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教学资源建设路径研究与实践
作者: 龚汉东 刘俊 叶剑锋 梁晨
基金项目:2023年度粤高职电子信息与通信教指委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路径研究”(〔2023〕9号);2023年度第九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一般项目)“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移动通信大数据技术课程数字化的研究与实践”(2023djpjgyb23);2022年度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横向项目“5G NR信号TDD同步系统开发”(HX-0557)
第一作者简介:龚汉东(1974-),男,汉族,广东高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移动通信技术、高职教育。
DOI:10.19980/j.CN23-1593/G4.2024.22.027
摘 要: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是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环节之一。该文以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为例,从理念建立、矛盾导向,目标驱动、技术赋能、持续优化、数字素养提升及课程思政等方面,提出高职教育领域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的路径。在具体实践中,以高标准开展各类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在教学成果、课程建设、技能竞赛、实训基地及教科研项目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做分析,指出应当重视研究与探索数字化转型中的现实问题,寻找解决之道,更好地建设数字教学资源。
关键词: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数字素养;虚拟仿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22-0112-04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is one of the critical aspects in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aking the major of moder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path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in the field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ocusing on aspects such a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ncepts, contradiction orientation, goal-driven, technology enabling,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digital literacy enhancement,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into courses. In specific practice, various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have been constructed with high standards, achieving good results in teaching achievement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kills competitions, practical training bases,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projects.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e, pointing out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researching and exploring practical issues i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seeking solutions, and better constructing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Key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digitization; teaching resources; digital literacy; virtual simulation
数字技术的发展对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职业教育正进行着数字化转型的工作,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是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优化教育资源分配具有重要意义。5G通信、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及虚拟仿真等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职业教育教学提供了内容丰富的、形式多样的数字资源。高质量的数字教学资源能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有效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建立学习自信心[1]。
近年来职业教育信息化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职业教育数字资源的建设有待更进一步的探索和加强[2]。
项目团队对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数字教学资源建设路径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并开展了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 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的路径
(一) 树立数字化的理念
要利用好数字技术,必须要有正确的数字化理念。首先要对数字化转型有正确的认识。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职业教育为适应数字社会建设发展而做出的必要回应,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正朝着更加先进、现代、高水平的教育样态迈进[3]。其次,要有数字化意识。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数字素养水平,包括持续学习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开展数字化应用、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字社会责任等。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4]。资源建设要以产教融合为导向,充分对接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将产业前沿数字技术、最新数字化案例、数字应用技能需求等融入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有效、更优质、更丰富、更契合生产实际的学习资源和环境,实现产业与职业教育的真正融合。
(二) 以矛盾导向,目标驱动为原则
目标驱动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资源建设要着力解决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矛盾”,找准数字化建设教学资源的切入点,数字资源建设要解决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能够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需求,在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中产生了新的矛盾和问题。
首先,国家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战略,社会各行各业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对数字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职业教育面临着传统教学资源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矛盾,这迫切需要职业教育要应用数字技术重建教学资源,并且在教学资源中有机融合数字技术素质培养的内容。
其次,在数字经济时代,信息爆炸式增长、网络无死角覆盖,智能终端功能日益强大,使得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学习需求、学习方式和途径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需要利用数字技术建设形式多样的、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将数字技术植入教育物理空间,将传统教育空间智能化,借助数字技术抽象物理实体,构建交互性、高保真的虚拟空间[5],为学生提供便利的无时无处的学习环境。
(三) 以数字技术赋能建设
身处数字经济社会,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空间,也为教学资源建设带来新动能[6]。在教学资源建设中,充分应用互联网、5G、VR/AR、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数字孪生等数字技术,开发智能化教学资源,建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和在线教学与评价平台,以及建设智慧教室、智慧校园、数字孪生沙盘等数字物理教学环境。这些数字教学资源将具备数字化、智能化、多元化等特征。
(四) 紧跟发展持续优化教学资源
在数字时代,各个学科不断出现新知识,技术在不断地进步,为了保证教学资源能够与时俱进,具有紧跟社会实际的时效性,需要持续更新教学资源。应建立有效、畅通的反馈机制,根据学习者、实施教学的教师等人员的使用反馈,对数字资源的使用流程不断优化,并不断提升使用的智能化,使各类各层次的使用者更易使用资源,从而能够被更广泛的对象接受,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还应及时跟进数字化技术的新发展和信息安全的新要求,利用新技术持续提升数字资源的稳定性,不断加强资源的安全性。
(五) 形式多样提升教师团队数字素养
教师数字素养是指:教师适当利用数字技术获取、加工、使用、管理和评价数字信息和资源,发现、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而具有的意识、能力和责任[7]。在数字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理念的建立、技术的应用、教学的实施,都有赖于高数字素养的教师团队。同时,数字素养的提升也是教师个人发展的迫切需求[8]。因此,要大力提倡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字素养,并创造各种条件为教师提升数字素养提供便利的服务和积极的保障。
鼓励教师申报各级别数字化科研、教研、教改项目,教师在开展数字化科学研究、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跟踪数字化技术的最新进展,学习最新的数字化教学理论,吸收学者们的研究成果等等。
鼓励并支持教师参加教学能力大赛,通过备赛参赛,教师能够更快速掌握最新的数字技术,并更熟练地在职业教育的教学实施中应用。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竞赛或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通过参赛或指导竞赛,教师主动学习职业技能相关数字技术,并高强度地训练自身的数字技能,快速实现教师对数字技术从学习到适应、再到利用、最后创造新技术的过程。
在现代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建设中,教师应用数字技术的能力是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虽然目前随着高职教师年轻化的建设,高职学校教师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已有很大提升,但最新数字技术在资源建设的应用,在本专业领域的应用,以及如何将数字技术更好地应用在职业教育教学上,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举办基于实际应用场景的数字化素养培训显得尤为必要。通过培训,更好地让教师了解、拓展专业知识面,全面培养教师的数字化教学技能,从而快速大幅度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
(六) 重视课程思政建设
在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制于场地、设备、信息技术等方面,思政元素进入课堂往往局限于课程的导学、小结、拓展、总结等节点,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得到充分的融合。事实上,思政元素处处、时时都存在,主要的瓶颈是没有合适的技术将其真正融合到教学中。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教师在课程资源建设中引入思政元素,实现技能培养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带来了机遇。可以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等,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时时处处培养学生爱国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
二 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的实践
(一) 按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开展教学资源建设
数字资源的建设要有所依据,并且应当是具有权威性的依据。一方面能够保证资源在职业教育中是具有普遍适用的;另一方面也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资源和共享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通过对最新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以及最新职业教育专业简介的内容,包括职业面向、培养目标定位、主要专业能力要求、主要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和职业类证书等进行深入研究。结合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工作岗位需求,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方法,确立建设的课程并开展资源建设。具体见表1。
(二) 以国家级标准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