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协同培养视角下专本贯通人才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 尚福鲁 滕翠翠 荣华

国内协同培养视角下专本贯通人才发展趋势分析0

摘  要:国内专本贯通项目开办已有近十年历史,江苏省和山东省走在全国前列。在中国知网搜索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专本贯通人才培养的相关文章,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及定性分析手段发现,目前协同概念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较多,是研究热点,普通本科应用型人才是研究关注的主要领域。专本贯通人才属于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中协同概念的应用较少,二者的融合明显不足。专本贯通人才的特征、人才培养模式引入协同概念的重要性都反映了基于协同理论的专本贯通人才的重点研究趋势,学者们已经探索出的协同概念应用于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也给协同视角下专本贯通人才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协同;专本贯通;可视化分析;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17-0147-05

Abstract: It has been nearly a decade since the program was launched, Jiangsu province and Shandong province have taken the lead in China. By searching related articles on CNKI about collaborative training of applied talents and the integrated cultivation mode of higher vocation an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for talents, visual analysis softwar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methods are used to find that there are many research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llaborative concept in talent training and it is a research hotspot. The research mainly focused on the applied talents of general undergraduate. Although the integrated cultivation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an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for talent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applied talents, but the concept of collaboration is seldom applied in the innovation research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is obviously insuffici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grated cultivation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an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for talents and the importance of introducing collaborative concept into talent training mode all reflect the key research trend of the integrated cultivation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an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for talents based on collaborative theory.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applying collaborative concept to talent training that scholars have explored also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ed cultivation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an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for talent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collaboration.

Keywords: collaborative; the integrated cultivation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an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visual analysis; talent train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人才培养与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密不可分,新形势下诞生的专本贯通更是如此。在“一带一路”建设和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的历史背景下,以专本贯通为代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承担着重大历史使命,在其地位和价值得到空前提升的同时,其自身的培养质量也应有更高的要求。人才培养是多人员、多资源参与的复杂教学活动,各参与主体如何高效配合、有效利用资源,即协同概念如何引入人才培养过程,自然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

“协同”一词来自古希腊语,或曰协和、同步、和谐、协调、协作、合作,是协同学(Synergetics)的基本范畴。协同的定义,《说文》提到“协,众之同和也。同,合会也”。所谓协同,就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及集体行为会产生1+1>2的协同效应[1]。依据协同的概念,不同类型的人才均应当准确定位参与主体、参与资源以及主体和资源的关系,以便保障协同效应的发挥。本文通过搜索中国知网收录的研究文献,利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协同视角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热点和重点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深度解析专本贯通人才的特征,进而探讨专本贯通人才培养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  基于CiteSpace的研究设计

(一)  研究问题提出

本文的研究逻辑思路为围绕国内协同培养的研究状况展开,深入分析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的研究现状及重要举措,对比专本贯通与普通本科应用型人才的不同并分析其特征,得出专本贯通人才培养途径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趋势。基于此思路,提出如下四个研究问题。

1)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的研究现状及重要举措。

2)专本贯通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区别及其特征。

3)协同培养在专本贯通人才培养途径中的应用研究情况。

4)专本贯通人才培养途径存在的问题及在协同培养视角下的研究趋势。

(二)  相关文献的选取及研究方法

在中国知网以“专本贯通”“高本贯通”“协同培养”“协同培养+人才”“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专本贯通+协同培养”为主题检索词分别检索,人工排查掉不相关文献,结果见表1。

采取定量分析加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研究工作。所谓定量分析:一方面,将以“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题搜寻到的302篇基金文献、以“专/高本贯通”为主题搜寻到的46篇基金文献分别导入CiteSpace(5.7.R3版本)可视化分析软件,通过得到的知识图谱寻找两个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另一方面,依据表1给出的搜索结果进行表关数据分析。所谓定性分析是对以“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题搜寻到的302篇基金文献和2篇学位论文、以“专/高本贯通”为主题搜寻到的46篇基金文献和4篇学位论文、以“专本贯通+协同”为主题搜寻到的4篇文献进行全文阅读,总结重要研究成果,得出研究结论。

