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筑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促进青年教师发展项目体系建设研究

作者: 马琳 李学芳 侯嘉毅

北京建筑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促进青年教师发展项目体系建设研究0

摘  要:高校教师发展中心以构建教师发展体系,促进教师发展为目标,整合资源,形成教师发展合力,推动高校教师职业科学化发展。我国教师发展中心隶属行政机构,在工作要求和服务环节上方式单一、吸引力差、针对性不强,影响青年教师对其的依赖度,导致促进青年教师发展方面的工作效果不显著。该研究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分析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针对高校青年教师领域的研究现状,揭示研究热点和薄弱环节,并基于研究结果存在的现实问题,聚焦高校青年教师,以北京建筑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促进青年教师发展项目为切入点,讨论教师发展中心对促进青年教师发展采取的有效途径与实践方案,构建适合北京建筑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促进青年教师发展项目体系。

关键词:教师发展中心;高校;青年教师;有效途径;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21-0132-05

Abstract: Aiming at building a teacher developing system and promoting teacher developing, the Teacher Developing Center Teacher integrates resources to form a teacher developing synergy, and drives the scientific developing of teachers' careers in universities. Most of China's teaching developing centers are affiliated with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with features of single approach, weak attractiveness, poor targeting, etc. in terms of work requirements and service links, greatly affecting the reliance of young teachers on them and lead to the ineffectiveness of teacher developing centers in driving the developing of young teachers. By using CiteSpace visualization software. This study analyzesthe current status of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young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over the past 40 years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reveals research hotspots and weaknesses, and focuses on young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on the basis of the realistic problems of research achievements, takes the teacher developing center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explores the effective ways and practices of the teacher developing center in driving the development of young teachers.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young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and explores the effective ways and practices of teacher developing centers in promoting young teachers' development, and builds a "young teachers developing program system" suitable for the teacher developing center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Keywords: The Teacher Developing Cente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oung teachers; effective way; system construction

教师发展是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核心策略。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主要工作职能是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产学交流、教学研究、教学咨询、评估管理及职业发展咨询,作为教师发展的载体,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及与之相关的促进教师发展项目的建设研究逐渐成为热点方向[1-2]。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是高校教师发展中心重点关注群体。根据2017年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高校拥有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数量为88.09万人,占全国高校专任教师总人数的55%[3],这些青年教师出生在改革开放前后,世界观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大多具有博士学位,且具有博士后、海外留学、访学经历,普遍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诉求较高,这对教师发展中心通过设计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具有较强针对性的项目体系,实现促进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激发科研创新能力和实现专业成长的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构建能够合理有效促进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发展的项目,发挥较好作用,是当前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利用CiteSpace[4]可视化软件分析,在梳理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北京建筑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构建促进青年教师发展项目体系为例,讨论北京建筑大学教师发展项目体系构建的合理性和实用性,以期为其他高校提供案例参考。

一  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研究热点领域分析

在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研究中,从不同角度分析青年教师培养途径较多,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此进行探索成果较少,本文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为数据源,专业检索设置以“青年教师”或含“青年教师培养”或含“教师发展”并含“高校”(TKA=(‘青年教师’+‘青年教师培养’+‘教师发展’)*‘高校’),设置检索年限为1979年至2021年,期刊来源设置为“全部期刊”,检索时间为2021年4月8日,经过人工剔除相应的论坛通知、投稿须知等非学术类文献后,实际有效文献为5 500条,并采用CiteSpace3.9.R.5可视化软件来分析关键词、作者、发表机构和文献共被引等情况,并以量化的知识图谱揭示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研究进展和研究热点。

