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目标问题导向的动态进阶式教学模式探索

作者: 秦大伟 罗天雨 陈琦

基于目标问题导向的动态进阶式教学模式探索0

摘  要:结合超星学习通平台,基于目标问题导向式教学分别在专业课程的课前、课中和课后设置由易到难、逐层递进的“目标问题”,该文根据学生在解决目标问题过程中的反馈,优化并实时调整教学设计,形成目标任务进阶式、教学过程动态化的基于目标问题导向的动态进阶式教学模式。以岩石力学课程井壁失稳为例对该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为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课“金课”建设提供一种可行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目标问题导向;动态进阶;教学模式;金课;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26-0098-04

Abstract: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Superstar Learning Platform, based on the goal oriented teaching, the "goal problems"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are set up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he class from easy to difficult and step by step. According to the feedback of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solving the goal problems, the teaching design is optimized and adjusted in real time to form a goal task oriented dynamic advanced teaching mode with dynamic teaching process. Taking Shaft Wall Instability in the course of Rock Mechanic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s and practices the teaching mode, which provides a feasible teaching strateg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olden course"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goal oriented; dynamic advancement; teaching mode; golden course; teaching strategies

目标问题导向式教学是一种互动式、合作式的新型教学方法,通过解决围绕目标的基本问题、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应用问题和拓展问题等五类问题开展教学活动,利用“目标问题”的解决来激发、加强和维持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成就动机[1]。学生在解决“目标问题”的过程中,完成课程知识的学习,培养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协作解答的能力。因此,基于目标问题导向式教学,分别在专业课程的课前、课中和课后设置由易到难、逐层递进的“目标问题”,并根据学生在解决目标问题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动态优化教学设计,逐步形成基于目标问题导向的动态进阶式教学模式,从而实现由传统的主动“教”到学生自主“学”的转变,最终达到提高学习质量的目的。以岩石力学课程的基于目标问题导向的动态进阶式教学实践为例,探索新型教学模式,为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课“金课”建设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教学策略。

一  基于目标问题导向的动态进阶式教学模式

基于目标问题导向的动态进阶式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主要由课程准备阶段、正式授课阶段、课后复习阶段、单元反思阶段和全过程质量监测等五个部分组成,五个部分形成一个闭环生态系统,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全过程闭环。在教学环节的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目标问题,根据学生解决目标问题过程中的反馈信息,依次优化后续的课堂教学、课后复习、单元反思,使得教学过程呈现动态化设计;基于目标问题导向的动态进阶式教学模式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

目标问题的设计遵守如下原则:基本问题,主要指课程基础概念,可通过课前预习阶段学生自学解决,课堂授课不再讲解;重点问题,强调必须掌握,通过阅读自学或教师答疑,能够找到答案;难点问题,强调问题设计的技巧性、引发学生思考兴趣;应用问题,强调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工程实践应用,力求解决实际生产问题;扩展问题,强调创新应用和素质拓展,结合行业热点、科技创新、跨学科交叉等启发学生思考,提升学生综合素质[2]。其具体设计原则如图2所示。

课前预习阶段,学生通过学习通平台推送的视频资料或先通过幻灯片进行预习,并完成教师预留的基本问题。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获取学生对基本问题的掌握程度,根据学生的预习反馈情况,调整课堂授课教学设计,针对性地设计重点、难点问题,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学习阶段,针对教师设置的重、难点问题,学生可通过分组提问、小组讨论、翻转课堂等方式进行解决;教师根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获得学生对重、难点问题的反馈,再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对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课堂学习阶段的组织形式多样,主要由所学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决定,知识点越难,教师在课堂学习阶段的主导作用越强[3]。

课后复习阶段,教师根据学生对重、难点问题的反馈,要求学生绘制重、难点问题思维导图[4],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同时结合工程实际推送实践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该知识点在工程现场的应用,引导学生构建所学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实现专业课间的融会贯通。

二  基于目标问题导向的动态进阶式教学实施案例

以岩石力学课程中井壁失稳的教学为例,具体说明基于目标问题导向的动态进阶式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目标问题设置见表1。

课前预习阶段,教师事先在学习通平台推送井壁失稳知识点链接及基本问题,引导学生带着基本问题观看预习视频,并解答有关井壁失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通过学习通后台,教师发现学生对井壁坍塌、井壁缩径、破裂压力等基本概念掌握较好,但是对于“井壁失稳的表现形式有哪些?”这一问题,学生回答的结果不太理想,平均成绩只有73分。学习通后台反馈数据如图3所示。大部分同学认为井壁失稳的表现形式只有“井壁坍塌”和“井壁破裂”,只有4位同学明确指出除上述两种情况外,“井眼缩径”和“井眼变形”也属于井壁失稳的表现形式。根据这道题的回答情况,可以判断学生对井壁失稳形式的理解比较模糊。针对这一结果,教师设计了正式课堂授课之前的课前测试问题。

