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红色影视剧融入应用型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研究
作者: 徐琳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我国应用型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以全面促进“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为目标,在通过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应用型高校在依托互联网媒介基础上,将红色影视剧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现状,多维度和准确把握红色影视剧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抓住“互联网+”带来的发展契机,从多个视角下提出适合红色影视剧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路径、策略、方法,努力开创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关键词:“互联网+”;红色影视剧;应用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S2-0181-04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plus era,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of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is deeply integrated with the Internet. With the goal of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ternet plus era, through questionnaires, we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status quo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d TV dramas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Internet media, we should grasp th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ng red films and TV plays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a multi-dimensional and accurate way, seize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brought by "Internet plus", propose the path, strategies and methods suitable for integrating red films and TV plays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 as to create a new situ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Internet plus"; Red film and television dramas; applied universiti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actice
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意味着国家层面上开始重视以数字化信息传播媒介技术作为核心的“互联网+”时代对高等教育发展产生的革命性影响。应用型高校作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诞生的新型教育,旨在培养出注重创新发展,具有良好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但是目前大多数应用型高校仍沿用传统学术性教学模式,给新一代应用型人才培养带来巨大的阻碍。将“互联网+”教育思维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中,借助互联网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目前应用型高校改革的必经之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深刻地影响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教育宗旨的关键科目,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主打课程。面对新的趋势,新的时代条件,“红色经典”影视作品作为受众最广的艺术形式和互联网媒体传播产物,在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红色影视剧蕴含着社会主流价值观,正处于信仰生成的关键时期的大学生,在红色影视剧引导涵化下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和接受红色影视剧涵化作用的意愿越发明显。将“红色经典”影视作品中的红色精神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凸显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对全民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及民族精神的培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相关文献来看,红色影视剧的功效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思想价值观引导。从近几年关于红色影视剧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来看:红色影视剧扮演政治育人、思想育人、价值观育人的三重角色,高校思政课堂引入高质量的红色影视剧中照片或内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的案例,或在课堂上穿插播放红色影视剧片段视频,开展每周一次的红色影视剧观影课,这些形式都是将红色影视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开发的。从红色影视剧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的角度出发,对红色影视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效果进行探析,找出“互联网+”时代下更适合应用型高校思政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本研究样本选自青岛黄海学院和北京经贸职业学院在校大学生,采用随机抽样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剔除无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38份,有效率为88%,从所选样本的性别、高校、年级和学科专业分布等情况看,本研究认为被调查对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应用型高校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基本状况与特征。样本结构见表1。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本研究对象文史类大学生较多,占71.5%;理工类相对较少,占28.5%。政治面貌中是中共党员的大学生占5.3%,群众占94.7%。其他比例基本保持均衡,不影响本研究的有效性。
(二)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
笔者通过在中国知网、维普网及其他网络渠道输入“互联网+”“红色影视剧”“应用型高校”“思政教育”等关键词检索了大量与本研究有密切关系的文献资料,在阅读、整理、分析的基础上,为本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思路。
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应用型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特点,编制“红色影视剧融入应用型高校思政教育现状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
3 问卷信效度分析
对该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分析结果如下。首先,我们对取样足够度的Kaiser-Meyer-Olkin度量和Bartlett球型度检验为0.920,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值是3 032.647,自由度是136,且显著性水平为0.000,说明所选数据很适合做因子分析。
其次,提取3个公共因子共同解释了原始变量总方差的54.83%。问卷总分与各维度之间的相关介于0.402~0.743之间。该问卷KMO值为0.92,大于0.7,说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结构效度,综上所述,该问卷的主要指标符合心理学的测量要求。因此,该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
二 “互联网+”背景下红色影视剧融入应用型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 红色影视剧融入应用型高校教育教学的现状
1 学校进行红色影视等形式教育教学的频率
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可知,应用型高校青岛黄海学院和北京经贸职业学院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经常进行红色影视剧教学的占比为53%,从来没有在课堂上进行过红色影视剧教学的仅占3%,且41.1%学生认为思政课上所融入的红色影视剧符合思政内容,质量很高。在两所应用型高校中随机抽取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中,54%的学生表示所在学院一周会举行一次,28%的同学所在学院一个月举行一次红色影视剧主题活动。
2 学校物质或政策方案上支持力度
68.5%的学生表示所在的学院对于红色影视剧推崇力度很大,27.4%的同学认为所在学院支持力度一般,4.1%的学生表示所在学院偶尔提及红色影视剧教育。在针对影响学院进行红色影视剧教育教学因素的选择上,73.1%的学生认为是学院红色影视剧资源和平台的缺乏,46.6%的同学认为是学校大环境下对红色影视剧的重视度不足,54.6%的同学认为校园红色文化环境不足,40.4%的同学认为学校硬件设施设备落后(表2)。
综上所述,青岛黄海学院和北京经贸职业学院对于红色影视剧融入思政教学支持力度较好且较重视。
(二) 当代大学生对红色影视剧的认知情况
1 当代大学生对红色影视剧认知程度
根据调查,64.1%的学生表示会主动关注红色影视剧,且大部分学生都能在影视剧作品中正确选出属于红色影视剧的作品,比如《建国大业》《建军大业》等,在不属于红色影视剧的作品如《我只喜欢你》仅10%的学生选择,13%的学生认为《春风十里不如你》青春偶像剧属于红色影视剧。且在针对红色影视剧的精神实质所包括的内容的选择上,大多数学生均能正确选择,比如爱国主义主旋律、革命英雄主义情怀,79.8%的学生认为包括乐观主义的心态,83%选择无私奉献的精神。
综上所述,应用型高校中大学生整体对于红色影视剧的认知较好,且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较多关注。
2 应用型高校学生对思政教育融入红色影视剧的态度 针对问卷数据分析可知,86%的学生赞成高校课堂上引入红色影视剧,95.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中融入红色影视剧可以增强教学吸引力。79.4%的学生认为观看红色影视剧后会对自己价值观有很大影响,83.5%的学生认为观看红色影视剧会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20.6%的学生对红色影视剧不满意,59.2%的同学对红色影视剧满意度是一般。
三 应用型高校红色影视剧融入思政教育现状的讨论分析
基于本研究问卷从红色影视剧融入应用型高校教育教学的现状、应用型高校学生对红色影视剧的认知现状、应用型高校学生对思政教育融入红色影视剧的态度三个方面调查数据分析可知,应用型高校较重视“红色经典”影视作品中的红色精神,并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将“红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绝大多数学生较支持“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课堂思政新型教学形式的改革。但针对问卷数据分析也发现,“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红色影视剧融入思政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 学校进行红色影视剧思政教育时的支持力度
1 学校针对红色影视剧使用频率较低
根据问卷发现,各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时对红色影视剧使用频率较低,有54%的学生表示所在学院一周举办一次红色影视剧主题活动,有28%的学生表示所在学院一个月举行一次红色影视剧主题活动,思政教育应该渗入高校日常教学中,一周一次或一个月一次的红色影视剧教育说明学校不重视互联网时代思政教育与红色影视剧的融合。目前,国内在民办高职院校中,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招生亮点,在有限教学时间内,思政课“边缘化”仍然存在,所以很多院校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思政教育,不注重互联网时代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