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研究:问题与对策
作者: 高文财 赵欣欣
摘 要:该文以J省三所高校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基于调查研究,发现全日制教育硕士在论文选题上还存在选题超越专业领域研究范畴、研究问题不够聚焦、选题重复缺乏新意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从课程与教学改革、选题过程把关、服务与管理加强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论文选题;调查研究;学位论文
中图分类号:G64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29-0103-04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opic selection of Master's Degree theses of full-time education masters of three universities in J province, and finds tha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topics that go beyond the scope of professional research, research problems that are not focused and clear enough, and topics that are repetitive and lack novelty. To address the above issues, this study proposed to reform th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and comprehensively enhance the subject literacy and research abi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strengthen the guidance and control of topic selection, pay attention to the pertinence of process guidance, strengthen services and management, providing support and guarantees for graduate research topics, and other improvement measures.
Keywords: full-time education masters; postgraduate students; topic selection of thesis;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theses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吉林省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调查研究”(JJKH20180028SK)
第一作者简介:高文财(1974-),男,汉族,吉林长春人,管理学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教师质量决定着教育质量,有高水平基础教育师资才会有高质量基础教育。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并强调:“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在国家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等文件中,都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教师质量,提升中小学教师培养层次,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这与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目标是一致的。提升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就是提高教师队伍建设质量,是推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应有之义。
学位论文质量是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集中体现。论文选题对于学位论文至关重要,正所谓“题好文一半”[1],能否提出一个值得研究、需要研究、能够研究的真问题,是保障学位论文质量的基本前提[2]。研究者对J省三所高校教育管理、小学教育和学科教学(语文)三个专业2019—2021年间授予的763篇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其中教育管理专业46篇,教育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基础教育管理人员,管理者的管理素养和能力对于促进基础教育学校综合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小学教育专业318篇,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小学专任教师,且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学科教学(语文)399篇,学科教学是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最早设置的两个学科专业之一,也是培养中学学科教师的重要渠道。语文是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学科领域,且招生数量相比于其他学科领域也较多,既有分析的普遍意义,也有研究的特殊价值。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专家法,即每个领域分别选择三位本领域相关专家,针对全日制教育硕士论文选题进行研究判断。研究者通过对相关文献[2-3]的梳理与研究,提出了论文选题问题评价维度,分别与9位专家访谈,并对访谈结果进行编码。将编码超过3次的问题进一步整合完善形成论文选题问题评价维度(表1)。每篇论文选题问题以两位专家判断意见基本一致为采纳原则。
表1 全日制教育硕士论文选题问题评价表
一 问题表征
