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教育视角下“新时代·新偶像”云资源众筹与应用研究

作者: 易启明 张石生 宋凤

摘  要:榜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对于弘扬国家精神、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榜样教育实效性、吸引力、持久性不强等现实困境,可以从平台构建、标准研制、机制建立和效果评价等方面,开展“新时代·新偶像”云资源众筹与应用,对新时代榜样教育进行路径创新和方式重构。

关键词:榜样教育;众筹;网络育人;数字化资源;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19-0104-04

Abstract: Mode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arry forward the national spirit,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promote individual development. In view of th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such as poor effectiveness, attractiveness and durability of model education, cloud resource crowdfu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New era · new idol" can be carried out from the aspects of platform construction, standard development, mechanism establishment and effect evaluation, so as to carry out path innovation and mode reconstruction of mode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Keywords: model education; crowdfunding; network education; digital resources; innovation practice

习近平指出:“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1]”榜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对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具有示范引领、激励约束、辐射影响等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创新榜样教育的理念、形式、内容和机制,面向大学生开展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新时代·新偶像”云资源众筹与应用实践,可以促进大学生行为转化和自我发展,有利于“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2]。

一  榜样教育的现实困境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大学生群体进入了一个偶像泛滥、崇拜狂热的时代,偶像榜样化趋势明显,榜样教育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   “泛偶像化”现象导致榜样教育实效性不强

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人人都能成为偶像,个人偶像崇拜呈现出泛滥、泛化趋势,即“泛偶像化”。这种现象展现了社会价值多元化趋势,推动了青年大学生偶像榜样化的趋势,也严重削弱了传统榜样教育的实效性。

1  偶像人物榜样化削弱了传统榜样的存在感

自媒体蓬勃发展,催生了品类繁多、风格迥异甚至是光怪陆离的偶像群体,有网络中的游戏高手,也有现实中的“人气大王”,有虚幻的人物形象,也有真实的流量“网红”。庞大的偶像群体涵盖国内外、各行业领域、各年龄群体,但青年大学生群体是重点。在利益驱使下,不少商家甚至为大学生量身定做、精准投放了大量的文化明星等消费型偶像,引发了大学生盲目且过度狂热的偶像崇拜,模糊了偶像和榜样之间的界线,而以科技人员、英雄人物、劳动模范等为代表的生产型偶像或是传统榜样的关注度持续下滑。

2  偶像人物质量参差不齐削弱了传统榜样的可信度

与传统榜样不同,消费型偶像的产生和消失像一阵风暴,常常按照“曝光”“爆红”“爆料”“暴雷”和“翻车”顺序循环往复。偶像们往往在一夜之间成了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大众宠儿,但也常常因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等欠缺,而突然陷入舆论的旋涡中被粉丝们大肆挞伐然后迅速抛弃,有的甚至成了“人民公敌”。这些偶像往往缺乏精神层面的吸引力,不再是被顶礼膜拜的“艺术品”,更像是被创造的、全面展示自我的“艺术作品”,也不再拥有榜样力量与示范效应,甚至还成了“拜金”“低俗”“无趣”的标签[3]。青年大学生在不断地“路转粉”“粉转路”的迷途中逐渐失去了对偶像的期待和信任,转而对传统榜样产生了置疑,甚至失去了对传统榜样的尊重,榜样教育力量被严重削弱。

3  偶像人物价值多元化削弱了传统榜样的权威性

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思想的独立性、批判性、逻辑性日渐强化,往往追求自由随性甚至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具有表达强烈的自我意识甚至是张扬叛逆的个性诉求。而网络媒体平台为新时代大学生群体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声渠道,其往往形成一套自成体系的价值观念,以随意而自我的标准选择偶像或榜样。完全遵从社会推崇的榜样标准转变成了依据个人喜好而定的偶像标准,传统榜样的权威性大打折扣。

(二)  “高、大、全”式偶像导致榜样教育吸引力不强

榜样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人们寻求美好同一化的社会化行为,能够对现实发挥正向引导作用[4]。不同时代的一批批先进榜样激励鞭策一代代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但“高、大、全”式的偶像形象刻板、单一,对大学生缺少吸引力,导致榜样的精神内涵和教育价值没有充分体现。

