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本班与汉本班学生课堂适应的差异化研究

作者: 纪锋 沙木哈尔·阿依夏古丽 尚志勇 吐尔迪·吾买尔 裴燕 陈国庆 代康 来小康

民本班与汉本班学生课堂适应的差异化研究0

摘  要:该研究选取新疆工程学院490名学生进行跟踪调查,民本班发放问卷245份,汉本班发放问卷245份。民本班回收问卷243份,问卷有效率为99.2%,汉本班回收问卷240份,问卷有效率为98.0%,符合统计要求。基于490份问卷得到的数据,选出问卷中差异性比较大的题目,对其进一步全面剖析少数民族大学生课堂学习适应的现状。研究表明,一方面,民本班的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对待教师和课程不够重视,学生作业质量有待提升。汉本班学生相对于民本班学习态度比较端正,学习过程更具有主动性,自主学习意识强;另一方面,民本班学生相对于汉本班学生缺少学习计划,在学习方法上有所欠缺,但是从民本班学生的实验课程课堂情况来看,民本班学生动手能力强,团队协作能力强。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课堂适应;差异化研究;民本班;汉本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5-0089-04

Abstract: This study selected 490 students of Xinji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for follow-up survey, civilian class issued 245 questionnaires, Han class issued 245 questionnaires. A total of 243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civilian class with an effective rate of 99.2%, and 240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Han class with an effective rate of 98.0%, which met the statistical requirements. Based on the data obtained from 490 questionnaires, the questions with large differences in the questionnaire were selected to furthe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status quo of classroom learning adaptation of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on the one hand, the students in the private class are not interested in learning, do not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teachers and courses, and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homework needs to be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e people's class, the students in Hanben class have a more correct learning attitude, more initiative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a strong sense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On the other hand, compared with students in Hanben class, students in Minben class lack learning plans and are deficient in learning methods. However, judging from the experimental classes of students in Minben class, students in Minben class have strong hands-on ability and strong teamwork ability.

Keywords: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classroom adaptation; research on differentiation; Minben class; Hanben class

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的状况既关系到他们学业成绩的提高和身心健康的发展,也关涉到我国民族教育质量的提升,同时,还关切到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和社会生活当中[1]。由于少数民族的学生长期生活在民族文化环境中,致使他们在民汉合校的学校中遇到不少学习困难,课堂学习适应问题更加突出[2]。因此,关注民本班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课堂适应情况既是学生融入学校和社会的需要,也是民族教育发展的要求[3]。随着中国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民族学生也越来越多地进入高等院校进行学习和深造,然而,由于少数民族学生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成为了普通高等学校里相对特殊的一个群体[4-5]。各民族的学生在一起学习交流,课堂上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的课堂适应情况是否存在差异,如何让各民族学生都有学习的积极性是我们关注的事情,基于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随堂记录的方式来探究民汉大学生在课堂适应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为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课堂适应不良问题方面提供几点对策。

一  研究情况

(一)  研究对象

本研究针对新疆工程学院机电学院、能源学院和矿地学院大二本科生490人进行跟踪调查。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随堂记录的方式,课堂问卷调查采用不记名的方式,问卷内容依据学生的生活习惯、学生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态度等几个方面进行设计。根据不同学生课堂适应的情况,调查表共设计了48个相关的封闭式问题,共发出调查问卷490份,民本班发放问卷245份,汉本班发放245份。民本班回收问卷243份,问卷有效率为99.2%,汉本班回收问卷240份,问卷有效率为98.0%,符合统计要求。

二  民汉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对比分析

通过对问卷当中48道题的调查结果对比分析可知,选出了6道民汉班学生选择差异较大的题目进行分析对比,分别是:①每周上自习情况;②学习习惯与学习成绩之间的联系;③做作业遇到困难时的态度;④听课时,重点内容在你的书或笔记上是否有标注情况;⑤上学时是否迟到早退;⑥是否会拿出专门的时间预习。

(一)  每周上自习情况

针对每周上自习的情况,问卷设置了四个选项:A.经常,B.偶尔,C.很少,D.从不。根据调查,汉本班有186人选择A,占总人数的77.5%;有28人选择B,占总人数的11.7%;7人选择C和19人选择D,分别占总人数的2.9%和7.9%。民本班有108人选择A,占总人数的44.4%;有74人选择B,占总人数的30.5%;44人选择C和17人选择D,分别占总人数的18.1%和7.0%。具体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汉本班77.5%的学生每周经常上自习,但民本班只有44.4%的学生每周经常上自习,比汉本班少33.1%,民本班每周偶尔和很少上自习的人数均大于汉本班,比汉本班多18.8%和15.2%。汉本班学生每周经常上自习的人数更多,而民本班学生更多倾向于每周偶尔或者很少上自习。通过本数据可以分析出汉本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具有主动性。