(一) 学位论文选题超越所学专业领域研究范畴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中明确规定:论文选题须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所学专业领域和方向一致,不得涉及高等教育领域问题[4]。这主要是由学位论文的专业性和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的。每个学科专业都有区别于其他专业只属于自身的一些问题领域。如果学位论文选题是研究其他专业领域的问题,就会影响全日制教育硕士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实践应用,阻滞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调查中发现,论文未按文件要求选题的现象,占抽样论文选题总数的5.2%。此类问题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不同领域间的跨越,主要是将高等教育问题作为选题。如《职前小学教师教育信念研究——六位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个案》《职前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现状的个案研究》等。另一种是专业学位内不同领域间的跨越,在所调查的三个专业均有涉及。学科教学(语文)研究小学教育问题。如《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现状与策略研究》等11篇论文选题均是以小学语文为对象的。学科教学培养的是中学各科专任教师,不包括小学学科教师培养,与文件要求相悖[5]。教育管理研究学科教学问题,如《小学高年级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与改进策略——以吉林市D小学为例》《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以Y市X学校为例》,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属于学科教学领域问题,而非教育管理领域问题。研究也发现,教育管理与小学教育之间存在选题界限模糊现象。如《小学生好习惯养成的家庭教育策略研究》《小学高年段学生参加校外培训的现状研究——以长春市A小学为例》。研究者认为,从培养目标看,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小学学科专任教师,不应该涉及管理问题。但从其课程设置与实践实习等环节中包含的班级管理和班主任实习等内容看,论文研究又可以选择与小学教育相关的管理问题,似乎有些矛盾。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如何理解和把握小学教育相关的管理问题。小学专任教师素养中虽然包含管理素养的培养,但这不意味着所有与小学教育相关的管理问题都可以作为小学教育论文选题,而只有类似班级管理等小学教育中独有的管理问题,才可以作为小学教育论文选题,而诸如家庭教育、校外培训、食品质量安全等管理问题则属于教育管理选题范畴。
(二) 学位论文研究问题不够聚焦
有学者指出,当前大部分教育硕士论文选题既大又空,且偏向理论化[6],教育硕士论文选题太大、太难、太深等[2]。本次调查发现,部分全日制教育硕士论文选题主题宽泛,研究问题不够聚焦。D大学Y教授表示,“研究生选题时不能把握问题的大小,往往选择很宽泛的问题,愿意把问题选大,认为研究问题越大越容易写,这样的论文质量是很难保证的。”在763篇论文中,此类选题占17%。研究问题不够聚焦,研究者很难将问题研究的深入透彻,只能是泛泛而谈,浅尝辄止。论文选题范围过大也反映了全日制教育硕士不能对研究问题准确定位,不能从问题域中提炼出核心问题,是研究生抽象思维能力不足的表现。
不同专业论文选题宽泛、研究问题不聚焦也呈现不同的特点。教育管理专业主要是研究问题过大,聚焦点模糊。如《民办中学发展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以吉林市W高中为例》,民办中学发展涉及到教师专业发展、办学经费、环境建设和学生能力培养等,这样宽泛的问题,很难扎根于核心问题。小学教育和学科教学(语文)两个专业主要是对研究问题、研究对象缺少界定、指向不明确,未明确具体学段或学科等问题。如《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字理析词的行动研究》《小学新手教师撰写教案的现状研究》,小学涉及多个年级、多个学科,如果不明确具体学段和学科,就会让研究缺少针对性,研究价值就会大打折扣。而不做文体区分或研究对象指向不明,同样会让论文研究无法深入下去。如《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等。
(三) 学位论文选题创新性不足
有学者指出,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应体现在新问题、新视角、新框架、新方法和新结论等不同方面[2]。选题创新性主要表现在对其他学者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发现未被探究的问题,或有所涉及但并未深入研究的问题,以及各学者研究中存有分歧的问题等等。调查发现,选题陈旧、相互模仿是论文创新性不足的主要表现。部分选题已有学者研究,但该研究者并未旧题新作,研究思路相似,互相模仿、重复已有研究。如D大学教育管理专业关于初中生社团管理的两篇论文,《六盒模型诊断下初中学生社团管理问题及改进策略——以T市两所公办初中为例》(2020)、《初中生社团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B市W中学为例》(2021)。两篇论文选题是上下年级学生所选,都是研究初中生社团管理的问题、成因与对策,研究视角、思路都很相似,只不过是研究对象不同而已。实际上,社团管理并不是一个新话题,相关研究很多,在中国知网上以“社团管理”为主题搜索相关文献,发现研究文献达几百篇,且时间跨度在二十年以上。如果研究者继续按照他人的研究思路,论文很难得出具有价值的结论,只能是低水平的重复研究。
其他两个专业同样存在类似情况,如J大学2021年小学教育中关于劳动教育问题研究的论文,《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研究——以S市H校为例》《小学高年级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以C市3所小学为例》《小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以C市7所学校为例》。三篇论文选题虽然具有时代性,但选题过大、针对性不强,且研究问题高度相似,多为重复研究,实践意义不大。学科教学(语文)中研究群文阅读的论文有20篇之多,这些论文也基本一个模式,都集中研究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对策等,只是在学段、学校选择上不同。
二 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全日制教育硕士论文选题质量不佳主要与研究生个人专业知识基础薄弱、研究能力不足、导师专业指导力不强和培养单位管理不到位等有很大关系。
(一)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知识基础不牢固,积累不够
系统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是研究生选题的前提和基础。如果研究生知识积累不够、学科理解力差,就很难关注到本学科领域学术研究中的重要理论问题或实践问题,很难从专业文献研读中找到相关研究不足或空白。而现实是全日制教育硕士系统的教育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和积累并不尽如人意,多数研究生本学科的知识体系构建不足,对本学科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了解不多,尤其是跨学科、跨专业考入的学生相对基础更为薄弱。J大学L教授表示,“现在的研究生对本学科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的并不扎实,对老师的提问经常是无法准确回答。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研究生阶段的知识,不得不在课堂上补习本科阶段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