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中的探索
作者: 李玮 朱章明 周新茂 付登高
摘 要:针对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的特点,该文提出应用问题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该课程的教学,并在此基础上介绍问题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和本课程部分内容的典型教学案例设计。该教学方法在本课程的教学应用可提升该课程的实用性和授课效果,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问题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24-0053-04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ture Retrieval and Thesis Writing course, problem-oriented task-driven teaching mode was introduced into teaching process. Then the concepts of the problem - oriented task - driven teaching model and typical teaching case design of this course are introduced.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eaching method in this course improves the practicability and teaching effect, and also cultivates and improves cultivating students' exploration ability, practical innovation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Keywords: problem-oriented; task driven; teaching mode; reformation; teaching design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是一门融理论、方法、实践于一体的目前各高校各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实践类必修课程。该门课程实践性很强,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具备必备的文献检索和论文写作技能。目前,该课程多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教师先讲授后学生上机练习和完成课后作业)使得该课程应用性突出不足,学生实际问题解决不足、教师与学生反馈缺乏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基于此背景,本文提出将问题导向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引入该课程教学设计中,从问题导向出发,并通过问题预设、问题解答和任务驱动使教学进程主动化,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课程实用性。
一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特点
(一)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2)课程属性: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必修课,线下课程。
3)学时/学分:总学时54,总学分2。
4)开课学期:大二上学期(第3学期)。
5)教学手段:多媒体和雨课堂。
6)教学方式:问题导向任务驱动。
7)考核方式:过程性考核(60%)和期末考核(40%)。
课程基本信息如图1所示。
(二) 课程目标
1)通过课程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检索语言、检索方法和步骤,熟悉文献检索工具和网络信息资源平台、常用中英文数据库和文献管理Endnote软件,培养学生文献检索能力,教会学生在后期专业课的学习以及专业复杂问题解决中能够顺利找到自己所需的文献信息,且能够根据某一环境问题搜集相关文献、整理和分析文献,具备搜集专业领域文献资料的综合能力、文献管理能力和文献阅读能力,掌握一门终身学习型获取知识的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开题报告、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撰写,提高学生论文写作能力,掌握一门科研必备的基本功。
2)通过积极探索“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课堂参与度,并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课程学情分析
虽然该门课程是生态与环境学院必修课,但每年都有其他学院学生选该门课程(不超过10人)。学生学习背景和专业背景相对来说较统一,因此,学生的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差异化较小。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年级、不同学院的学生修这门课,可能会导致修这门课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要求不一样。
二 问题导向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介绍
所谓的问题导向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问题导向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方法(Drive-Oriented Learning,DOL)两种教学模式的结合,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问题和任务,让学生以问题为导向在任务驱动下学习的过程,该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完成任务这个过程中自主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2]。此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核心要素是问题和任务、学生和教师(图2),在该模式实践教学过程中问题和任务是学习的核心,是同学们学习的动力,所有教学活动要基于教学内容预设的问题和任务为主线展开,所以如何基于模块化的知识点提出和布置合适的问题和任务很重要;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要在回答问题和完成任务中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学习隐藏在问题和任务后的知识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给与学生必要的引导、点评和讲解,并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激发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性和课堂参与度。该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主要分为课前预习、课堂汇报讨论反馈和点评讲授、课后作业巩固提升三个部分,具体为在课前教师要综合梳理课程所有知识点并模块化,后基于模块化的知识点进行问题和任务预设,并于课前进行问题和任务的推送,学生依据老师推送的问题和任务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讨论并进行必要的引导、点评和知识点的讲授,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要积极配合教师教学设计的内容来进行发言、汇报和讨论;课后阶段老师通过雨课堂推送课后作业巩固提升课堂所学知识点并批阅作业反馈给学生。
