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
作者: 席磊 陆少兵摘 要: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高低对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改革进程的影响很深,直接关系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的过程中,大学教师作为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信息素养将影响着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模式变革、课程体系重构等方面的发展走向。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远没有达到现代教育的要求,其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关注整体、联系、互动、平衡的教育生态学,因其关注生命发展的内在本质,不仅与基础教育学校评估具有内在目标的契合性,同时还为基础教育学校评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独特的方法和思路,为基础教育学校评估问题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基于上述观点该文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对教师信息素养中存在的问题和提升策略提出了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重要性;提升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12-0152-04
Abstract: The level of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 quality and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reform, which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from 1.0 era to 2.0 era", as an important for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university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will affec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ducation concept update, teaching mode change, curriculum system reconstruction, etc. But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bility of teachers is far from meeting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education, an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Focusing on the whole, connection, interaction and balance of educational ecology, because of its concern for the internal nature of life development, not only has the internal goal of matching with the basic education school evaluation, but also provides a unique method and idea for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basic education school evaluation, and provides a new development path for the problems of basic education school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above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ecology, has heard some opinions on the problems and promotion strategies of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for reference only.
Keywords: ecology; English teacher; information literacy; importance; promotion channel
未来是信息技术的时代,如何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教育服务,培养新时代优秀教师是当今教育事业需要考虑的重大课题,同时这也是在新时代条件下对大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现在网络技术正逐渐渗透到教育中,智慧校园和网络教育平台已经初具规模,大学教育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也逐步更新。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才能够有效应对信息技术时代出现的各种挑战,并为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作出贡献。现代大学英语教育还需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打造一批高水平的现代化教师队伍,有效促进现代化教学改革。
一 教育生态学的含义
随着人们对教育评估活动在政策层面、社会层面、经济层面等不同层面越来越多的关注,教育评估活动本身早已超出了“教育”的范畴,如何在教育评估活动中协调教育和社会的关系、教育评估与教育发展的关系、教育评估活动中相关利益者的关系都已成为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能超越不同层级的系统而且能协调这些不同层级系统的,“教育生态学”是一个适切的视角,要求我们对教育问题必须从整体上加以考察,反对任何将问题简单化和片面化的倾向,合理地看待人的个性与社会共同利益之间的关系,用“对话”来达成多元主体的共识,教育生态学思想指明了教育系统的整体性、联系性和互动性,即关系和谐、过程真实、互动顺畅。生态学不管是在最初作为生物学分支的发展阶段,还是在影响社会科学的发展阶段,都在关注生命发展这一主题,它很明确地把教育和人的生命发展联系了起来。
同样,把“促进学校发展和师生发展”作为旨归的基础教育学校评估,自然也是以促进师生生命发展作为重要目标。“生态式”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的内涵,之所以用教育生态学的视野来看基础教育学校评估,就是期望基础教育学校评估能呈现我们所期望的理想状态,即“生态式”教育评估。