文献的关键词是对研究主题的高度概括,能够反映文献研究内容的关键信息[5],浓缩了文献表达的学术观点、科学问题及研究脉络,关键词出现频率高,代表了研究主题得到的关注度高。因而,本文选取文献关键词作为指标对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研究相关文献进行了词频统计。通过对高频关键词的分析,可以发现研究热点,本研究运用CiteSpace软件分析相关论文中作者提供关键词的共现频次和中心性,以此测量研究热点。软件时间切片设置为3,topN设为50,即提取每个时间切片内出现频次排前50位的关键词,节点类型设为Keyword,选择pathfinder,运行软件后,得到710个,连线1 400条(图1),图1中每个节点表示一个关键词,节点名称的字号越大,说明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多,反之越少;连线表示2个关键词有共现关系,共现的次数越多线条越粗,反之越细;圆圈越大中心性越大,反之越小;中心性是测度关键词在形成的知识图谱中的重要性指标,中心性越大该关键词越重要[6]。

由图1、表1可见,1979年至2021年的40余年间,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的研究热点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青年教师的发展研究,二是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三是针对民办、地方高校进行青年教师研究,四是青年教师师德和思想政治方面的研究。由此可见,专家学者关注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青年教师发展路径和思想政治引领,这些研究领域应是高校教师发展中心促进青年教师发展的重点方向。

二  我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促进青年教师发展现存问题

(一)  缺少顶层设计和系统性的工作规划

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涉及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教学技能、科研能力、工程实践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教师发展中心、组织部、人事处、教师工作部、教务处、科技处和各二级学院针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均有举措,但由于高校职能部门行政管理范围的限制[7],形成“分头培养”的工作格局,有些高校以教师发展中心为抓手,统筹学校教师发展整体工作,多挂靠在教务处、人事处,不是独立运行机构,工作思路局限,且不同于国外的教师发展中心,多以独立建制为主,配备的工作人员以教育教学专业人员和研究人员居多,可充分发挥教师发展中心的学术性特征[8],我国教师发展中心大多难以实现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全流程培养目标,培养效果不理想。

(二)  以短期培训代替长期培养,缺少持续性的培养方案

高校教师大多属于没有师范类院校背景,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教育学知识,教师技能急需提高。而教师发展中心为帮助青年教师熟悉适应学校环境、尽快掌握基本教学技能,大多通过组织新教工培训、岗前培训的方式进行。青年教师正式走上讲台后,大多开展的是讲座观摩式的教学、科研能力提高的辅导,且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无法达到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进行系统性培养的长期目标。教学咨询、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学问题辅导、科研能力提升和教师心理健康辅导等教师关注点高的活动尚未启动,不能有针对性地为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教师提供个性化服务,导致教师发展中心对青年教师的吸引力大打折扣。

(三)  忽略了青年教师自我成长的内在动能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需求与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培养举措不匹配。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目标是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9]。青年教师入职之初也迫切希望提高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但往往受迫于职称晋升、岗位聘任、考核和生活等方面的多重压力,对教育事业、教书育人的职业准则理解不深刻,职业信念不牢固,将教学工作仅作为谋生的职业,教学积极性逐渐降低,丧失教师的职业自豪感,自我提升的愿望不高。而教师发展中心忽略了对青年教师职业生涯长期规划和引导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仅关注于激励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完成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任务,忽略了青年教师对所从事专业的价值认同[10]。

(四)  专业化程度低,服务质量较差

从事教师发展工作人员队伍专业水平低,大多是非专业行政人员,缺少专职从事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专业人士,这导致了教师发展中心无法依靠自身的学术性提供教学方面的技术服务。此外当前国内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组织功能不断弱化,难以在基层支撑教师发展中心的工作,难以形成联动机制,导致教师在教师发展中心参与的培训缺少在基层教学、科研组织研究和探讨的平台与机制,这也影响了教师发展中心作用有效发挥。

三  教师发展中心培养青年教师的任务

(一)  加强青年教师理想信念和师德师风教育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11](以下简称“改革意见”)提出“突出师德”,强调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这对培养青年教师从传播知识的“教书匠”,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的“大先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一些青年教师育人意识寡淡,将教师身份片面理解为讲授书本知识和完成岗位考核指标,还有甚者对课堂教学存有应付了事的态度,仅仅为了完成基本的教学工作量。一些为了尽快完成考核指标,达到职称晋级目的的青年教师心浮气躁,不专心教学科研,无视学术道德的案例也时有报道[12]。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必须明确任务,开发能够提高师德师风面貌的培育项目来加强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提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