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滴灌式”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在高校学生社区中的实践运用
作者: 何金明 王敏摘 要:当前,高校要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将党建文化、专业学习、校园文化等内容充分融入到社区管理和活动之中,使学生社区切实成为融思想教育、行为导向、生活服务、文化熏陶为一体的“第二课堂”主阵地和学校立德树人的新高地。近年来,韶关学院积极探索“精准滴灌式”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在高校学生社区的实践运用,尤其在强化党建引领、优化社区软硬件设施建设、凸显学生自我管理的主体作用与持续推进和完善制度建设等方面,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的深入开展提供强有力的平台与保障,确保其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发挥实效。
关键词:精准滴灌式;党员教育管理;高校;学生社区;实践;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1-0076-04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one-stop" student communities in universities, it is necessary to closely focus on Party building guidance, fully integrate Party building culture, courses of study, campus culture and other content into community management and activities. The aim is that student communities can truly become the main battlefield of the "second classroom" that integrates political education, behavioral-oriented, life services, and cultural transmission, and a new highland for school moral education and talent cultivation. In recent years, Shaoguan University has actively explore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precision drip irrigation" Party member education management model in university student communities, especially in strengthening Party building guidance, optimizing community software and hardware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highlighting the main role of student self-management, and continuously promoting and improving system construction, providing a powerful platform and guarantee for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one-stop" student community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which ensure its effectiveness in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virtue and talent.
Keyword: precision drip irrigation; Party member education managem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udent community; practice; application
“滴灌”的原意是现代农业滴灌系统的应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借用“滴灌”的概念,强调的是在有限的教育资源条件下,面对不同的群体,运用差异化的教育教学手段,点对点、面对面进行教育引导,以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随之变化,具体体现在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求与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教师教学内容的不充分、不平衡以及教学方法的不适应而产生的矛盾。当前高校大学生社区不仅仅是学生生活和休闲的场所,已然成为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党建引领工作的重要阵地。2019年,教育部启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各高校开始探索新时代学生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打造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的育人新阵地。但在现实中,许多高校在推进这项工作时却面临很多挑战,尤其是如何强化党建引领,以学生社区党组织为抓手开展社区管理服务工作,成为高校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的难点问题。本文将从“精准滴灌式”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如何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中发挥作用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 党建引领对新时代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学生社区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尤其是新时代的大学生,在社区停留时间较之以往更长、活动更为集中,据统计,我国高校学生每人每天在社区停留的时间长达12小时。因此,在高校学生社区构建起良好的社区党建文化氛围、强化党建引领,是新时代对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一)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治理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要“依托书院、宿舍等学生生活园区,探索学生组织形式、管理模式、服务机制改革,推进党团组织、管理部门、服务单位等进驻园区开展工作,把校院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服务力量、思政力量压到教育管理服务学生一线”。因此,在推进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建设中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不断增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实现入脑入心。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和资源,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这个重要平台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设立一批实践教学基地,推出一批优质教学资源,做优一批品牌示范活动,推动思政小课堂与“一站式”学生社区大课堂相结合,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二) 学生社区党组织的有效运行是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的有力保障
近年来,许多高校开始探索在学生社区开展党建工作的新做法,可即便如此,学生社区党建工作在实际开展中仍然面临不少问题。首先,目前大多数高校并未在学生社区设立常态化党组织,而是以设立临时性、功能型党支部居多,这些学生社区党组织存在阶段性、针对性的任务突出等问题,组织开展的党组织活动形式也较单一,因此对党员的吸引力不够。因此,有些高校开始探索在学生社区建立常态化党组织的做法,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在“一站式”社区综合管理中的核心作用,把党建引领贯穿于“一站式”学生社区思政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全面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聚焦学生成长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科学合理设置“一站式”学生社区思政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不断丰富思政教育素材,分步骤、有重点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思政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韶关学院近年来尝试推行学院党支部和社区学生社区党组织“双报到”制度,构建学生社区“校-苑-楼-层-室”五级网格化管理机制,由二级学院党委负责人、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党员及学生干部担任各层级网格负责人,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学生社区每一个角落,确保“每个网格都有党组织、每名党员都在网格中”,为学生社区治理提供坚实有力的组织保证,推动学生社区治理格局向聚合紧密型循环转换,以党建引领提升学生社区治理效能,形成强大的“红色能量”。
(三) 打造一支以党员为核心,理想信念坚定、模范作用彰显的学生干部队伍是实现学生社区“红色堡垒”的关键因素
一个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学生社区,除了要有党建引领,还必须培育一支以党员为核心,理想信念坚定、模范作用彰显的学生干部队伍协同管理,依托学生自我管理角色的充分转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治理,让更多学生参与社区日常管理,提升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把学生社区打造成为学生自我管理、全面发展的多维空间。探索成立以社区区域为基础划分的学生社区党组织,与二级学院隶属的学生党组织配合协同,形成分级管理、权责统一、落实有效的网格化管理机制,从时间、空间和人员三个维度夯实党的基础组织建设,确保党组织的思想领航和价值导向全覆盖。学生社区全面实行“党员宿舍”挂牌制度,通过“一名党员带动一个宿舍、一个党员宿舍带动一个楼层、一支队伍带动一栋楼、一个党员工作站带动一个社区”的做法,在学生社区当中营造良好的党建工作氛围,并在持续的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中带动一批学生干部、一大批入党积极分子加入到社区的管理、服务工作中来,让学生形成“社区是我们共同的家,创建靠大家”的归属感意识,使学生社区——这个学生学习、生活聚集最集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关键区域,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区党建、思政育人体系。
二 “精准滴灌式”党员教育管理在高校学生社区中的价值考量
(一) 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党员管理教育模式转变,符合新时代大学生党员的成长规律
我国高校学生住宿场所大致经历了宿舍、公寓与社区三个阶段,以往的学生社区只是学生“睡觉、休息”的单一场所,伴随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及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高校的学生社区不仅要满足和谐、稳定、健康的生活环境需求,更要承载起大学生各类习惯培育、价值观形塑、人格养成的影响作用,成为集思想引领、学业发展、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场所,实现学生社区由单一生活功能向多元育人场域拓展。根据当前青年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特点、成长需求,以往在学生社区开展的“大水漫灌”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的作用显然越来越弱,“精准滴灌”式的党员管理教育模式转变是更能适应新时代的“一站式”社区综合管理模式,从学生社区的角度来看,就是要结合所在社区学生的年级、性别、专业的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社区党建阵地“理论学习在社区、价值引领在身边”的优势,将“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搬入学生社区开展主题教育相关活动,各学院定期开展“党员社区课堂”“音乐党课”“微党课”“悦享·读书会”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根基。
(二) 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党员管理教育模式转变,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质量关系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关系到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质量。尽管这些年来,以思政课为主渠道的“大水漫灌”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已通过多种方式取得重大进步,提升了思政工作质量,这种教育管理模式适用于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等集中培训学时长、覆盖面广、内容系统全面的教育,把握了普遍性原则,可以抓住党员中的绝大多数,是保障党员教育培训全覆盖最有效的手段。但涉及高校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的综合管理模式中的党员管理教育,就需要进一步科学制定学生党员管理教育实施方案、精准实施教育手段、科学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这是提升高校学生党员管理教育工作质量的保证。韶关学院在推进党员管理教育模式的转变上,就有许多非常值得借鉴的做法,比如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等节日,把红色文化活动送到学生社区、送到学生身边,在学生社区用歌舞表演、诗歌朗诵等时空穿插表演的方式,展现党的百年历史中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感应时代脉搏、投身时代洪流的故事,让大学生充分感受到红色文化的伟大力量,体验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