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背景下高校史学专业学生线上自主学习模式探究

作者: 纪昌兰

摘  要:经调查研究,在当前网络教学背景下,课程内容设置、学生自律意识、教师引导方式等因素对高校历史专业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质量有明显影响。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应注重提高课程内容质量,激发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律意识,提升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动力;不断转变教师引导方式,锻炼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质量。

关键词:网络教学;历史学;线上自主学习;课程改革;模式探究

Abstract: Based on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students' self-discipline awareness, teachers' guidance and other factor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online independent learning of history majors in universities. The survey results show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urriculum content,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online independent learning, strengthen students' self-discipline awareness and enhance students' online independent learning motivation, which consequently change the way of teachers' guide, exercise students' online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online independent learning.

Keywords: network teaching; History; online independent learning; curriculum reform; model exploration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教育也逐渐受到了影响。以云端、大数据、移动互联为核心的现代网络技术推动着社会各领域的变革,催生了全新的网络化生存环境。在此背景下,具有明显资源优势的“互联网+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互联网+教育’的核心和本质就是基于信息技术,实现教育内容的持续更新、教育模式的不断优化、学习方式的连续转变及教育评价的日益多元化。[1]”近年来,高校对于“互联网+教学”模式的践行广泛展开。特别是在教育部提出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组织师生充分利用在线网络资源和教育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工作,成为全国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互联网+教学”模式在拓宽传统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同时,也给高校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历史学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由原来的专业化走向综合性和多能专一,尤其强调从教者的综合素质、教学技能、教学方式等教授能力。高校历史学教育,承担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新式人才的重任,面对互联网教育的普及,必须加快发展步伐,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代高校教育发展形势。

“教育教学创新重在实践,实践的核心在于教师,实践的主体在于学生。[2]”为尽可能详尽了解目前网络教学背景下高校历史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为进一步增强高校历史专业学生线上学习自主性提供切实可行的培养路径,笔者深入走访高校内部,通过咨询专家、调查问卷等搜集关于网络教学及学生自主学习的相关信息。调查问卷对象是某高校历史专业各年级本科生,内容包括学生基本信息、线上学习基本情况、线上自主学习情况三个方面,共计33个条目。调查问卷总共发放300份,回收300份,有效问卷298份,问卷有效率99.33%。其中男生129人,占43.29%;女生169人,占56.71%;其中大一学生81人,占27.18%;大二学生76人,约占25.5%;大三学生72人,约占24.16%;大四学生69人,约占23.15%。问卷调查覆盖了各年级各类人群,基本均衡合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  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  学生线上学习基本情况

1  自主学习程度

通过调查“线上学习能够提高自主学习兴趣”的同意程度,其结果显示:选择“非常同意”的学生有55人,约占18.46%;选择“同意”的学生有196人,约占65.77%;选择“不同意”的学生有32人,约占10.74%;选择“非常不同意”的学生有15人,约占5.03%。通过调查学生对资源丰富的网络课程的感兴趣程度,其结果显示:“有很大兴趣”的学生有36名,约占12.08%;“有较大兴趣”的学生有158名,约占53.02%;“有兴趣但没时间”的学生有67名,约占22.48%;“没兴趣”的学生有37名,约占12.42%。

通过调查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专注度,其结果显示:选择“能控制自己不受无关网络信息的诱惑,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有95名,约占31.88%;选择“大部分时候都能专心学习,但偶尔还是会受到无关网络信息的干扰”的学生有147名,约占49.33%;选择“除非有紧急的作业要交,否则根本无法在网上学习”的学生有49名,约占16.44%;选择“经常‘跑偏’,只要上网,就想着聊QQ、看新闻、看电影等,导致无法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有7名,约占2.35%。

2  线上学习效果

通过调查“影响线上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其结果显示:选择“课程资源的优劣”的学生有82名,约占27.52%;选择“老师的指导程度”的学生有127名,约占42.62%;选择“自己的努力程度”的学生有54名,约占18.12%;选择“同伴的协同学习”的学生有35名,约占11.75%。

通过调查“最可能导致网络自主学习能力产生差异的因素”,其结果显示:选择“学习者的主观意愿”的学生有81人,约占27.18%;选择“老师的引导和指导”的学生有129人,约占43.29%;选择“学习环境的好坏”的学生有35人,约占11.75%;选择“学习方法的差异”的学生有53人,约占17.79%。

