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流专业建设的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研究

作者: 马飞 李花

基于一流专业建设的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研究0

摘  要:教学质量监控对人才培养质量影响重大,二级学院构建合理、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保证高校进行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及建设一流专业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质量标准机制、教学过程监控机制、评价机制、反馈机制和持续改进机制介绍事例学院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体系对事例学院在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发挥重要作用,以期为高校二级学院一流专业建设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一流专业;二级学院;质量监控;质量标准;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27-0026-05

Abstract: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 reasonable and scientific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by secondary college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ns and methods to ensure the manag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in universitie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ng and building first-class majors.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of the case college from the quality standard mechanism, the teaching process monitoring mechanism,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the feedback mechanism,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mechanism. The system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irst-class majors, first-class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build a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Keywords: first-class major; secondary college; quality control; quality standard; teaching content

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一流专业建设”相关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对高校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并且在《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应全面扎实推进质量管理及教育文化建设,而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在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持续改进,高校应以此为驱动力,加强质量管理监控措施,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构建合理、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而二级学院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基层单位、实施主体,其教学质量直接决定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构建健全的二级学院质量监控体系,对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已有部分学者对高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大量研究,宋慧等[2]、陈洁仪等[3]基于PDCA原理对教学的质量控制形成“决策、监控、反馈、持续改进”的闭环,构建了一套较完善的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刘荣[4]围绕教学中的决策指挥、教学目标、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监控和反馈等七个层面,构建并实践了二级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王玉慧等[5]、钱雪娟[6]从结构机制、实施过程、评价反馈等方面分析了高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上述研究工作为推动和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但目前还没有学者在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进行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研究,而基于一流专业认证持续改进理念,建设并逐步完善内部反馈与外部反馈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助于促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一流专业认证的进一步接轨。

一  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内涵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保障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其以保证教学质量为目的,以实现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和标准,运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方法,通过系统、全面地搜集教学信息,在对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和处理的基础上,对教师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做出价值判断和评估的过程,最终达到“强化质量意识,注重质量保障,重视过程监控,实施有效评价”的要求[7]。

二级学院作为本科人才培养的实施主体和基层教学单位,承担着组织教学、实施教学、进行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等任务,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心,二级学院的教学质量是保证高校整体教学质量水平的基础,直接影响着高校的生存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6]。二级学院教学监控体系的建设包括很多内容:制定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对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的信息的监督收集与分析、教学质量的检测与评价及对信息的反馈和持续改进等[8]。

二  大连交通大学机车车辆工程学院质量监控体系

在校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下,学院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过程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遵循“目标引领,标准明确,过程监控,持续改进”的基本原则,通过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方位实施有效监控,建立适合专业发展、自查自纠的质量标准机制、教学过程监控机制、评价机制、反馈机制和持续改进机制的五位一体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闭环系统,实现了对教学质量各环节进行全过程常态监控和持续改进,有效提高了学院教学质量。

(一)  质量标准

教学质量标准是为衡量教学应达到的目标而制定的具体明确的标准,对教学活动起着指导、规范、评价的作用,是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教学质量评价的依据[9]。学院依据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以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为目的,制定人才培养、教学大纲、课堂教学、实习/实践教学、毕业设计(论文)和考核等覆盖教学全过程的质量标准体系,保障并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人才培养标准:专业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毕业条件和授予学士学位标准。

课程教学大纲标准:《机车车辆工程学院教学大纲制定(修订)工作细则》明确规定了教学大纲评价方法、修订要求、修订周期等。

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学院对理论课每课第一讲、教案、教学进度表等教学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建立了学院教学督导、学院听课评教、学生评教指标体系。

实验/实践质量标准:学院对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实验/实习课程明确规定了选题、教学实施机会、过程检查、答辩和成绩考核等。

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标准:《机车车辆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细则》对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指导教师要求和职责、资格审查、规范化要求、评阅与答辩、成绩评定和评价方法等做出明确规定。

课程考核质量标准:学院制定本科生课程考核管理工作细则,对课程考核要求、考核方式、成绩评定和考核结果处理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图1)。

(二)  教学过程监控机制

教学过程监控机制是保障各教学环节的实施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前提,是本科人才培养体系重要环节,也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核心机制。

1  成立院级教学督导组

成立由5人以上、覆盖学院所有专业的院级教学督导组,负责学院教学全过程(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设计、课程考核和各种教学文件等)检查、监控与评价,及时反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参与持续改进措施的研讨。

2  教学检查制度

在学期初、中、末布置教学检查任务,由学院领导、督导、专业负责人进行自查,检查本学期授课课程的教学大纲、进度表撰写情况,过程性评价实施情况,考核试卷出题标准等。学期期末教学院长根据本学期各教学环节教学运行情况、检查情况形成学院教学运行总结报告,为后期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3  听(看)课制度

学院党政领导、各系主任、督导深入课堂,随机听课。每学期党政领导听课不少于5次,各系主任不少于3次及教师间相互听课不少于2次,听课以后如实填写学院《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此制度实施,有助于学院掌握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备课情况和基本教学环节的掌握、教学方法的运用、课堂秩序的管理情况及学生上课状态。

4  建立学生学籍状态通报和学生信息卡制度

学期初,配合教务处根据学校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确定在校生学籍状态,由辅导员形成带有学生学籍状态的学生信息卡,发放给本学期各任课教师,请任课教师从出勤、听课状态、课堂提问和考核等方面对学籍状态异常学生予以更多关注,以帮助其完成此课程学习,顺利完成学业。

5  学生信息员制度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和管理的被实施对象,身处教学活动现场,让其成为教学信息的采集者、提供者,能最真实地反映班级课堂教学情况。其主要职责是收集第一现场教学信息,包含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及各教学环节(备课、课堂教学、实验实践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课程设计和考试等)、班级学生学习状态、考风考纪及其他一些教学信息,为学院了解教学运行状况、科学合理客观地评价教学质量以及进行重大决策提供了有效依据。

6  专业教师、辅导员共同参与学生指导制度

学院通过班导师制、辅导员制、每课第一讲等措施,要求专业教师、辅导员全面参与学生指导,对学籍问题生采取相应帮扶措施,帮助学生按期完成学业,达成毕业要求。

(三)  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是以教学质量为目标,依据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指标,运用有效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人才培养、教学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10],是检验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完善和了解教学现状、发现教学问题、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笔者研究学院的评价机制除应用课程测验考试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评价,应用领导、督导、同行听课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之外,还通过以下几种评价措施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活动过程、专业课程体系等进行范围更广、人员更全的全方位评价(图2)。

1  教师评学

教师评学是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和效果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教师改进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11]。利用教务综合系统的教师评学子模块,让承担当学期本科教学任务的所有教师,对授课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客观评价,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学生评教

利用学校学生评教系统,对课堂教学、实验、实践、课程考核、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教学效果进行学生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责成教师针对弱项提出整改措施。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