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海战需求的舰艇信息指挥专业人才培养思路
作者: 郭谊 赵鹏 赵占庄 隋波
摘 要:在未来信息化战场上,敌我双方的斗争将更加突出地表现为高素质信息人才的较量。为打赢未来信息化海战,该文着眼培养作战指挥人才的军队院校,梳理未来海上信息作战人才素质需求,分析舰艇信息指挥专业教育现状,研究军队院校专业学科建设模式,探讨舰艇信息指挥专业人才的培养思路,提出信息指挥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措施,为军队院校指挥专业改革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信息化海战;舰艇;信息指挥;专业人才培养;人才素质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17-0152-04
Abstract: In the future information battlefield, the struggle between the enemy and ourselves will be more prominently manifested in the competition of high-quality information talents. In order to win the future information-based naval warfar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milit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at train combat command talents, combs the quality needs of future maritime information warfare talents,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hip information comm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studies the professional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mode of milit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iscusses the training ideas of ship information command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puts forward the training measures of information command professional talents, so a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reform of command specialty in milit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information naval warfare; naval vessels; information command;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talent quality
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舰艇信息系统所承载的战场信息,更多地向预警探测、信息传输、指挥控制、情报信息、态势显示及电子对抗等环节和要素延伸与渗透,并已融入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系统,成为整个信息系统的支撑。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联合作战,突破了传统作战样式,构成了“陆、海、空、天、电、心”六维一体的全新作战模式,战场空间广阔,作战手段多样,指挥关系复杂,任务转换急剧,信息对抗激烈。在未来信息化战场上,敌我双方的较量将更加突出地表现为高素质人才的较量。为适应未来海上战争的需要,必须加强海军舰艇信息指挥专业人才培养。
一 舰艇信息指挥专业教育现状
舰艇信息系统主要包括雷达、情报、通信、指控和电子对抗等学科,目前,舰艇信息指挥主要按舰艇情电和通信两大方面分别进行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舰艇信息指挥专业基础理论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本知识;具备舰艇信息指挥手段使用基本技能;具备良好作战指挥、组训管理和学习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科技信息和信息工程专业素养,胜任舰艇信息指挥部门任职需要。
目前舰艇信息指挥专业人才培养无论是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还是在条件建设方面,都与高素质新型军事指挥人才的培养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一是专业课程体系不完整。现有课程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基础、信息装备、组织应用和专业技能四个方面,着重与地方信息通信专业课程体系对标,缺少涉及信息对抗、信息战理论和信息指挥等军队及专业特色方面的课程设置,教学指向性不强。二是教学内容结构不系统。现有课程内容对单兵单装操作技能要求高,对系统联合综合作业内容要求较低,缺少信息系统作战应用、信息系统战法和训法等方面的延伸内容,与信息指挥多平台联合作战应用实际背景不一致,体现军官组训能力培训不足。三是课程课时分配不合理。目前教学实施中信息作战应用类内容时数较少,约占10%学时,而单兵操作等技能时数较多,约占50%学时。虽然实作课程课时达到了60%,但其组织方式仍以简单重复训练为主,缺少深层次的想定案例应急处置实践课程课时。四是教学环境条件不配套。目前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舰艇信息专业着重建设了舰艇信息装备和舰艇信息技能两方面的实验室,缺少与信息系统、信息作战内容相关的信息对抗、复杂电磁环境构设、信息数据采集与分析等综合性实作场所建设。实验室建设中作战模拟、仿真建模、试验数据验证等新型智能化技术含量不足,导致受训人员的战术素养、指挥决策、战法研究及创新能力培训条件不够。
二 舰艇信息指挥专业学科建设模式改革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的目的是让学员任职、让学员任更好的职、让学员更好地任职。为了让学员任职、任更好的职,就必须紧密结合部队实际,根据部队需求“授之以鱼”,组织好“基础性”教学;为了让学员更好地任职,就必须着眼现实,放眼未来发展“授之以渔”,组织好“发展性”教学。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思维方式,以创新的精神,不断加强舰艇信息指挥专业建设,以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克服由于从学历教育转变为任职教育中一些不利因素对培养部队需求的合格人才目标造成的冲击,为培养高质量的舰艇信息指挥专业指挥人才做出应有贡献。