课堂学习阶段,教师根据课前预习反馈情况发现学生对“井壁失稳表现形式”理解模糊,有针对性地设计了课前测试问题,引导学生围绕“井眼缩径”及“井眼缩径后续可能引起的井下复杂”进行了讨论。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强化了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认识。教师在对“井壁失稳表现形式”进行点评、解惑的同时,以目标问题的形式顺势引导出本次课程的重点,即井壁失稳的力学机制以及如何判断井壁稳定。教师根据授课时学生的实时反馈和随堂练习情况,分析学生对重点问题的掌握程度。在保证学生对重点问题充分掌握的基础上,抛出难点问题“井斜角、方位角的变化对井壁坍塌有何影响?地层破裂压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引导学生对井壁失稳的影响因素进行重点讨论,该难点问题实质上是重点问题井壁失稳力学机制计算的灵活应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形成内部意见,再由小组代表进行讲解,教师进行点评。

根据课堂学习阶段,学生对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的反馈情况,教师在课后复习阶段推送重难点问题解析,帮助学生掌握井壁失稳这一知识点的重难点问题;同时结合石油工程现场作业推送实践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假如自己是钻井工程师在面对现场常见的井壁失稳状况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工程对策,学生可通过文献调研等方式解决实践问题。实践问题在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学该知识点”“学知识点有什么用”的同时,引导学生构建所学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从而实现不同专业课之间的融会贯通。教师根据课后复习阶段的反馈,在该单元知识学习完毕之后,将井壁失稳知识点目标问题进一步延伸至目前石油工程行业非常规油气开采的热点问题,试分析页岩气水平井井壁稳定影响因素及技术对策,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和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资料,继续探索。

为保证基于目标问题导向的动态进阶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获得学生反馈的全过程质量监测是关键。在课前预习阶段可调用学习通后台数据获得学生对基本问题的反馈;课堂学习阶段,教师根据学生在分组讨论、随堂作业等完成情况获得学生对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的反馈;课后复习阶段,教师也可根据学习通后台数据获得相应的反馈。通过这种解决目标问题的过程获得反馈,再通过反馈进行调整并优化下一阶段的目标问题,从而将井壁失稳知识点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实践和扩展环节形成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完整知识链条,实现教学的目标任务进阶式,教学过程动态化。

三  保障基于目标问题导向的动态进阶式教学模式的全过程考核

尽管基于目标问题导向的动态进阶式教学模式能实现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但如何评定学生该课程的最终成绩呢?若仍采用传统的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为主的考核模式,在学分绩点为就业导向的社会背景下,势必会导致该教学模式走向歧途。因此,要真正发挥课堂教学的功效,必须辅以改进考核评价方式,而过程考核就是最好的“药方”。将学生主动参与、回答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作为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全程式考核模式,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深挖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让学生感觉每节课都是临场考试,也让最终成绩更公平、更公正。本课程的平时成绩占最终成绩的50%,平时成绩组成如下:章节任务点10%+章节预习作业20%+分组任务20%+课堂活动30%+讨论20%,学习通平台可轻松完整地记录学生每学期、每次课、每次作业的情况。

基于目标问题导向的动态进阶式教学模式在石油工程2019级的部分专业课程进行了实践。石油工程2019-1班岩石力学的教学课时、教学大纲和使用的教材均与石油工程2018-1班相同,两个班级人数相同均为42人,开课时间均为每学年的第一学期;两个年级在不同学期的考试难度相同。石油工程2018-1班采用传统授课模式,石油工程2019-1班采用基于目标问题导向的动态进阶式教学模式授课。根据两个年级学生的最终成绩可以看出,采用传统模式进行授课的石油工程2018-1班班级及格率为92.5%,优秀率(90分及以上)0%;采用基于目标问题导向的动态进阶式教学模式授课的石油工程2019-1班及格率100%,优秀率约7%。可见,基于目标问题导向的动态进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四  结束语

通过目标问题导向式教学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反馈,多层面、多维度地获取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反馈信息,优化并实时调整教学设计,形成目标任务进阶式、教学过程动态化的基于目标问题导向的动态进阶式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转变为对话式、开放式课堂,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提升教学质量,为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课“金课”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 秦大伟,罗天雨.目标问题导向式在线教学模式探析[J].广东化工,2021,48(2):242-243.

[2] 罗天雨,王遨宇,张鸿宇.基于目标的问题导向教学法探讨[J].广东化工,2020,47(21):219-220.

[3] 李玲.进阶式分组任务在无机化学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8):28-33.

[4] 秦大伟,罗天雨,陈琦.参与式教学在“石油钻采设备”课程改革中的探索[J].畅谈,2022(2):167-169.

基金项目:2021年度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基于目标问题导向的动态进阶式教学模式在石油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粤高教〔2021〕9号);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互联网背景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Y202035);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石油工程教学团队建设基金项目(TDPY201915)

第一作者简介:秦大伟(1987-),男,汉族,河南南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油气井工程。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