(二)  学习习惯与学习成绩之间的联系

通过对比学习习惯与学习成绩之间的联系的数据发现,汉本班有167位学生认为学习习惯与学习成绩之间紧密相关,占总人数的69.6%;有59位学生认为学习习惯与学习成绩之间大体相关,占总人数的24.6%;有14位学生认为学习习惯与学习成绩之间相关不大,占总人数的5.8%;而没有学生认为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之间毫无关系。民本班有87位学生认为学习习惯与学习成绩之间紧密相关,有126位学生认为学习习惯与学习成绩之间大体相关,有25位学生认为学习习惯与学习成绩之间相关不大,有5位学生认为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之间毫无关系,分别占总人数的35.8%、51.9%、10.3%和2.1%。具体的调查情况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汉本班学生认为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紧密相关的人数比例大于民本班,而民本班学生认为学习习惯与学习成绩之间大体相关的人数比例大于汉本班。通过本数据可以分析出民本班学生认为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之间大体相关和相关不大的人数比例高于汉本班,进一步表明,民本班部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未形成,学生学习方法有待提高。

(三)  做作业遇到困难时的态度

通过对比学生做作业遇到困难时的态度这一数据,问卷调查设置了三个选项。分别为A.先独立思考,再请教别人;B.请教别人后再完成;C.懒得费神,一抄了之。汉本班有224位学生选择了A,14位学生选择了B,2位学生选择了C,分别占总人数的93.3%、5.8%、0.8%。民本班有103位学生选择了A,占总人数的42.4%;98位学生选择了B,占总人数的40.3%;42位学生选择了C,占总人数的17.3%。具体的调查情况如图3所示。

由图3可以看出,汉本班的学生比民本班的学生高出约51%,在作业遇到困难时,更愿意先独立思考,再请教别人,而民本班有40.3%和17.3%的学生选择了B和C,这两个选项分别比汉本班高34.5%和16.5%。通过本数据可以看出民本班的学生在学习过程遇到困难中更愿意依靠别人来获取知识,解决困难,进一步表明,民班学生学习态度方面,学习兴趣不浓,对待教师和课程不够重视,学生作业质量有待提升。

(四)  听课时,重点内容在书或笔记上是否有标注情况

在“听课时,重点内容学生是否会在书或笔记本上标记”这一问题中设置了三个选项:A.很多,B.有,但不多;C.基本没有。数据对比发现,汉本班有153人在听课时会将重点内容标注在书或笔记上,有85人做笔记,但不多,2人基本没有做笔记,三项指标分别占总人数的63.8%、35.4%及0.8%。民本班学生在听课上却呈现不一样的趋势,有78人会在听课时将重点内容标注在书或笔记上,占总人数的32.1%;145人有标注,但内容不多,将重点内容标注在书或笔记上做标注,占总人数的59.7%,即总人数的一半以上;20人选择基本没有标记,占总人数的8.2%。具体的调查情况如图4所示。

由图4可以看出,汉本班的学生在遇到重点内容时,一半以上学生都会选择记录笔记,而民本班一半以上的学生则会选择有做记录,但内容不全。甚至有8.2%的学生基本没有标注。这表明民本班部分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有所欠缺,需要教师加强学习方法的研究,在课堂上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五)  上学时是否迟到早退

在“上学时,学生是否会迟到早退”这一问题的数据对比中,汉本班有172位学生选择从来不,占总人数的71.7%;61位学生选择偶尔会有,占总人数的25.4%;7人选择经常迟到早退,占总人数的2.9%。民本班学生分别63位学生选择从来不,160位学生选择偶尔会有,20人选择经常迟到早退,分别占总人数的25.9%、65.8%、8.2%。具体的调查情况如图5所示。

由图5可以看出,汉本班学生大部分选择从来不迟到早退,而民本班学生一半以上学生选择偶尔会迟到早退。这表明汉本班学习态度较好,民本班选择偶尔会有的学生较多,汉班学生相对于民班学习态度比较端正。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