依据军队院校新颁布的教学大纲和训练大纲,结合新时期军事指挥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目标和信息化海战需求为输入,学员岗位任职能力为输出,以“课程教学”“军队调研”和“学员意见”等三个环节作为反馈判据,理清教学实施过程中课程体系的合理性,构建具有舰艇信息指挥专业特色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方案,如图1所示。
1)瞄准目标遵循规律,形成教改总体思路。以任职教育理论内涵为基础,借鉴控制论思想,以学员信息化海战指挥能力培养为最终目标,结合课程教学、军队调研和学员意见,对舰艇信息指挥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方案进行修订。
2)着眼信息化海战业务需求,融合课程内容体系。一是融合特色内容,在准确分析海军新型信息作战样式对舰艇信息指挥人才信息素养要求的基础上,优化整合、压缩和删减陈旧内容,加大信息技术和信息装备及运用的内容,构建了信息化特色鲜明的内容模块。二是融合教学训练,加强院校和军队的联系,及时将新设备、新战法、新训法纳入教学,实现教学内容动态更新。三是融合实战应用,在按纲施训的基础上,着力加大培养学员综合运用能力方面的课程改革。
3)依托多维资源平台,融合课程实践模式。依托在线课程、慕课、微课资源平台,结合军队实践基地,建立线上与线下、院校与军队相融合的舰艇信息指挥专业教学实践模式。
三 海军舰艇信息指挥专业人才的培养思路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加快军事智能化发展,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的重要论述。未来信息化海战中,舰艇信息化系统、智能武器装备的效能发挥,取决于装备系统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要想有超前“设计信息化海上战争”的意识,需要培养“专家型”“实用型”和“谋略型”信息指挥专业人才,理清高素质海军舰艇信息指挥专业人才的科学培养思路。
(一) 针对未来海战具有争夺信息优势的特点,加强培养信息制胜意识信念
信息优势的内涵在于破坏敌方信息能力的同时,不间断地收集、处理和分发己方信息流的能力;其主要任务是给作战部队指挥官提供一个易懂、多维、实时、安全的战场信息环境,以支持全面军事行动。信息优势争夺意识是衡量未来信息化战争人才素质能力的主要标尺。因此,应加强对信息制胜意识的培养。首先是要高度重视信息,能够最敏捷、最有效地收集、处理、控制和使用信息,既能运用正面信息,又能处理反面信息,使信息优势发挥最大效能。其次要在深入了解外军信息战理论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研究具有我军特色的信息战理论,确立我军信息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二) 针对未来海战具有高新技术综合应用的特点,加强培养信息科学技术
随着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模糊识别和智能控制等前沿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计算机病毒、无人作战飞机和高功率武器的出现,使未来海战逐步体现为敌我双方的高科技较量。因此,打赢未来海战首先要从提升信息指挥专业人才的科技素养着手,全面打牢信息科技基础。由于未来海战的发展具有多种不确定因素,所以应该培养面对复杂环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创新意识、持续学习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三) 针对未来海战具有谋略较量的特点,加强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战争是在迷雾中进行的,克劳塞维茨把战场上存在各种不确定性的总和归结为“战争阻力”。而在未来信息化海战中,对抗双方都在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来减少本方的“战争阻力”,努力实现战场向己方单向透明,同时又在给对方继续制造“战争阻力”,撒播“战争迷雾”,扰乱敌方指挥官作战思路。因此,为了应对未来信息化海战,亟需大批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操作应用能力、创造性谋略运筹能力以及创造性组织指挥能力的“四创”开拓型信息指挥专业人才。这就要求必须加强信息指挥专业人才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四) 针对未来海战具有多种手段、多类形式的特点,加强实战模拟训练
未来海上信息战,战场空间更加广阔,作战节奏和进程明显加快,“软杀伤”和“硬杀伤”同时进行,作战手段形式复杂多样,信息优势争夺空前激烈,要求战场指战员必须熟悉信息战法、精通信息技术、善于信息对抗、全面信息素养。因此,在平时学习训练中,必须要实时全程真实模拟信息战战场环境,按作战标准设置作战任务,让学员独立承担指挥任务,培养其善于捕捉战机、制胜信息的实战能力。
四 舰艇信息指挥专业人才培养措施建议
(一) 调整创新教学内容,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要做好舰艇信息指挥专业人才顶层设计,确立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思路,只有高标准的顶层设计才能保证课程体系建设的高水平。针对课程建设目标,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课程标准和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既有长远规划,又有切实可行的短期计划。舰艇信息是一个从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到信息分发的信息传输过程,在舰艇信息指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上,也应该注重课程体系的整体性和完整性,使信息传输全过程完整体系化,并注重及时动态更新。
要适应海军信息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发展,必须整合和拓展舰艇信息指挥学科专业领域,调整和改善相关专业,建立能够自我完善、相互支持的学科专业体系,重点发展与海军军事斗争准备密切相关、海军舰艇部队建设急需,适应智能化、信息化装备特点的学科专业,淘汰陈旧过时的内容和课程,增设与培养“胜战能力”密切相关的专业内容,如信息系统作战应用和指挥等作为舰艇信息指挥人才培养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
培养舰艇信息指挥专业人才,必须着眼于海军未来发展和作战需要,提高课程起点,更新课程内容,尤其要充实反映信息知识、海军信息装备、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战争发展的最新课程,根据海军信息化技术和信息化战争的不断发展延伸,优化组织、编排教学内容,及时将新理论、新装备、新训法、新战法充实进教学大纲,将先进教学内容编写到教材中去,尽快形成与专业和课程体系相适应,主干教材与辅助教材、参考资料相配套,文本教材与电子教材相结合的教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