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研究生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作者: 吴健

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研究生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0

摘  要:研究生教育是大学本科以上的高层次教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高素质研究生培养的要求,亟待改革。该文以观赏园艺专业英语课程为例,对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发现学生学习目标存在茫然性、教学内容存在局限性、教学方法存在单一性等问题,基于此,课程团队进行重塑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手段和优化课程考核等系列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希望能为其他院校同类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课程建设;观赏园艺专业英语;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30-0015-04

Abstract: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s a high-level education above the undergraduate level. With economic globalization, equipping students with international vision and innovative ability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goals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Currently,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can no longer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and urgently needs to be reformed. Taking  course of Specialized English for Ornamental Horticulture as an example, this study summarizes a series of issue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such as confused studying goals, limited teaching content, and solo teaching method. To solve these issues, the course team has explored and practiced a series of curriculum reforms such as reshaping teaching objectives, reconstructing teaching content, improv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optimizing course assessment. Our reforms have achieved good teaching results and coul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imilar courses in other universities.

Keywords: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curriculum management; Specialized English for Ornamental Horticulture; teaching method.

基金项目:中国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在《观赏园艺专业英语》课程中的实践”(JG202137)

作者简介:吴健(1988-),男,汉族,四川乐山人,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观赏园艺栽培生理与生物技术。

研究生教育是大学本科以上的高层次教育,是国家培养专业高端人才的重要途径[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2]。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在完善以往传统教学管理机制的同时,要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融合到教学科研全过程,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学联合攻关。

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3]。1923年,我国成立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1986年学校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园艺系恢复设置观赏园艺专业。2015年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重新调整,恢复设立园艺学院,新成立的园艺学院设观赏园艺与园林系、蔬菜学系、果树学系、园艺植物研究所、园艺政策经济研究中心和城乡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2017年,中国农业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几经改革,中国农业大学始终以卓越的理念、标准和行动,追求新突破,多年来依靠长效性和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国家输送了一批批科研型、技术型、管理型和产业经营型人才。目前,随着国家对外经济的快速发展,培养拥有国际文化知识、具备国际交往能力和保持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中的重中之重[4-5]。

本研究以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适应中国国情的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以教育国际化为背景,对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观赏园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实施了系列针对性的改革探索与实践,取得了系列成果,以期能为其他院校同类课程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  专业背景与课程性质介绍

观赏园艺专业是阐明观赏植物资源与分类、生物学特性、遗传与繁殖、栽培生理与技术、设施与设备、采后技术和经营管理与应用等的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性学科[6]。该专业培养的研究生要求掌握观赏园艺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熟练运用外语进行专业文献检索与阅读、专业论文撰写,能进行国际专业交流、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动态,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际发展水平,初步具备独立承担观赏园艺学科科研、教学、生产管理和技术推广等工作能力。

观赏园艺是园艺的一个重要经济类群,涉及到多个领域,如一、二年生花卉的种苗生产,球根花卉的种球生产,切花、盆花的生产,温室栽培与经营,草本花卉和地被植物的生产,园林树木苗圃和种子生产,园林药械、土壤、肥料及机具等的生产和销售,花卉育种和良种繁育,野生花卉的引种栽培和利用等等。

目前,全国已由有100多个教学单位开设与观赏植物有关的专业,如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东北林业大学等,其中又有多所学校设立了硕士点。经过广大教育和科研工作人员的努力,培养了大批观赏园艺领域的专业人才,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大大提高了观赏植物生产与经营领域的科技水平。然而,虽然近年来我国观赏园艺产业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但与荷兰、日本、法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目前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因此培养专业能力强的高层次观赏园艺从业人员,是当前高校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目标[7]。

观赏园艺专业英语是中国农业大学针对观赏园艺专业一年级研究生开展的课程,内容涉及观赏植物资源、遗传、育种、栽培、采后、商品和销售等环节,主要培养学生在专业英语方面的听、说、读、写和译五种基本技能,授课主要围绕科技论文检索、科技论文写作、科技论文翻译,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为培养观赏园艺国际化研究生人才打好基础。

