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动力行业高校“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探索

作者: 范立云 李晶雪 何丰硕 史艳鹏 费红姿

船舶动力行业高校“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探索0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首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项目(323010249)

第一作者简介:范立云(1981-),男,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博士,教授,党支部书记,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船舶动力。

DOI:10.19980/j.CN23-1593/G4.2024.12.009

摘  要:为实现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探索船舶动力行业高校“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之路。在中国梦的时代召唤下,围绕“电控梦,创未来”为主题的党建品牌,建立“一二三四五”工作室建设思路。其中,“五项预期服务的目标对象”是党建品牌的灵魂,因此对其进行深入探析。通过服务国家战略、行业发展、地方经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室全面辐射自身影响,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功能。此外,通过“四融合,四带动”工作法,工作室的各项工作得到有序开展、有效推动,并取得一定成效。党支部发展思路清晰、体系成熟、方法完备、可供推广,为船舶动力行业特色的“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提供有力参考。

关键词:“双带头人”党支部;船舶动力;党建品牌;学科交叉;科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2-0038-05

Abstrac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Party construction and business,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ouble leader" Party branch secretary studio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ship power industry, we establish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tudio construction ideas around the theme of "electronic control dream, creating the future" as the Party building brand under the call of the Chinese Dream era. Among them, "five expected service targets" is the soul of the Party building brand, so it is deeply analyzed. By serving national strategy, industry development, local economy,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talent training, the studio fully radiates its own influence and gives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a fighting fortress. In addition, through the "four integration, four drive" work method, the work of the studio has been orderly carried out, effectively promoted, and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The branch development ideas are clear, the system is mature, the method is complete, and can be promoted, which provides a strong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ouble leader" Party branch secretary studio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ip power industry.

Keywords: "double leader" Party branch; ship power; Party building brand;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2018年5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中要求,各高校着力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深入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程是新形势下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大势所趋和必然要求[1]。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装置电控技术研究所党支部属于船舶动力特色型行业高校的基层教师党支部。响应党的号召,探究船舶动力行业高校基层党组织——“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建设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这一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2]。中国梦,是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和目标,是包括全体中国人民在内的每一个中国儿女为之奋斗的追求和梦想。工作室建设也要“逐梦”,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装置电控技术研究所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将中国梦的精神内核注入工作室建设,提出“电控梦”作为工作室发展的伟大目标和每位支部党员的共同愿景。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代中,工作室将发展的目光投向远方,将“电控梦”这一愿景与美好未来结合起来,明确“电控梦,创未来”这一工作主题。明确的工作主题将引领工作室建设不断向着一个目标发展前进。

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指出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3]。将工作室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离不开行之有效的建设思路。而工作室建设为新时代党支部在中国式现代化框架下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有力保障。船舶动力行业高校“双带头人”党支部应贯彻落实党的指导思想,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提出建设思路。将理论方针结合到服务师生的实践中,立足支部建设,强化自身战斗堡垒功能。在建设思路的指导下,书记带头建设、教师党员引领牵头、师生协力共建,共同努力保证工作室建设高效推进。

一  “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思路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双带头人”党支部着力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图1为“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的建设思路,结合支部自身实际,预期实现支部“一主题+四融合+五服务” 的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其中,“五服务目标对象”是工作机制建设的关键环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重实践、建新功的发力点所在。

图1  “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思路

(一)  围绕“一主题”

主题是工作室建设的风向标,需紧扣时代和自身特色进行设置。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装置电控技术研究所党支部学术领域为船舶动力装置控制技术,是我国船舶动力行业控制领域的“国家队”。船舶动力电控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不仅育人,推动学科和行业向前发展,还为地方经济、行业技术进步和国防建设添砖加瓦。动力装置电子控制是船舶动力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满足国家“双碳” 战略、智能化及信息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实现动力装置电控技术全面国产化是一代又一代发动机科研人员的“电控梦”,是该所党支部中国梦的生动具体体现。党支部的每一位成员秉持逐梦未来的使命感,在支部党建和业务工作中,共同遵循“电控梦,创未来”这“一个工作主题”,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因此,行业特色型高校“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应有一个明确的工作主题。

(二)  搭建“两平台”

支部建设应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等文件指出的高校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中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宣传师生、组织师生、凝聚师生和服务师生七个方面进行党支部有效建设[4],通过搭建标准化、规范化的交流互动平台,提高基层党支部的组织功能,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建设样板党支部,时刻把握“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角色,将党的思想和工作落实到位,为学院党委和学校党委提供支持。最关键的是要保证标准和规范落实到位,通过支部党员定期学习新标准、长期坚持守规范、交流互鉴勤反思及评价准则保高效的方式,保障“两化”交互平台的稳定和活力。

(三)  设立“三功能”

学习型、创新型和服务型是高校基层党支部“三型”功能。学习为党支部工作先进性、有效性提供保障。党支部通过坚持学习优化和发展自身的服务能力,将学习和交流新思想常态化。持续推进党支部互联共建,与工科以外的文、理、商科类学院的基层党支部和企业基层党支部交流互动,拓思维、增活力;创新为实施方案多样化、灵活性注入动力。不守旧、寻突破,融合新理念,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服务指引基层工作的方向和最终目的地。坚持服务型功能标准,保障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功能,强化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打造“三型”功能标准“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激发党支部内在活力,针对工作开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保证提供一题多解、新解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案。

(四)  紧抓“四融合”

围绕党支部建设目标,结合党支部工作实际,把业务工作过程中折射出来的党员创新精神不足问题和持续战斗力不够问题作为党建工作的切入点,通过“四融合,四带动”工作法,为实现党支部的实践目标提供了具体方法,也为实现党建和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贡献了可借鉴的路径。“四融合,四带动”工作法如图2所示。通过科教融合带动教学相长,交叉融合带动创新提质,军民融合带动地方经济,校企融合带动企业发展。“四融合,四带动”工作法是党支部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重实践、建新功的关键体现所在。

图2  “四融合,四带动”工作法

(五)  落实“五服务”

船舶行业特色型高校“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应服务于五个方面:分别为国家战略、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五个服务是作为党建工作开展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一环,服务“五类”目标对象是支部党建工作的重心和落脚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重实践、建新功的发力点所在。五个服务目标从国家到地方,从行业到学科,从支持人才培养到国家战略,五个服务相辅相成,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二  船舶动力行业高校“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服务目标

结合船舶动力行业的特点,“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秉持着服务师生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明确了五个服务目标对象和内容。

(一)  服务国家战略:舰船动力、海军急需后备支持

随着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军事革命加速发展,国家战略竞争力、社会生产力、军队战斗力的耦合关联越来越紧[5]。面对紧迫的发展形势,党支部响应号召,形成一系列国家科学技术研究计划和科技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在技术研究工作中,紧紧围绕着“最迫切的优先做、最实用的创新做和最先进的设法做”的理念,为以党支部为单位,解决技术攻关中的重点和难点,形成多边技术网络的研发模式。在科研工作中,每位教师的主要研究领域不完全相同,多边技术网络将差异转变为互相补足、互相支持。研发网络中的每个教师之间都可以形成小组甚至集群,形成多尺度的思维集合,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技术。为科技、产业乃至国防生成科技智库解决方案,坚持在技术上有保障、有创新、有发展。另一方面,在科技人才培养中,践行“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人才培养路线。求真,即探求真理,学真知。务实,即做实事,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开拓,即开拓眼界、开拓思维。创新,即不断创造,持续更新。这四个词语也标志着人才发展的四个阶段,以此完整的培养指引为导向,以课程思政、学科建设、创新实践为依托,高质、高效、高量地保证科技人才输送。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