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工程教育认证的学生自我评价模式探索

作者: 孙明月 张民

指向工程教育认证的学生自我评价模式探索0

摘  要:工程教育认证过程中,在成果导向教育这一核心理念下,对毕业要求达成度进行合理评价,是工程教育认证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工程教育认证在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体系中重视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对学生的自我评价重视度不够。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下,有必要导入让学生进行毕业要求达成度自我评价的机制。日本九州工业大学基于日本工程教育认证委员会制定的认证标准,开发电子学习档案袋的多功能学生学习自我评价系统。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在面向工程教育认证构建学生自我评价系统时要充分认识到其作用和功能,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学习意识的同时,可实现学生对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自我检查和自我评价,从而将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以促进学生毕业要求的达成。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达成度;自我评价;学习档案袋;形成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26-0067-05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under the core idea of achievement oriented education, it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to evaluate the achievement degree of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reasonably. At present, in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achievement degree of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in China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evaluation of students by schools and teachers, but not to the self-evaluation of students. Under the concept of "student-centered"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introduce a self-evaluation mechanism for students to test their achievement degree of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Kyu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s developed a multi-functional self-evaluation system of student learning using e-learning portfolio based on the certification standard established by the Japan 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Learning from foreign countries, when we construct the self-evaluation system of students towards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we should fully recognize its role, function and utilization. It can realize the self-evaluation and self-examination of students' achievement of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when cultivating students' self-management ability and self-learning and awareness, so as to combine the self-evaluation and formative evaluation of students to promote the achievement of students'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Keywords: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completion of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student self-evaluation; learning portfolio; formative evaluation

为了构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促进工程教育国际化,我国自2006年启动了工程教育认证工作。2016年6月,中国成为第18个《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这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质量得到了国际认可,工程教育国际化迈出重要步伐。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288所高校1 977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认证,涉及机械、仪器等24个工科专业类。

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工程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我国积极开展工程教育认证,推动工程教育改革,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工程教育改革中,现有质量检测与评价体系更多的是教育行政部门或第三方机构从办学条件、教育结果等方面进行的静态评价。现有的研究较少从学生自我评价的角度对工程教育质量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评价[1]。

一  工程教育认证中导入学生自我评价的必要性

(一)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评估要求

日本工程教育认证委员会(Japan 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JABEE)在2018年度之前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规定“要求学生对专业学习·教育到达目标(相当于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的‘毕业要求’)的自身达成状况进行持续检查,并将之反映到学习中去”。在新修订的2019年度日本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更是强调了在学生持续对学习·教育到达目标进行自我检查、反馈的基础上,来实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22年7月最新发布)中要求“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并通过形成性评价保证学生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没有对学生可以进行毕业要求达成度自我评价和检查的规定,并且评价体系中也不够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在工程教育认证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下,在重视学校、教师对学生进行各方面评价的同时,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促进,也是需要和合理的。

中日工程教育认证都体现了“基于产出”的核心理念,强调“以目标为导向”,要求认证专业设定可衡量的毕业要求,并通过对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评价来检测毕业生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要求,从而提高工程教育的培养质量。因此,客观充分地对毕业要求达成度进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要恰当使用直接、间接、量化、非量化的手段来进行有效的评估。目前,我国高校各专业在如何进行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怎样建立起内部质量评价机制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有基于课程评价结果的直接评价法和基于学习者体验的间接评价法等。而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和检查自己是否达到毕业要求这一间接的评价法对于客观全面掌握学生的毕业要求达成度也是重要和可行的。

(二)  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人才培养的要求

洪艺敏[2]指出长期以来教学质量的评价主要是针对教师教学视角的评价,忽视从学生的角度去评价,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的主体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学质量也得不到根本提高。

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年版)中,许多理工科专业的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对质量保障体系部分都要求“建立对课程体系设置和主要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的定期评价机制,评价时应重视学生与校内外专家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中指出要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激发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在“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OBE教育理念指导下,我国高等学校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重塑教育教学形态,同时在评价机制方面也开始尝试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企业评价等。

基于此,重视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机制,可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完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  学生自我评价的作用

教育学领域的自我评价主要指的是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对具体的学习任务或学习过程作出自我判断,是一种学习性的自我评价[3]。学生通过进行自我评价,参与到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可对自身自我学习、终身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养成起到促进作用。

学生在中学时往往学习的是指定的内容,在选择大学、进入大学时目的意识较弱,从而导致学生本身对达到学习目标和毕业要求的意识性不强。在工程教育认证过程中,通过要求学生对学习目标和毕业要求达成度进行自我检查,让学生定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可督促学生选择和学习有利于达到学习目标和毕业要求的科目,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学生为了改善自己的学习,必须学会对自己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将其反馈到今后的学习活动中并加以活用。通过自我评价,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上课的效果,提高自己学习的欲望,从而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去。因此,在工程教育认证中引导学生进行毕业要求达成度自我评价,是符合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

二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评价方式——通过“学习档案袋”的形成性评价

所谓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作出的发展性评价[4]。

做好形成性评价的有力工具之一就是学习档案袋。学习档案是学生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知识资料和在学习过程中所有形成性评价资料的汇总[4]。在学习档案袋的基础上,“电子学习档案袋(E-Learning Portfolio,简称ELP或ePortfolio)”近十几年在美国、加拿大等国迅速发展,今后将成为一种有力的评价和教育方式。以往课堂上的考试和评价,往往只能评价学生学习的一部分,而电子学习档案袋不仅包括课堂,更是学生所有学习的记录,通过整理电子学习档案袋,有助于对学习者的各方面能力进行评价。同时,也有助于进行其他各类评价和对授课、教育的改善。

布莱克和威廉姆(Black,P&Willam,D.)指出学生自我评价并不是教学的一种奢望,而是形成性评价的必要组成部分[3]。虽然学生自我评价的评价结果在准确性和可信度上存在一定问题,但需要明确的是通过学生持续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可以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者转变为评价的积极参与者,从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要求“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并通过形成性评价保证学生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进行跟踪、监督和评价,记录跟踪记录和评估信息,以及根据毕业要求判断学生的学业情况,都离不开学生的自我评价,都可以采用学习档案袋的方式进行形成性评价。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