二 教师信息素养内涵内容
(一) 信息态度
教师在获取信息的时候应持有的道德观念、社会责任及情感观念等,是对待信息的一种态度。大学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信息意识体现为对信息的认知力、敏感性及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主动性方面。
(二) 信息意识
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等工作的过程中,获取所需信息时应具备的一种对信息的认知能力与敏感性。教师需要寻找并积累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从大量泛泛的信息中过滤有意义的信息,从刻意避免陷入大量信息中到自觉避开无用信息,从被动接受单一来源信息,变成多源信息比较,自觉分辨信息的真实性。
(三) 信息道德
主要指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工作的过程中,创造、获取和应用信息时须遵守的道德规范。
三 大学英语教师提升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一) 教师面临新挑战和新要求
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期间,线下教育受到严重冲击,信息技术教学趁此机会强势崛起,应用十分广泛。就拿钉钉来说,作为一大线上教育平台,它的使用人数达到一亿以上,超过数百万的教师通过此平台向学生授课。钉钉和国家有关机关共同推进的探索“互联网+”形势下的教师培训新模式项目,就是想提升教师在如今信息时代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以及对信息技术思维教学的理解。提升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的实践能力的重视,帮助教师快速掌握信息技术相关理论,并将其转化为信息技术教学能力。
(二) 教师面临新机遇
面对如今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教育环境,国家提出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生态,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问题,这都需要教育者迎难而上,革新教育体系,打造一批教学能力强、理念先进、掌握现代技术教育的现代教师队伍。从宏观层面来看,信息技术教育对教育现代化的作用不仅仅停留在带动层次,而应该发展为支撑引领,这是国家宏观层面的战略。从技术角度来说,信息技术也正在革新当中,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教育的现代化改革提供了更多思考空间。从培养人才的社会角度来说,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看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着强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期间,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可能性突然变大,在线教育被全面普及,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也被加快。教师们几乎人人都能胜任“主播”,熟练地利用网络直播平台在线直播授课,熟练利用各种工具制作微课,熟练使用平台组织在线教学全流程。教师们对远程办公、在线会议、网上教研、网上督导逐渐变得习以为常。
(三) 教师在信息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不管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教学设计上,教师都很难做到信息技术和教学的充分结合,很多时候只是利用了一些皮毛。根据有关调查显示,教师教学利用信息技术的形式大部分是PPT,而更深层次的整合技术教学则利用较少,这说明教师整体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
1 教师使用互联网少
不得不承认,现在很多教师还是没有充足的互联网应用能力。互联网资源非常丰富,但是没有有效的资源获取方式也无法充分发挥它们的价值。对教师而言,没有充分有效的资源获取能力,那么身边充足的教学资源数据也就不能得到合理高效地运用了。有些教师即使知道如何获取资源,面对庞大复杂的数据资源,也不知道如何对数据进行提取分析,这些未经分析提取的资源也不能对教学起到重大作用。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大原因都是教师自身互联网使用技术的问题。
2 教师培训少,学习不足
很多人在面对新事物时,会本能地拒绝,尤其是有学习难度的事物。对教师来说,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新技术、新设备等,学习起来都有一定难度,很多教师没有学习能动性。而在学校角度来说,对教师展开的培训很少,培训力度和次数都不够,难以真正有效起到培训效果。教师不愿学习新技术,受到培训少就是现在网络技术教学的一大问题。
3 教师使用在线课程少
有研究表明,只有少部分的教师会在教学中使用在线课程,很多地区的共享线上课程只占很少部分,有些学校甚至认为在线课程的使用没有必要,教师也不具备使用在线课程、利用网络开放资源的能力。
4 教师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力不足
有些教师不能很好地使用及时反馈系统对学生进行诊断分析。比如很多平台都有学生学习反馈和学生建议的设定,教师可以通过对这些数据的观察掌握学生情况,这本来是很好的辅助教学手段。但是很多教师缺乏这样的能力或者没有应用辅助教学的能力。
5 教师缺乏对教学方式的思考
有些教师习惯了已有的教学方式,上课都是按照格式化程序进行,很少有教师思考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方式进行变革。特别是教学课程,有些教师认为网络上提供的课程教学就是准确的,很少提出质疑。大多数教师不愿也不想改革教学方式,更没有处于变革环境中,有少部分敢于尝试的教师也难以改变整体按部就班教学的环境。
6 政策不完善、内外驱动不够
各地教育部门响应国家号召正在对教育进行信息化、技术化改革,但是教育投入不足、教育政策与现实脱节、信息技术教学考评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仍存在。就像教师培训项目一样,很多不同教龄、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区域、信息技术能力不等的教师常常被安排在同一个培训项目中,培训内容也是一样的,这样怎么会有效果。很多针对性不同的培训项目采用相同的培训内容导致培训内容重复,培训内容未随技术发展而改变也是突出问题。在这其中,技术人员不足是信息技术教学改革难以进行的最大阻力。很多学校都缺少专业化创新团队的技术支持,难以接受到具有针对性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