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教育的价值选择与实效性提升路径研究

作者: 丁欣雨 王成

榜样教育的价值选择与实效性提升路径研究0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政治性与学理性、同一性和多样性、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结合的价值系统,是当代中国马克主义最集中的价值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新时代的榜样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其铸魂育人和价值引领的价值内涵契合着新时代榜样教育的价值追求。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机理深入剖析新时代榜样教育实效性式微的现实表征和原因,创新教育理念、加强成“人”教育,转变教育方式、追寻原型叙事,更新教育内容、深化情意教育,构建一条切实可行的榜样教育实践路径,实现榜样教育强有力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榜样教育;现实表征;价值取向;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21-0173-04

Abstract: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are the most concentrated express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Marxist value demands. Its value system contains the unity of humanity and rationality, the unity of identity and diversity,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value, and its value connotation is in line with the new The value pursuit of model education of the times. In the new era, we must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model education demonstration and leading role, optimize the value practice path of model education, give full play to the value leading rol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deeply analyze the deviation of model education value from the value pursuit of the subject of education based on the mechanism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realistic representations and reasons, innovate educational concepts, strengthen "human" education, transform educational methods, pursue prototype narratives, update educational content, deepen affective education, and achieve the powerful educating effect of model education.

Keyword: socialist core values; example education; representation of reality; value orientation; practice path

作为提高青少年德育水平的重要方式和有效载体,榜样教育历来为我们所重视。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政政治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指出,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深化时代英模榜样人物学习宣传,持续讲好不同时期英雄模范的感人故事,探索完善先进模范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把榜样力量转化为亿万群众的生动实践。当下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了一批批先进榜样群体和个人,为我们提供了不竭的精神源泉和榜样力量。然而受到多元价值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榜样教育出现学思分离,知行脱节等问题,榜样教育实践效果式微。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体现国民教育全过程,转化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故在当前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将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和铸魂育人作用,全面深入理解榜样教育的价值意蕴,探索榜样教育的价值实践路径,对增强榜样教育的实效性,提升榜样教育的实践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  榜样教育实效性式微的现实表征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承载着推动我国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在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引领价值。然而当下,经济全球化、文化及价值观念多元化也对我们传统思想观念与价值体系产生巨大冲击,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盛行。榜样教育的价值观念和取向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偏离,重逻辑导向引领轻教育规律、重实用功利轻理性思考、重宏大叙事轻个性表达、重社会价值实现轻个人价值满足,致使榜样教育效果式微。

(一)  重逻辑导向引领轻教育规律

政治性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属性,是榜样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但作为客观存在的教育规律同样不容忽视,坚持以政治性为引领,遵从教育规律开展榜样教育,是我们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关键。然而受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现阶段榜样教育以理性逻辑替代教育规律,过分强调榜样教育的观念意识表达,忽视了对榜样教育规律的研究和遵从。特别是在榜样的塑造和学习中过分强调榜样教育的共性选择,忽视了个体的成长发展规律,致使榜样教育对象学虎画猫,甚至导致一部分人,特别是一些中小学生不顾个人实际情况而模仿性见义勇为,最终导致悲剧发生。

(二)  重实用功利轻理性思考

榜样教育是价值导向和工具导向统一的教育活动,榜样教育的目的在于造就青少年完整人格,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然而由于受到多元价值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榜样教育的价值选择趋向功利化和有限理性化,一些人为一己之私或者一地之利,放弃榜样教育应有的原则和价值追求,榜样教育成为一种一时的任务或秀场,榜样教育的价值导向为工具导向所取代,致使榜样教育目的性、功利性极强,在这种现实功利的绑架之下,榜样学习已经完全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沦为某些人规避道德风险和攫取政治利益的手段[1]。榜样教育丧失了本元价值。