二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协同概念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整体情况

在中国知网以“协同培养+人才”为主题搜索,共得出3 321条结果,其中基金文献占比70.9%、北大核心和CSSICI占比12.9%、学位论文占比2.8%,依据搜索结果从定量的角度可初步得出五方面结论。一是,国内将协同概念开始引入教育,始于2004年应可福等[2]开展的《工商管理专业“协同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该文提出了工商管理专业“协同式”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并进行了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二是,从论文发表年度趋势来看(图1),从2012年开始,协同培养的研究热度越来越高,尤其是近两年,每年相关研究论文均在500篇以上;三是,研究涵盖职业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三大人才培养类型,覆盖面较全,说明协同培养不仅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应然需求,技能人才和研究人才培养同样也需要;四是,基金文献占比较高,但是北大核心和CSSICI占比却较低,说明各级、各类基金项目从选题立项方面比较重视协同概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应用,研究的深度和成果的水平还不够,协同概念与人才培养的融合度不高;五是,协同概念在专本贯通人才培养途径中的应用研究仅查到3篇文献,说明还未受到重视。

(二)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

关键词代表文章的核心主题和主要内容,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键词在同篇文献中出现时被称为关键词共现[3]。借助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可以掌握协同概念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状况,如图2和表2所示。

通过图2、表2可以看出,频次最高的前五个关键词依次是应用型人才、校企协同、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培养模式,中心性最高的前五个关键词依次是应用型人才、校企协同、协同培养、人才培养、校企合作,频次前十的关键词中有4个直接提到“协同”、2个是“协同”的具体表现形式,这充分表明运用协同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研究关注的重点和热点。另外,频次前十的关键词中校企协同(第2)、校企合作(第9)、产教融合(第10)均是协同的一种表现形式,即学校与企业密切合作,说明研究者们对协同概念的应用关注度很高,但主要集中在校企合作上,对其他方面的协同研究还不够广泛、全面。

(三)  重点期刊文献研究成果总结

总结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协同概念应用的重点研究成果,能够为专本贯通人才协同培养提供可借鉴的思路。本文以基金文献、北大核心和CSSICI期刊文献为重点,总结分析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最早的基金文献是余有贵等[4]2012年发表的,目的是改善实践教学的效果,通过积极探索高校、政府和企业(社会)三者形成办学合力的新方法,创建了“校企协同、项目承载”的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在诸多文献中,研究者们普遍提到校企合作,也均进行了实施路径的探索,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孙红霞[5]、刘学忠[6]基于此分别从不同角度剖析了校企协同存在的问题,从机制构建方面分别给出了解决方案。另外,谢学等[7]认为:“产教融合”重在“融”难在“合”,要想达到真正的融合,需要一个共同媒介来支撑双方或者多方的交融合作,这个媒介就是各类协同育人平台。对于协同概念落地实施而言,构建各类协同平台无疑是最优选择,但是由于平台牵扯的面比较广、涉及的人员较多,因此平台能否正常运转成为关键。从做实做细出发,房三虎等[8]提出“双导师制”,学校和企业各选派1名导师,共同指导3~5名学生,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各自发挥其优势,全程参与学生培养,这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是非常值得思考和借鉴的。

(四)  专本贯通人才培养研究现状

从两方面入手分析专本贯通人才培养现状,一是通过可视化分析得出专本贯通的研究重点和热点,二是通过重点期刊文献分析协同概念在专本贯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第一,专本贯通的研究热点分析。通过表3可以看出,频次最高的前五个关键词依次是课程体系、高本贯通、专本贯通、中高本贯通、职业教育,中心性最高的前五个关键词依次是课程体系、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中高本贯通、专本贯通,频次前十的关键词中有关协同的词汇未出现。关键词中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频次和中心性均较高,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研究者们意识到两个办学主体充分融合的重要性,但利用协同概念在融合机制、融合手段方面的探索还不足,如果没有好的协同理念,课程体系的衔接构建也缺乏理论根基。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