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史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中的作用

作者: 李幻 陈芳芳 易磊 李垒成

摘  要:近几年,课程思政在全国高校快速开展。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思政中融入土木工程史的内容,对于提高土木专业学生爱国情怀,培养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加入土木工程史的内容是“四个自信”和“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土木工程史应以案例的形式出现并强调课程思政教学,选择能够实现思政目标的土木工程史案例进行教学。应加强土木专业,历史学专业和马克思主义专业的学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关键词:土木工程史;课程思政;“四个自信”;“两个维护”;水利工程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3-0180-05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have been rapidly developed in universities across the country. Integrating the cont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history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of civil engineering majors.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hancing the patriotism of civil engineering students, cultivating 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and stimulating their patriotism and mission to serve the country throug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inclusion of civil history in teaching is a specific manifestation of "Four Confidence" and "Two Maintenance". Civil Engineering History should be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cases and emphasiz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urriculum, by selecting cases of Civil Engineering History that can achie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goals for teaching. Communication and exchange between scholars majoring in Civil Engineering History, and Marxism should be strengthened.

Keywords: Civil Engineering History;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Four Confidences"; "Two Maintenance"; History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1]。2020年5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2]并规定: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3]。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4]提出,要“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群众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继往开来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工民建、水利工程、桥隧工程、地质工程、防灾减灾和建筑经济等专业均包括在内。全国很多高校开设了土木工程专业。目前,绝大部分开设土木工程专业的高校并没有开设土木专业史教育,仅有个别高校开设了水利工程史课程,并在该课程中讲解土木工程史的部分内容。但是这样的设立并不能使土木类专业的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自己专业的发展史。在土木工程专业相关课程的课程思政教育中引入土木工程史的内容,对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强化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  “四个自信”在土木工程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育人成材。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5]。在引导土木类专业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教学工作中,马克思主义思政课程是主力军;土木工程课程思政是侧翼,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土木工程的专业发展,专业历史和专业价值的正确认识,因此决不能缺席。

“四个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的,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土木专业学生中开展土木工程史教育史坚定“四个自信”的具体体现。

(一)  道路自信在土木工程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土木专业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有巨大的发展。千千万万的新建筑拔地而起,使中国人民从茅草屋搬进了宽敞明亮、结实耐用的钢筋混凝土住宅;一座座桥梁飞架南北,大江大河不再是人民来往交流的阻碍;一座座水利设施陆续建成,困扰了中国人民多年的水患问题迎刃而解。这些土木工程项目的完成既是土木工程专业的辉煌成就,也是新中国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见证,是新中国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是在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指引下,土木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听党话,跟党走,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独立自主,艰苦奋斗,才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作为未来的工程建设者,了解这些伟大成就,可以帮助土木专业的学生树立专业自豪感和自信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也是土木工程行业的必然选择。给土木行业学生讲授中国土木工程行业的辉煌成就是坚定道路自信的具体体现。

(二)  制度自信在土木工程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土木工程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党的领导密不可分。新中国成立之后,所有行业都团结在党的周围,接受党的领导,土木也不例外。国家相继成立了住建部、地质部、水利部、铁道部、交通部和国土部等部委领导土木工程工作,并全面领导各高校、工程局等相关单位。在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建立了与之前完全不同的土木工程行业,这就使得新中国的土木工程行业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

土木工程行业完成了大量的工程项目,为国计民生作出了重要贡献,例如在太行山的崇山峻岭中建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6];彻底整治了为害千年的黄河和淮河水患[7-8];建成了三峡工程这一世界第一的水利工程;建成了世界领先的高速公路铁路网[9];房地产行业经过多年发展,中国人均居住面积从1990年的7.1 m2/人增加到2020年的41.76 m2/人,全国人均居住面积在30年间增长了近5倍,居住条件大为改善;中国桥梁技术领先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占世界一半以上;发现了年产5 000万吨原油的大庆油田等[10]。这些成就离开了党的领导是不可能完成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管理下结出的累累硕果,为土木专业学生开展土木史教育是坚定制度自信的具体体现。

(三)  理论自信在土木工程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从古至今,为了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国家出台了许多重大战略规划。土木工程所建设的项目是很多国家重大规划的主要载体。如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袭扰建成了长城;为实现南北物流修建了京杭大运河;南水北调工程解决了利用南方丰沛水资源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的难题;高速公路铁路网的建设承载了交通扶贫的需求;城市地铁建设解决了城市发展的交通“瓶颈”;流域治理解决了水旱灾害对人民生活造成危害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些政国家重大战略规划的伟大意义、决策依据和决策过程,了解到土木工程项目在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对学生充分理解党的宗旨的深刻内涵,提升看问题的高度和自身格局有重要的作用。

对土木人来讲,深刻认识到土木工程是国家的许多战略规划的载体并由此将自身所学与国家需求同频共振,才能最大程度上实现自身价值。进一步,对国家战略需求提前感知,并以国家需求导向为自身学习发展方向是成长为卓越人才的优质路径。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土木行业,做出了很多的关于土木行业的重要指示,产生了大量的关于土木行业的发展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指引着中国土木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奋勇前行,努力拼搏。为土木专业学生讲授这些理论成果是坚定理论自信的具体体现。

(四)  文化自信在土木工程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土木工程史是服务于课程思政这一教学目标,作为课程思政的案例向学生讲授的。在教学内容中应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在讲解中,要从浩如烟海、卷帙浩繁的土木工程史料中选取能够体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内容,因此既不能事无巨细的流水账式讲解工程史,也不能过于深入地讲解工程技术。而是要从工程史和工程技术中提炼能够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正面引导的例子。如红旗渠的修建过程及红旗渠精神[6],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及其意义[12]等。

在多年建设中,土木行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优秀的行业文化,比如艰苦奋斗,报效国家等[11]。这些优秀行业文化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土木行业发展的优秀成果,也是土木行业继续发展的重要助力。向土木专业学生讲授这些优秀行业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

目前,课程思政案例的主要来源是专业课教师从专业历史中发掘而来,属于土木工程史的范畴。但是个人见识毕竟有限,如果不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课程思政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而在土木专业的学生中开展土木史教学工作,并由土木专业的教师投入适当的精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工程史开展调查研究和分析整理,将给课程思政带来源源不断的新案例、新素材,保证课程思政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土木工程行业的飞速发展,是坚定“四个自信”的物质基础。加快土木行业发展是夯实四个自信物质基础的重要保证。

二  土木工程史教学的重点内容

本文作者基于课程思政和土木工程专业课的一线教学经验,认为基于土木工程史的土木工程课程思政教学及研究工作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一)  土木工程史教学要强调党的领导作用,做到这一点是“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

从土地革命时期开始,党就在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领导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13];在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家喻户晓,延安的水利工程建设是大生产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3];建国后党领导的土木水利工程建设在诸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