强调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主动性、适应性和迁移性,更为注重学习效果的深化与提升,突出学习者能力的提升和经验的积累。面对丰富的学习资源、多元的价值观以及来自全球的合作者与竞争者,信息技术环境中的大学生学习将迎接新的挑战[5]。
二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效学习行为影响因素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效学习行为不仅具有学习行为的一般特征,还具有自身特有的学习行为特征。高效学习行为会受到学习意愿、学习环境、学习平台、学习习惯和学习伙伴等因素的影响(高效学习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如图1所示)。
(一) 学习意愿之影响
学习意愿是指学生采取主观特定行为开展讨论、总结、实践等主动学习的可能性,是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直接决定因素。首先,需要全面详实地介绍给学生课程基本情况和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一旦学生认识到所学课程的重要性,就会提高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其次,轻松灵活的授课氛围、易于操作的学习方法和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都会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好的学习氛围也会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最后,教师要调整知识单向灌输的传统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加强互动交流,并密切关注学生情绪变化。
(二) 学习环境之影响
尽管在线学习可以摆脱时空条件的限制,但学习环境的好坏对于学习效果至关重要。舒适平静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习者更为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平稳持久的学习状态显然有利于获得更高的学习效率;反之,满是噪音与干扰的学习环境将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严重的还会令学习者出现烦躁情绪,学习效果也将受到极大影响。可见,学习环境对学习者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线学习过程中要努力营造舒适平静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不受外部因素干扰,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
(三) 学习平台之影响
高效便捷的在线学习平台不仅可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源,还具备互动交流和学习进度跟踪等功能,让学习更轻松、效果更显著。首先,在线学习平台通过网络讲授学习内容,无需到传统教室上课,平台具有录屏、直播、交互、测试、作业和分享等功能;其次,在线学习打破了时空限制,在线课程兼有同步(如直播)和异步(如录屏)的学习体验,不同时间和不同地域的学习者都能有效地开展学习;再次,学习平台允许个性化功能设置,学习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习惯、进度等来安排学习内容,更有针对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另外,学习平台具有友好的交互功能,可对学习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
(四) 学习习惯之影响
在线学习平台具有资源丰富、交互性好、操作便捷和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可以帮助学习者清晰地梳理知识点,得到了广大在线学习者的好评与青睐。但对于部分学习者而言,在失去教师监督的情况下,注意力将无法集中,且在线阅读速度较快,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有时得不到及时的沟通与解决,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可见,在实际的在线学习过程中,在线学习的学习风格和学习习惯对在线学习成效影响较大。学习者一方面要努力培养在线学习的良好习惯,充分利用好在线平台资源,另一方面在线平台要不断完善改进,让更多的学习者获得较好的学习体验。
(五) 学习伙伴之影响
学习伙伴对于在线学习有着积极的正面推动作用,学习伙伴之间可以分享学习资源和学习心得,实时进行沟通、交流与讨论,并互相督促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学习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鼓励、相互影响,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意愿、学习方法、学习心得和学习目标等相互熏陶,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将形成良好的在线学习氛围,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能进一步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鞭策学习者主动而及时地完成学习任务,并积极参与到汇报、讨论、分享等学习活动中。
三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效学习应对措施
在对学生高效学习行为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从“学校-教师-学生”和“课前-课中-课后”二个维度六个层面探讨高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应对措施(高效学习应对措施如图2所示)。
(一) “学校-教师-学生”维度的应对措施
1 学校层面
随着信息技术在高校在线教学中的不断深入,以及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有序开展,在线学习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教学形式之一,是线下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为了更好地发挥在线教学的优势,高校不仅要在政策与制度上给予支持,同时也要在推广宣传、平台建设、激励机制建立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首先,要充分肯定在线学习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以学生为中心,丰富教学方法与手段,为学生营造优质的在线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在线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并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巩固在线学习成效;其次,加大在线学习平台建设的投入,改善落后的在线学习软硬件设施,向广大师生广泛征集在线学习平台的建设意见,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打造高质量的在线学习操作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意愿和学习习惯;此外,制定与在线学习相匹配的激励机制,鼓励在线学习效果显著的学习者,进而带动更多学习者加入高效在线学习行列。
2 教师层面
线上与线下教学模式共存已成为未来高等教育的趋势,教师应积极做好在线教学各项准备工作,提升在线教学水平和信息技术素养,形成一支专业素养扎实、信息化水平突出、爱岗敬业的高素质在线教学师资队伍。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满足个性化培养需求的在线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指导学生获得良好的在线学习习惯与学习技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线教学各环节,汲取广大学生关于在线学习的各类建设性建议,并落实到教学体系改进中。向学校和各级教育管理部门争取更多的在线教学资源,做好在线教学相关政策的推进工作,努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在线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把握高效在线学习内涵,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在线学习指导,加大在线教学改革力度,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做好在线教学的实施者和推进者。
3 学生层面
在线教学开始之前,积极引导学生熟悉方法和工具,组织培训学生掌握在线学习的技巧与方法,熟悉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在线教学平台的基本功能与操作流程,开展在线学习意识普及相关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在线学习觉悟,提倡学生利用信息化技术获取教学资源和提高学习效率。不断完善和提升个人信息化水平和在线学习能力,掌握最新信息化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在学习平台中最快最准获取各类学习资源。将所学所知与学习伙伴分享,构建校级、年级、班级等各层次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互相监督、互相促进、互相学习,创建在线学习互助小组,并将好的经验和心得分享给其他新同学,同时将在线学习过程中的意见向教师及各级管理部门反馈,进而能够及时有效地改进在线教学体系与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