(二)  结果分析

1  课程内容设置影响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兴趣

从调查结果看,学生普遍认为丰富合理的网络课程内容更能提升线上自主学习兴趣。就学生对网络教学平台与教学方式的认可情况来看,以超星学习通录播授课为主的异步教学方式和以腾讯会议直播授课为主的同步教学方式都颇受欢迎。从学生对网络课程内容的喜好情况来看,相较于笼统的教材讲授,学生更在意课程内容的设置是否更为个性化、更有针对性。

自主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对学生主动性要求较高的学习方式,而学习兴趣正是主动学习的重要法门。现如今,学习活动与网络平台的广泛结合,在使多样网络资源呈现成为可能的同时,也使学生在学习兴趣方面的敏感度有所下降。学生在线上自主学习的内容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教师在课程内容设置时更加注重其合理性与丰富性,通过设置高质量、个性化的课堂内容来提升学生的线上自主学习兴趣。此外,相较于线下课堂,在线上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更多影响教学活动的无关因素,而且这些因素大多都具有不可控性。这就需要教师避免固化的教材内容及千篇一律的网络公开课,根据具体的课程特点及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线上学习的情况,提供个性化、有针对性的课程资源。总之,提升网络课程内容的质量和吸引力,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线上学习的主动性。

2  学生自律意识影响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动力

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自律程度与线上自主学习动力有直接关系。就学生线上自主学习的目标来看,目标性不强甚至不明确的学生超过半数。另外,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动机的调查情况也与之相呼应,呈现出动机不足甚至模糊的态势。这种消极的主观意识在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行动上同样有所反映,具体表现为线上自主学习时间较短、学习计划制定与执行情况不理想等。

深挖思想根源,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动力与学生自律意识不无关系。“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3]”自律是自我道德人格层面的修炼,其通过对自我行为的管制与监督,实现合乎法理的自我约束,从而促成行动的执行与持续。大学阶段是提升自律能力的重要时期,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律习惯,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学习态度,也可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具体来看,可能导致学生自律意识淡薄的原因有很多。在当前的线上学习当中,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专注度方面受到巨大挑战,这不仅影响学生自律意识与自律习惯的形成,同时也造成了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此外,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层出不穷的网络信息在丰富生活的同时,也占用了学生的一部分学习时间。不仅如此,大量碎片化的信息呈现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深入思考能力的发展。正如调查结果显示的那样,在校大学生缺乏对所学专业的深刻认知及对个人未来发展长远打算的现象并非少数。因此,强化学生的自律意识、提升其自主学习动力应该受到足够重视。

3  教师引导方式影响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能力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教师的适当引导可提高学生的线上自主学习能力。从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能力满意度来看,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线上学习提高了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从学生线上自主学习方式来看,学生对完成课后作业或测试及对网络教学视频或课件复习或预习等自主学习方式认可度较高。另外,从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待来看,大部分学生更倾向于接受教师在线上自主学习中充当引导者或学习需求的分析者。由此可见,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的作用仍然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教师一定程度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

在网络课程学习中,“教师将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物化到课程内容中,并借助虚拟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化的学习环境。[4]”线上自主学习需要学生维持较高的内驱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尤为强调学习者自主能动性的发挥,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数字化资源、适当的指导交互,来引导学生完成既定目标的自主学习。在学习任务的设计上,教师最好能对任务的目标、内容、形式、产出和评价等都作出明确的安排,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并拓展专业知识。在网络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在参与知识构建过程中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和意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

二  提升史学专业线上教学质量的实现路径

(一)  提高课程内容质量

提高课程内容质量,激发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兴趣。课程内容要体现系统性、科学性及内容与目标的一致性[5]。鉴于线上教学环境的特点及教师指导相对滞后甚至缺失的情况,线上课程的设置应该更加侧重内容的丰富性与针对性。具体来看,提升线上课程内容质量,可就课程说明、课程内容设计及课程内容呈现三方面来展开。

1  做好课程说明是增加课程吸引力的第一步

课程说明即有关课程的详细介绍。为使学生在课程开始前,可以更快更全面地了解课程概况,适当的课程说明是必不可少的。课程说明不仅要有课程名称、课程类型、课程学时、课程学分和授课教师等介绍,还应给出具体的课程简介、考核方式、课程大纲及参考书目等。详细的课程内容说明可以使学生尽早地反映出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情况,一方面可以为学生选课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教师及时收到学生关于课程的反馈以便更好地作出调整。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