问题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在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一) 文献检索部分内容实践设计
课前通过雨课堂给同学们发送课前思考题并让同学们思考和完成,课堂上通过让学生汇报和提问的方式了解同学们对文献检索的初步了解情况及学习情况,根据同学们汇报或回答进行点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更深入和专业的问题,比如如何让两个检索词AB同时出现的检索、或AB检索词任意出现一个或是只能出现检索词A不能出现检索词B,怎么样进行某个词组的精确检索,为了检索更全面怎样检索出包含某个单词词干的所有文献等。以及怎样使用不同的检索字段进行检索,比如检索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发表的所有的论文的时候,要选择检索字段为地址;如要检索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发表的且标题中还有“滇池”的文章,要选择地址和标题两个字段检索,且这两个字段间要用布尔逻辑运算的和运算,同时出现。还有导师给定研究课题,让同学们检索某一研究领域的文献该如何进行检索。如增温对泥炭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的研究,拿到研究课题后如何选择检索工具、确定检索途径和选择检索方法?检索词的选取方法和步骤是怎样的?如何制定检索式及检索结果不理想的时候如何调整检索策略?在抛出以上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详细讲授计算机信息检索的技术、信息检索步骤和策略及常用的中英文数据检索。在课程45分钟时长内,首先是花5分钟时间来回忆和梳理上一堂课讲授内容,然后花10分钟请两组同学上台汇报课前学习情况,之后老师点评且在此基础上讲授理论知识点并安排训练(图3)。
(二) 论文写作部分内容实践设计
该部分将从科技论文的摘要、前言和讨论三个部分来给出具体的教学案例。课前通过雨课堂给同学们发送科技论文文献,让同学们在课前带着问题精读文献,并在精读文献的基础上归纳总结论文核心论点和每个部分论文写作的思路和方式,以及主要包含哪些方面(图4)。
1 摘要
摘要是现代科技论文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整个科技论文精华的浓缩体现。如何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将科技论文中重要的发现正确表达出来并且让读者仅通过摘要阅读得知论文内容是科技论文摘要写作的重点。摘要的写作一般包含研究背景或目的、研究方法、结果、结论和意义等部分[3]。在课堂教学之前,先给同学们通过雨课堂发送案例论文并给出问题和任务驱动同学们课前学习摘要部分如何写作。在课堂上,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分组来回答和讨论课前案例及问题。如摘要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哪些,并在案例摘要中找出描写摘要组分部分的话语?然后在同学们的回答和讨论基础上理论讲授摘要的基本组成部分,并在此基础上讲授背景或动机、问题陈述、研究方法、结果和意义等部分该如何写作以及摘要写作的基本技巧。
2 前言
科技论文的前言部分是科技论文的开场白,其在整个科技论文阅读和理解方面起着重要的导读作用。引言部分的写作中应该介绍论文的研究大背景,前人做了哪些相关研究工作,基于综述前人相关研究综述得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进而提出作者为什么做这个研究,以及论文有什么新意或是重要发现等[4]。课堂教学之前,先通过雨课堂给同学们发送案例论文并给出问题和任务驱动同学们课前学习前言部分写作思路和组成部分等。在课堂上,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分组来讨论和回答课前案例及问题。如前言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前言写作由哪些部分组成,并在案例前言中找出描写相关组分部分的话语或段落?然后在同学们的回答和讨论基础上理论讲授前言写作的思路(倒金字塔结构,从宽泛的研究背景到具体的研究点子),前言写作的组成部分、各部分写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3 讨论
科技论文的讨论部分的写作一般遵循“金字塔”结构,从具体的研究结果的讨论拓展到更加宽广的东西。讨论部分的写作一般包含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根据实验结果提炼强调研究要点,比较自己和别人研究结果的异同,提及研究结果的“言外之意”和潜在应用,及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展望后续研究等[5]。课堂教学之前,先通过雨课堂给同学们发送案例论文并给出问题和任务驱动同学们课前学习讨论部分写作思路和组成部分等。在课堂上,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分组来讨论和回答课前案例及问题。如讨论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讨论写作由哪些部分组成,并在案例前言中找出描写相关组分部分的话语或段落?然后在同学们的回答和讨论基础上理论讲授讨论写作的思路,讨论写作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写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四 结束语
“问题导向式+任务”教学模式在文献检索及论文写作课程中的应用提高了该课程的实用性和授课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门课程的学习能为学生后期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及各类生物科技竞赛项目申报书写作、毕业论文的完成,以及将来研究生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小龙.科技文献检索与写作课程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研究[J].大学教育,2020(6):4-6.
[2] 刘林涛.“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04(12):12-14.
[3] 岳延红.科技论文摘要写作要点分析——以SCI源期刊为例[J].中国科技信息,2010(5):183-185.
[4] 马臻.如何撰写科研论文的引言部分[J].中国研究生,2020(9):48-51.
[5] 马臻.如何撰写科研论文的讨论部分[J].中国研究生,2021(1):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