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时代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模拟电子技术“三位一体”多元化教学模式

作者: 张洋

面向新时代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模拟电子技术“三位一体”多元化教学模式0

摘  要:面向新时代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需求,提出一种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三位一体”多元化思政教学模式。紧密结合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特点,深入挖掘多元化思政元素,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和工具将思政元素植入理论、实验和实践三个教学环节中,构建“三位一体”的模拟电子技术课思政教学新模式。实施后教学效果良好,达到立德树人、协同育人的成效,为高校理工科电类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模拟电子技术;理工科专业课;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20-0149-04

Abstract: In response to the nee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reform in the new era, a diversifi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trinity model for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urses is proposed. Closely integrat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urses, this model deeply excavates diversifi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nd reasonably applies teaching methods and tools to implant these elements into three teaching segments: theory, experiment, and practice. This constructs a new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trinity model for analog electronic courses. After implementation, the teaching effect was good, achieving the goal of moral education and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electronic-related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Key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es and politics; education reform;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 specialized course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s; education model

课程思政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新时代的理工科电类专业课程,需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1],明确提出在高校课程中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要求,即要在课程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深入分析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2]。模拟电子技术是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中的重要基础课程,其教学过程涉及到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单纯的技术能力已经远远不足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因此,参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培养要求[3],依据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特色的办学定位,结合课程特点和具体学情,亟需开展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本文提出一种模拟电子技术“三位一体”多元化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讨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内容中,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通过对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设立具体的思政教学目标,结合相关的思政要素,采用合理的教改方法和措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  模拟电子技术课思政教学现存的问题

模拟电子技术作为多个理工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应用性和综合性。目前在培养实践应用能力方面的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4-7],但以融入思政教育为引导,进行课程思政改革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  教学大纲陈旧落后

课程大纲设置较为陈旧,缺乏思政目标和内容,部分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与新时代思政教育要求不完全契合,不利于学生的思想教育。这可能会使得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产生偏差,难以与实际生活和其他课程知识点建立联系。

(二)  教师对思政元素的理解不够深入

教师缺乏对思政元素的深入理解和应用,无法将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在课堂上无法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思政元素。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可能过于强调思政元素,导致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的融合显得不够自然,甚至有些生硬,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接受度。若教师的思想观念不够先进,缺乏关注学生思想成长的意识,可能会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思政教育的意识,难以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以上情况均会导致思政元素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的教学传递效果不佳。

(三)  学生参与度低

由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缺乏兴趣和参与度。对于强制灌输式的思政内容,学生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影响思政元素的有效传递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师生的交流互动不够活跃,缺少互动性、启发性和创新性,使得课程思政效果不佳。这使得学生对课程的兴趣降低,不愿意主动参与到课程活动中,从而影响到思政教育的效果。

因此,针对以上问题,迫切需要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思政教学改革。

二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融合新时代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内涵,提出一种“三位一体”的多元化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其组成框架如图1所示。

(一)  思政教学目标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应以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人才为目标导向。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角度出发,对课程思政进行顶层设计,在原有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添加思政目标。思政目标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方向,对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可从半导体元器件的诞生与发展历史、模拟电路的分析方法、电子技术的设计应用等方面,构建思政目标。教学大纲中的具体思政目标如下。

1)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历史使命感,具备爱国、爱校、爱专业的优秀政治素养。

2)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具有统筹兼顾、主次有别、扬长避短的意识。

3)锻炼学生独立思考与团队协作并重的能力,具有独立自主、诚实守信、友善合作的意识。

以上思政教学目标,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培育新时代卓越工程人才设定了指导方向。

(二)  各教学环节中的多元化思政元素

以思政教学目标为导向,从理论、实验和实践三个教学环节入手,融入不同思政元素。

1  理论环节

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学生加强辩证思维的教育,既可促进学生辩证主义思想的形成,又能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以辩证思想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蕴含了很多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师可与具体知识点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根据理论授课内容,可挖掘的辩证元素如下。

第1章 半导体器件:二极管不同的等效模型具有不同的近似计算方式,教导学生面对不同境遇要有懂得取舍、主次有别、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二极管和晶体管的极限参数印证了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教会学生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包括事物发展变化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结果等,也可引申出“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等经典哲理。

第2章 基本放大电路:放大电路中晶体管的内部工作原理与外部工作条件、静态工作点与动态参数共同决定电路的放大性能,强调了内因与外因的共同影响。引申出事物发展变化中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教导学生在设计电路时,不仅要选择合适的内部元件,还要设置合适的外部电路参数,要求学生要有大局观和综合考量的意识。以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为例,传授学生及时自我校正的思想。以共射、共集、共基三种组态电路为例,培养学生在不同情形中按需选择、扬长避短、物尽其用的意识。

第4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因带宽增益积是常量,在设计电路时要折中选取放大器的带宽和增益这两个值,启示学生应具备统筹兼顾的意识。

第5章 反馈放大电路: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虽然会降低放大倍数,但可以改善电路其他方面的性能,体现了事物矛盾和对立统一的特点,强调“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思想。

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的理论教学内容中有很多蕴含辩证思想的例子,指引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学会权衡利弊、统筹兼顾,充分利用辩证思维,善于抓住重点和主要问题。

2  实验环节

实验环节作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大纲中要求的必备教学内容,是检验和锻炼学生实操能力的有效途径。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8],是对新时代大学生的道德要求,也是其树立远大理想信念的基础。教师应在实验教学环节中把握好思政元素的切入点,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重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友善协作的品质。

诚实守信:首先,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范,把操作规范当作同学与老师之间的一份约定,为了自身及他人的安全,用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堂实验课;其次,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波形,认真分析实验数据,尤其是出现实验效果不理想等情况时,不可伪造实验数据,而是应该找出问题所在,最终呈现真实的实验结果,保证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另外,也要有意识地结合学术造假害人害己的案例,不断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科学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

友善协作:设计综合性团队实验,要求学生组建实验小组,明确各自分工、各取所长并且相互配合完成,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电路故障尽量由组内成员自行解决。在实验题目中也蕴藏着很多集体合作的思想,例如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实验中,运放本身就是一个多模块构成的多级放大电路,放大性能强于单管放大器,体现了集体主义中个体服从集体的思想。又如波形发生电路实验中,RC正弦波振荡器子模块各司其职、协同配合,输出稳定波形,体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以上实验教学过程中,培育和践行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诚实守信、友善互助、团结协作,促进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为以后步入社会打好基础。

3  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作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拓展模块,通过考察调研、项目开发、组织竞赛等形式,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锻炼实践能力。适当增设课外开放性实践教学环节,将理论知识上升到实践高度,与实际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强化思政育人效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