1  偶像形象边缘化

传统榜样教育在人物选择中通常会展现“高、大、全”的人设形象[5],这些形象背后的英雄人物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与当下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相关性不强,尤其是新时代大学生,往往无法理解“高、大、全”榜样人物蕴涵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与丰富、生动的偶像明星形象相比,传统榜样形象单调、刻板,缺乏吸引力、说服力和感召力,呈现边缘化趋势。

2  宣传形式陈旧化

新时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强,更热衷于互动性强、交流便捷的教育方式。但传统榜样教育为了强化育人效果,习惯于宣传塑造“高、大、全”式偶像人物,采用“单向灌输式”方式进行,教育过程中没有充分体现教育对象的主体意识,偶像与学生之间缺少互动交流,造成学生心理上的距离感与疏离感,教育效果不佳。

3  引领价值浅显化

网络新媒体技术加快了信息的迭代更新,海量信息源稀释了“高、大、全”式偶像人物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再加上一些功利化的炒作,甚至是一些对榜样人物光荣事迹和光辉形象的恶意篡改和戏谑抹黑,削弱了榜样人物的影响力和引领力。榜样教育中大学生对偶像人物内在价值和精神内涵把握不准、挖掘深度不够,教育效果不佳。

二  榜样教育的时代意义

榜样犹如一面旗帜,不仅具有感染力,而且具有感召力,能够引领人心向善,引领社会向上,汇聚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澎湃动力[6]。榜样教育对弘扬国家精神、涵育社会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  弘扬中国精神的应有之义

新时代,英雄楷模灿若星河,凡人善举俯拾皆是。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辉形象与光荣事迹充分展现着榜样的光辉旗帜,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贯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民族精神的血脉,涵养了中华民族的坚定信仰、凝聚着澎湃的爱国力量、丰富着中华文化内涵,榜样精神作为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大学生榜样教育的鲜活素材[7]。

1  筑牢民族信仰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人民英雄、时代楷模、国家功勋是民族的脊梁,在中华民族伟大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了大批的优秀共产党员、英雄模范等榜样人物,他们品质崇高、勇担使命、心系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了忠诚奉献、无私无畏的精神[7]。开展榜样教育,就是要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共产主义必将实现的伟大信仰,把个人价值融入民族进步、国家富强、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中。

2  凝聚爱国力量

在进行社会主义伟大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先进带头、榜样引领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法宝[6]。开展榜样教育、传承榜样精神,就是要提升民族凝聚力,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牢记历史事实、认清时代环境、担起社会责任,以伟大的榜样精神激发中华民族对党忠诚、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家国情怀,把不同身份、不同岗位、不同处境的人都凝聚起来,汇聚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力量[7]。

3  丰富文化内涵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时代不能没有楷模,缺乏榜样、没有内涵的民族必定缺乏文化自信[7]。开展榜样教育,就是要把英雄人物、榜样模范的光辉事迹、伟大而独特的民族精神,全面融入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不竭的文化之源,更有力地向世界播散中华文化、发出中国声音。

(二)  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面临重大战略机遇期,大力开展榜样教育,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对引领社会风气,弘扬社会价值,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提高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引导大众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涵养社会道德

道德榜样引领着社会主流意识,承载着民族伟大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和实例化。加强道德榜样的宣传教育,对引领社会公众构建伦理道德、弘扬真善美的道德标准、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等有着积极意义。

2  引领社会风尚

榜样人物来自各行各业,具有现实的可学性。他们塑造了以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和抗疫精神等为代表的爱国敬业为民的榜样示范,带动了无数个人或群体与其同向同行。开展榜样教育,就是要弘扬榜样人物在塑造文明向上的乡规民俗中发挥的模范作用,引领爱岗敬业、奉献为民的社会风尚,传承在平凡岗位上把工作做到极致的精神。

3  推动社会发展

榜样人物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先头力量,引领着时代的思想潮流,同时也是时代精神的先锋。开展榜样教育就是要充分发挥榜样的旗帜性作用,用高尚的榜样精神激励人民,引导、召唤群众见贤思齐、涵育知识技能,挖掘培育行业精英人才,争做各行业的榜样先锋,推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

(三)  促进个人发展的有效途径

榜样是人生道路的坐标,是事业成功的向导。榜样所具备的道德品质与人格特质,具有表率示范价值,能凝聚强大正能量,凸显社会主流价值观[6]。让榜样融入青年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是引导价值追求、涵养品德修为、激发创造力和促进个人发展的有效途径。

1  增强自我认同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