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 以美育人
作者: 矫克华 李梅摘 要:高校博物馆是大学美育教学实践的“美育课堂”。美育教学是高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教育环节,其价值就是提升学生对美的认知、实现人格统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止于至善,方能臻于至美,大力发展高校博物馆“美育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大学生通过高校博物馆中的文物去贴近国家历史,感悟中国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这也是培育学生民族自豪感、保护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途径。以美培根铸魂,加强高校美育,让博物馆成为高校“美育课堂”。高校博物馆具有收藏、科研和教育三大基本功能,承担着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和使命。高校博物馆美育教学实践就是将专业特色与美育教育文化相结合,以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高校博物馆美育教学实践首先要将国家的教育目标放到首位,紧扣主旋律,把握美育教育的专业特点,努力把高校博物馆的教学特色和美育理念渗透到创作中去,让教科书中、博物馆中的藏品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走进高校博物馆“美育课堂”的教学实践中。促进高校博物馆美育教学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培育民族自豪感和高校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博物馆;教学实践;美育课堂;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23-0112-05
Abstract: The college museum is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classroom" of college aesthetic education teaching practice. Aesthetic education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educational link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talents with all-round development. Its value is to enhance students' cognition of beauty, realize the unity of personality, and pursue a better life. Only by doing the best can we achieve the highest beauty. Vigorously developing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in university museums is to let college students get close to the national history through the cultural relics in university museums, feel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enhance their national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This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students' national pride, protect and inherit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We should cultivate the soul with beauty, strengthen aesthetic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make the museum a "classroom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iversity museums have three basic functions: collec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ducation. They undertake the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 of inheri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national culture. The practic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teaching in university museums is to combin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with aesthetic education culture to innovat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teaching practice of university museums should first put the national educational objectives in the first place, closely follow the main melody, grasp 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strive to infiltrate the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concepts of university museums into the creation, so that the collections in textbooks and museums can enter the students' real life and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class" of university museums. Promoting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aesthetic education teaching in university museum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ultivate national pride and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Keywords: university museum; teaching practice; aesthetic education class; cultural confidence; national pride;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随着人文艺术教育理念在高校中的广泛传播,高校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也日益受到重视。目前,许多高校博物馆仍停留在传统的收藏研究和知识传播层面,未能充分发挥其在展现校史文化、传递大学精神、实现美育功能及满足受众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的潜力。 事实上,高校博物馆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资源,不仅仅是保存和展示文化遗产的场所,更是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思维发展,提升美育素养的地方。在当今高等教育中,高校博物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美育教学实践的重要课堂。
