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与高职邮轮专业课程融合实践及研究

作者: 郑燕华

摘  要:高职邮轮专业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的融合存在诸多堵点和痛点,通过邮轮课程的专业特征分析和邮轮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统一性分析,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实践和教学实施四个方面厘清高职邮轮专业课程思政实施的原则和方向。从高职邮轮专业课程元素挖掘、目标转向、师资保障、教学实施和教学衔接五个方面推进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尝试破解融合的痛点。在实践与研究中发现难点并尝试解决,从而促进教师对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的重新认识与组织,使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的教学得到实质性的改革和优化,促进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学生质量的提升,为我国提供优秀的邮轮人才作出贡献。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邮轮专业;人才培养;思政融合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blocking points and problems in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course teaching of cruise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rough the major feature analysis of the cruise courses and the unified analysis of cruise specialized courses and thei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principles and direc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ruise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four aspects: teaching philosophy,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practice and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We try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specialized courses, solve the problems of integration, find difficulties in practice and research and try to solve them from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the exploration of elements of specialized courses of cruise, the transformation of objectives, the guarantee of teacher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and the connection of teaching, so as to promote teachers' re-understanding and organizing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teaching content, make the teach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ruise service and management major carry out substantive reform and optimization, improve the students' quality of international cruise service and management major, thus contribute to the provision of excellent talents of cruise industry in China.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cruise major; personnel training;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课程思政”一词第一次出现是在2016年12月发表的《学习时报》的一篇文章中。曹文泽从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引领作用、拓展通识课程思政内涵等方面展开论述,呼吁开启课程思政建设。2014年,上海市率先开展课程思政改革试点工作,先后推出了大国方略等一批“中国系列”课程。2017年课程思政开始从地方实践探索上升为全国性行动。2018年课程思政在全国推广,越来越多的院校与专业开始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从全国来看,高校在课程思政理论研究层面与教学实践层面均呈现不断深入的状况。

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课程主要针对国际邮轮上的不同岗位进行开设与教学,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涵盖国际邮轮餐厅、客舱、酒吧、咖啡厅、免税店、宾客服务中心、娱乐、港口和营销等多个模块, 目前多门课程已开展零星的课程思政实践探索,在课程标准、单元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等教学文件中增加课程思政的内容,日常邮轮专业教研会议上教师互相交流课程思政的授课心得与体会。但总体来看,目前邮轮专业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融合仍流于表面,高职邮轮专业人才培养的特征和高职邮轮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统一性有待进一步厘清,高职邮轮专业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的融合中,教师方面存在课程思政动力不足、教学能力不足以驾驭课程思政与课程知识融合的问题,邮轮专业团队方面存在人才培养缺乏系统化的课程思政引领与设计、专业课程之间缺乏协同机制、专业课程思政缺乏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等问题,因此将课程思政与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课程进行融入,探索实施路径与策略,提高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当务之急。

一  课程思政与高职邮轮专业课程融合的意义

(一)  高职邮轮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符合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教育部2017年12月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还明确提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职邮轮专业的核心和本质与现代教育的本质是一致的,要立德树人,立德是树人的前提,树人是立德的目的和归宿,只有具备高尚的品德,受教育者才能成为一个和谐的、全面发展的人。因此,高职邮轮专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完成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的实施正是其中的核心所在。

(二)  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高职邮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举措

高职院校是我国培养后备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其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直接影响到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目前,高职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学习及实践中较多地强调技能的学习、知识的背诵等,追求的是高就业率、高上船率,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教学实施等方面均存在重技能轻德行、重专业轻思政的现象,邮轮专业教学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缺乏长远的坚实的积淀。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高职邮轮专业是为我国邮轮产业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到国际邮轮上就业的能力,还应具备大德、公德、私德和职业道德等,课程思政建设对高职邮轮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奠定了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成为全面提高高职邮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举措。

(三)  有利于探索课程思政与高职邮轮专业课程融合的堵点、痛点和难点

传统的高职邮轮教学以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为主,随着高职课程思政的建设,高职邮轮专业在进行课程思政推进工作中存在学生难以接受生硬的思政观念灌输、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散乱、部分教师与学校领导育人情怀和育人理念落后,以及学校层面课程思政协同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缺失等重重问题,因此研究将课程思政融入高职邮轮专业课程教学的路径,以此为切入点逐步疏通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的堵点,改进痛点,解决学校课程思政机制中的难点,真正办好课程思政和邮轮专业课程教学。

二  高职邮轮专业人才培养特征分析

高职邮轮专业致力于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国际邮轮行业、高星级酒店、涉外旅游行业第一线需要的,掌握从事国际邮轮行业、高星级酒店各职业岗位群对客服务及基层管理实际工作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具备国际邮轮领队的,出境领队等涉外旅游工作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邮轮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具有专业知识、外语特长、跨文化沟通能力,富有全球视野、民族情怀、创新精神、人文素养和信息素养等的高端国际化人才。

(一)  高职邮轮专业培养兼具“国际范”和“中国心”的人才

高职邮轮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是国际邮轮管理和服务人才,就业主要面向全球国际品牌邮轮,因此需要具备流利的外语表达能力和涉外人员沟通能力,是具有良好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和交际合作能力的“国际范”人才。高职邮轮专业着力为我国邮轮产业发展培养各类人才,邮轮人才担负着促进中国邮轮产业发展的重要使命,中华民族是我国邮轮人才的“根”,因此需要培养浸润“红色”底色,并且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体现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文化传承,体现民族自豪感的“中国心”人才。

(二)  高职邮轮专业培养兼具技术技能和人文素养的人才

高职邮轮人才主要的就业岗位是国际邮轮前台接待、客房、餐饮、酒吧、免税商店、赌场、娱乐、美容康体、旅游观光和儿童看护等部门,因此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精湛的技术技能。2021年2月,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文章,文中提出“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发挥职业教育的人才蓄水池功能,把人口红利更好地转变为人才红利,为中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提供生力军,职业教育必将大有可为、必将大有作为”。国内高职教育的发展及经济形势的发展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邮轮专业需要着力培养兼具技术技能和人文素质的人才。

(三)  高职邮轮专业培养兼具模仿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高职邮轮通常注重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学生具有专业技能强和模仿能力强的特点,模仿能力向创新能力的转化成为邮轮人才进入工作岗位之后的重要问题,是后发优势向先发优势跨越的关键,也成为制约高职邮轮人才持续成长的关键瓶颈,因此高职邮轮专业不仅要学生“学会”各项服务技能,还要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成长能力,帮助学生由“学会”到“想学”再到“会学”,培养兼具模仿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职邮轮人才。

三  高职邮轮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统一性分析

高职邮轮专业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与根本,培养兼具“国际范”和“中国心”、技术技能和人文素养、模仿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邮轮人才离不开专业课程的引导,课程思政融入高职邮轮专业课程为邮轮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方向和路径,二者具有不可分割的统一性。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