二  观赏园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学习目标存在茫然性

多年的教学经历发现,经过本科阶段的培养,大部分研究生已经具备基本的学科素养,对本专业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和理解,能进行简单的英语写作和日常交流。但应试考入的研究生对学科知识点大部分停留在死记硬背层面,理论知识有一定储备,但掌握不够扎实且不能灵活应用。在专业英语方面,则表现为专业词汇储备不足,不能顺利进行专业文献检索、专业文献阅读、专业文献翻译和写作,不能顺利听懂英文学术讲座,也不能顺畅用英文表达自己的专业看法。部分本科专业来自农业工程、生物、园林设计和林学等跨专业的考研学生,则表现更为明显,有些常见概念,诸如球根花卉、自交不亲和、切花切叶等概念,甚至不能用专业词汇准确表述。此外,研究生身份的转变,学习方式的改变,学习内容的深入,导致部分学生不能始终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不知道该如何学习,学习什么,对学习产生迷茫。针对以上现象,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尽快适应研究生角色,改变学习方式,树立信心,重塑学习目标。

(二)  教学内容存在局限性

全球化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培养能快速融入社会,与国际接轨的学生,是专业课程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有效载体,截至目前,国内尚无面向研究生的观赏园艺专业英语专用教材。通过调研国内多所农业兄弟院校发现大部分教师主要围绕专业论文阅读、翻译、写作展开教学。而在授课过程往往偏重纯语言知识服务,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达到培养学生拓展国际视野,英语思维全方位了解专业概况、表达专业需求的初衷。如何优化教学内容,提升研究生专业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拓展研究生国际化视野,是授课老师在教改过程中重点考虑的内容。

(三)  教学方法存在单一性

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是观赏园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灌输式教学,学生虽然都能参与,但主动性不高,仅限被动式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通常由老师提供英文文献材料,学生阅读并翻译,老师随堂点评;或者学生课后自查一篇与研究课题相关的英文文献直接翻译,老师加以点评。课堂全程以讲授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开拓性不足,不利于学生英语思维的构建。课程结束后,学生阅读、翻译技能虽然能得以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听、说、写三个方面的能力提升不大,缺乏分模块针对性教学措施,尤其在培养研究生“实用性”“实践性”“创新性”方面的意义不足。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多地体现在对专业知识全面深入的掌握、对专业前沿动态的综合了解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而现有教学方式缺少对学生的引导和训练,亟待改革。

三  观赏园艺专业英语课程采取的创新对策

(一)  重塑教学目标

研究生专业英语侧重语言知识在专业中的综合应用,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将语言知识结合专业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授课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观赏园艺产业链中涉及到的英文知识,为后期文献阅读、翻译、写作和口语交流等方面打好基础;其次,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科研目标和课程目标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让英语更好地为科研、工作服务;再次,要加强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进阶培养,使学生尽快树立新的学习目标,尽快适应研究生学习节奏。

(二)  重构教学内容

为了引导学生能运用英语思维系统深入地学习专业知识,将专业英语与专业知识有效衔接,教学团队经过系列筛选,引进了纽约州立大学农业技术学院全英文教材《Ornamental Horticulture》第四版本,该教材涵盖了观赏植物资源、遗传、育种、栽培、采后和商品等产业链内的环节内容。同时,为了使引入国外教材本土化,教学内容更具有实用性、启发性和创新性,团队成员根据我国观赏园艺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对授课内容全部进行了本土化全英文授课设计,将观赏园艺产业知识糅合到英文科技论文检索、写作、翻译和学术交流等方面。课程结束后,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更多的专业词汇,提升了英语语言方面的技能,更提升了英语综合应用水平,同时还激发了学生们对观赏园艺学科的学习兴趣,对观赏植物产业链有了全局认知,拓展了学生的全球化视野。

(三)  完善教学手段

为了更好地实践教育国际化,课程团队所聘教师全为高素质中青年教师,均有多年海外知名高校学习经历,如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瓦赫宁根大学、多伦多大学和法国国家农业研究院。为了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让学生能更多地参与课程当中,团队老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授课内容分为不同模块,根据每个模块特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如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真正实现老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如,在基本知识点教授模块,老师提前录制好教学视频,借助网络发送给学生,同时发放作业任务,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带着作业任务反复有重点的学习,老师定时提供在线辅导,线下课堂则和学生一起全英文讨论,学生有了更多思索和表达的机会,不仅掌握了专业英语的相关知识和技巧,更有利于学生构建英语思维;在听、说训练模块,为了进一步推进研究生培养国际化,及时跟进本专业国内外发展动态,同时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课程团队邀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等名校教授线上给学生讲授观赏植物的生理部分内容。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锻炼机会,授课过程要求每个学生进行5分钟的全英文简短研究汇报,与外教全程英文交流。授课过程发现,学生们兴趣很高,全程参与,虽然是首次尝试与外教全英文交流,挑战难度高,但都跃跃欲试。同时,学院鼓励在校观赏园艺留学研究生选修该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线下英语交流机会,以此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8]。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