一 高校博物馆是美育教学发展的载体
高校博物馆,顾名思义就是高等学校主办的博物馆,是致力于高等教育发展和大学文化发展的公益性组织,它往往具有教学、科研、历史、文化、传承和展览等多种功能。美育,即通过基本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社会生活及自然界中美的感受、鉴别和创造的能力。对于高校博物馆美育教学来说,其育人原则注重对人生观的培养,可以说是人生观早期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教育家陶行知说:“真即善,真即美,真善美合一。让我们歌颂真善美的祖国,真善美的世界,真善美的人生,真善美的创造。”审美教育的本质依然是教育,狭义的美育,仅指“艺术教育”;广义的美育,即“审美教育”,也即通过基本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社会生活及自然界中美的感受、鉴别和创造的能力。美育教学可以通过启真扬善,陶冶心灵,来强化德育效应;通过情感教育,丰富学生的求知欲,促进智育发展;最终按美的规律进行运动和锻炼,以美促健,健美合一。陶行知的美育思想及美育实践不仅对美育普及和美育理论的本土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闪烁着国家民族自豪感的璀璨光芒,对我们当代的高校博物馆美育教学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美育实践需要有一定的载体与承托,不然就会变成没有基础的东西,不利于长期发展。当前,我国高校博物馆的发展进入快车道,以高校博物馆的美学特性与专业功能为支撑,通过多种形式的科研与教学服务,与高校美育教育的发展形成同频共振,将为高校美育教学的创新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与平台。这种以高校博物馆为载体进行的美育教学创新实践,对于高校美育教育的发展,学生正确审美观的树立,乃至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都具有显著的意义。因此,高校博物馆在美育教学方面的贡献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替代的。
大力发展美育教学是社会主义新时代下对高校提出的新的重要目标。作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学课程的设置应将美育教学作为重要的一环。高校博物馆是博物馆界的后起之秀,相对于传统博物馆,其拥有得天独厚的高校文化资源和专业性研究力量。因此,无论从国家历史使命的实现,还是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来说,其都应当为高校美育教育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海市合浦县汉代文化博物馆考察时说:“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高校博物馆实际上是传承民族文化基因和文化软实力的载体,是传承中华民族丰富文化基因的重要教育教学空间。“一个博物馆是一所大学校”,这里的“大”不应仅指物理空间上的“大”,还应指“全面”的美育实践理念。高校博物馆所具有的丰富藏品是其服务美育教学的最佳资源,这些藏品记录着特定的历史风貌,承载着百年,甚至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以此为载体的高校博物馆美育教学,既可以让学生体悟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提升民族自豪感,也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可以说,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博物馆美育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为大学生群体建立正确的三观,帮助大学生塑造完整的人格,提升整体素养,乃是高校博物馆美育教学的核心功能与优势。
二 高校博物馆应肩负美育教学的使命
加强高校博物馆文化建设,弘扬民族文化底蕴,高校博物馆在营造奋发向上的育人环境,渲染浓厚的人文气息、了解历史、缅怀先贤、继承传统、承前启后和开拓创新等方面是一本立体的、直观的教科书。教育思想家蔡元培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育并举,并认为公民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核心任务。康有为则提出博物馆可以“启发国人之聪明,感动国人之心志”,认为“十年穷乡之读书,不及一日之游博物院”。由此可见,博物馆在20世纪初设立之时,就肩负着社会教育功能和培育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使命。
博物馆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缩影,作为审美教育的特殊场所,有着见证民族历史和启发人生的作用。高校博物馆一般根据高等学校独特的学科与历史来建设,其既不应该被定义为传统的教学科研单位,也与社会中的公共博物馆有着明显的差别,其具有文物收藏保护、文化传承、教学辅助和科学研究等一系列功能,可以说是一个科研综合体。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博物馆参观北京历史文化展览时强调:“搞历史博物馆展览,为的是见证历史、以史为鉴、启迪后人。”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高校博物馆作为传播与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从其建立的那一刻起,就肩负了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使命。
高校博物馆美育教学需要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大众化的美育文化。藏品是高校博物馆研究工作的基础,而展品则可以认为是活化美育教育的文化产品,是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重要文化载体,也是博物馆激活美育教育功能的重要媒介。博物馆所藏文物的丰富性决定了其展示模式的多样性。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高校博物馆的丰富藏品和各种展览中蕴藏着大量的文化信息。高校博物馆的传统展陈多为依靠馆藏珍品的稀缺性,采用单线时空,“一镜到底”的方式。这种方式加上极具专业性的讲解导览,虽然体现了高校博物馆展陈模式的专业化,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博物馆展陈模式的固化。因此,高校博物馆应注重多元与包容的发展模式,并在服务美育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活化展陈的创新,通过对藏品的研究与阐释,加上对展陈方式的创新,拓展展览题材以丰富展示内涵,探寻藏品所蕴含的精神与文化价值,最终达到“活化”美育教育,使参观者能够沉浸其中,为高校美育教学实践提供文化承托,推进高校美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目的。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博物馆通过活化展陈创新,对于提升高校美育教学质量,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促进高校和谐发展及美育文化建设创新,乃至伟大中国梦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