(三)  重宏大叙事轻个性表达

榜样的精神是高尚的,榜样的行为是具体的,榜样并非脱离生活,而是贴近生活,发端于平凡。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遇到的问题各不相同,解决的办法各异,成为榜样人物的方式和道路也不一样,然而在榜样塑造过程中,人们常常忽视了这一点,往往过多地从需要和责任的角度去阐释榜样教育的价值意义和追求,树立的榜样往往都是宏大叙事的“代言人”,是脱离现实生活、没有骨骼、血肉的“标签式”伟人[2],榜样失去了个人生活体验和鲜活的生命气息,成为一个不食烟火、“高级而无趣”的人。

(四)  重社会价值实现轻个人价值满足

榜样教育是人的教育,既要充分强调社会共同的道德规范和精神力量,又要尊重人的本性需要和正常诉求。长期以来,我们的榜样教育过多强调社会价值的实现,却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忽视了对人的关怀和满足。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追求,新时代的榜样教育机制也要立足人民,尊重民意,从单向灌输转为双向塑造[3]。可以说,尊重个人价值追求和正当利益诉求已成为新时代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榜样引领社会风尚,塑造既具有国之大义,又能体现个人正当权益的榜样人物形象,更符合时代要求、更具亲和力和吸引力,更能发挥榜样教育的价值和效用。

二  榜样教育实效性弱化的原因分析

榜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在价值引领和榜样示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教育实践中由于对教育规律把握不够、榜样教育的亲和力不强、对现实的回应不足等,榜样教育实效性弱化。

(一)  榜样教育规律把握不够

教育规律是我们开展榜样教育的依据和基础,是榜样教育取得成效应关注的首要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现实中,由于深受功利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榜样教育趋向功利化、工具化、有限理性化等,致使我们塑造的榜样虽来自群众却脱离了群众,虽来源于生活却失去了生活气息,成为只有形体没有血肉、只有价值没有灵魂、趋向神化的圣人,榜样教育也失去了生活的沃土和鲜活的生命力,进入可敬不可亲、可敬不可学的教育怪圈。

(二)  榜样教育的亲和力不强

榜样不仅是民族的,而且是时代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更替,单一榜样典型人物和单调的教育方式导致榜样教育认可度降低,教育效用递减,榜样教育必须遵从时代要求,结合时代特征,运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塑造既体现优秀传统文化又具有时代号召力的榜样形象,不断推动榜样教育动态化发展。现阶段,榜样教育中人物塑造较为随意,未能与榜样教育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要求相契合;教育方式较为单一,未能将传统教育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教育形式缺乏针对性,多是大水漫灌,缺少精准滴灌,未能体现出社会现实需要和时代发展要求。榜样教育持久传播度、认可度、接受度低,导致榜样教育虽遍地开花,却多成为无果之花。

(三)  榜样教育现实回应不足

传统的榜样教育中,为突出榜样的价值意义,在榜样塑造时,有时会有意或无意中拔高榜样身上的闪光点,榜样脱离了现实生活,远离了人之常情,与个人价值认知脱节,榜样疏离现象出现。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多样性,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和追求,面对相同的榜样,不同时期和阶段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需求,如果在榜样教育中我们给榜样造模型、画脸谱、千人一面,而忽视社会现实多样化的需求,那我们塑造的榜样形象再多,开展的榜样活动再丰富,也无法引起青少年的共鸣和内省,榜样教育也就失去了教育引领的基本功能。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于榜样教育机理分析

(一)  榜样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意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是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在榜样教育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和价值引领作用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

第一,夯实榜样教育的价值理论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道德价值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全体人民共同持有的核心价值观念,其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为新时代榜样教育提供了理论场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为新时代榜样教育构筑了价值选择和理论根基。

第二,擘画榜样教育的行动蓝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全体人民的价值指引方向和行动指南,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引导着人们的价值认知和行为选择。在榜样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定着榜样教育的价值取向,为榜样教育提供统一的指导思想、基本的道德规范、前行的动力和方向指南,规划榜样教育的行动蓝图。

第三,蕴含榜样教育的基本目标和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们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是我们生活实践中共同的思想价值基础和道德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榜样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出发,从价值观角度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为榜样教育科学健康发展奠定了价值基础,明确了榜样教育的基本目标和本质要求。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