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驱动的大学数学“金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作者: 覃文杰 夏月 谭学文 吴万勤摘 要:“金课”是教育部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中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研究基于问题驱动下的大学数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是践行“双万计划”的重要举措。该文以大学数学“金课”混合式教学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切入点,深入探讨问题驱动对大学数学“金课”混合式教学的影响,创造性地提出基于问题驱动的大学数学“金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旨在构建以学生、以课堂、以专业为中心的大学数学混合式教学模式“金课”,为“双一流”背景下大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问题驱动;大学数学;金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双一流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27-0130-04
Abstract: "Golden course"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6 Excellence and 1 Brilliance" plan 2.0, the blended teaching mode of "golden course" of College Mathematic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in implement "Double 10000 Plan".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problems for the blended teaching of "Golden course" of College Mathematics, then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question-driven on blended teaching mode, and finally gives the implement strategies for the blended teaching of "golden course" of College Mathematics based on question-driven.
Keywords: question-driven; College Mathematics; golden course; the blended teaching mode; first-rate universities and disciplines
“金课”是教育部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中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原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于2018年11月24日在中国高校教育论坛上作了题为“建设中国‘金课’”[1]的报告。王彦丁[2]从“金课”的角度出发,对当前“金课”建设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坚持“以重点建设带动整体发展”的方针,在总体上保持高速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扶持一批高校进行了跨越发展,“去水增金”成为新一轮的新课改理念。
“双万计划”[3]时代,构建“金课”是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和正确选择,也是“双一流”学校建设和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在新时期高等教育变革的大背景下,渗透数学思想对推进高等教育变革,促进高等教育体系具有更高层次的发展,有着更加重大的作用。近年来,以MOOC、SPOC[4-6]等为代表的网上开放课程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使各大学在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一 大学数学“金课”混合式教学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大学数学“金课”混合式教学的研究现状
自2018年开始,教育部提出打造“金课”并把它推广到所有高校,不断提高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这为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模式,同时也对“互联网+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其中,黄华等[3]基于对“金课”的理解和认识分析了大学数学“金课”建设面临的挑战;李静[7]提出大学数学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顺利开展的措施;韩笑等[8]通过实践表明“七位一体”的混合式金课建设能促进双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崔冬玲[9]分析了“金课”建设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大学数学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策略。
大学数学是高等学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虽然目前国内高等数学教学资源比较丰富,但没有统一的整合标准及科学的规划设计,不具备较强应用能力的教师队伍,资源分布严重失衡,偏重技术开发但忽视系统的教学设计,偏重教学内容的呈现但缺少自主学习的资源模块,不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数学“金课”线上或线下单一模式的研究,对大学“金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特别是基于问题驱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还不多见。
(二) 大学数学“金课”混合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资源方面,高校教师对新型教育技术的掌握程度存在差异。多数教师倾向于采用“讲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信息技术的应用很低。在运用大学数学“金课”混合教学资源时由于相关教师没有设定课前预设问题,导致无法将问题探究式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用于大学数学“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8]。
在课堂布局、管理制度方面,不同的专业需要掌握不同程度的数学知识,当前大学数学“金课”混合式教学大都按照统一标准,这不仅给教师带来压力,还给学生带来很多困扰。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最基础的就是学生的出勤与维持教室秩序。在大学数学“金课”混合式教学中,移动通信工作的管理在课堂中也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不采用“一概而论”和“自觉纵容”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并寻求新的对策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
在教学理念方面,大学数学“金课”混合式教学内容得不到创新,教学质量逐年下滑,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学生上课时大多都沉迷于手机。教师们若一概而论,不让学生使用移动设备,这不但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阻碍信息化大学数学“金课”混合式教学的改革。
二 问题驱动对大学数学“金课”混合式教学的影响
(一) 问题驱动能促进大学数学“金课”混合式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基于问题驱动的特点,从线下资源课程拓展至线上课程,融合线上线下教育资源,这能有效扩大认知空间,充分挖掘知识传递途径,进而促进大学数学“金课”混合式教学工作能高效进行,从而突破教学难点,打破“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的教学模式。这种“双管齐下”的大学数学“金课”混合教学方式,既能将线下和网上的优势相结合,又能克服二者的弊端,从而突破“花盆效应”,达到“1+1>2”的教学效果。
同时,问题驱动能推动大学数学“金课”混合教学资源系统的形成,形成“赛教融合,创教融合,专创融合”的跨学科课程体系,构建教师的学习共同体,可以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有效呈现教学多模态,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利器,对大学数学“金课”的建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合作思考意识和动手技能等意识,还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培养方法、教学模式和复习方法的革新,进一步发挥各种教学工作的优势,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 问题驱动使得大学数学“金课”混合式教学能够兼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做到因材施教
以问题驱动为导向的大学数学“金课”混合教学,能使学生在适应自身的学习环境中,迎接挑战,从而达到自我提高,并能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改善学业。同时,问题驱动使得老师重视学生差异化发展,进而因材施教,这无疑是一种易于被学生接受、深受学生喜爱的教育方式。
此外,问题驱动能使大学数学“金课”混合式教学课程环节之间实现优势互补,使教学课程得到合理分配,切实营造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良好学习气氛。另外,问题驱动能构建适合学生特点的网上教学平台和网上测试系统,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相应的测试题。它不仅使大学数学“金课”混合式教学能满足学生的学习愿望,既兼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做到因材施教,还能使大学数学认知结构得到充实和优化。
(三) 问题驱动使得大学数学“金课”混合式教学资源不断优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网络平台、教学软件等技术能够有效地优化和整合教学资源。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新型混合教学模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网络教学相结合,正逐步成为大学数学“金课”混合式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问题驱动使得网络平台可以为高校大学数学“金课”混合教学模式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持,并能有效地进行资源共享和使用,从而吸引和鼓励学生主动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大学数学“金课”混合式教学资源不断优化。
另外,问题驱动在大学数学“金课”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时,可以通过解决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来获取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的求知欲,增强学习兴趣,改变过分依赖教师讲授式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 基于问题驱动的大学数学“金课”混合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 创新教学理念,明确建设目标,强化教师队伍
改革大学数学教育理念,加强对数学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利用是当前大学数学“金课”混合式教学的必由之路。在新形势下,传统的教学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方法如满堂罐式、填鸭式、题海战术等,严重阻碍了大学数学“金课”混合教学模式的创新。可以通过“人才要素能力”与“专业能力”的有机结合,使“人才要素”和“专业能力”在专业课程中的结合成为可能,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仅有一个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已经无法适用大学数学“金课”混合式教学发展的需要,需要的人才种类也会逐步转向综合性。因此,要进行教学理念创新。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创新教育理念可以从创造环境、解决问题、注重应用数学、促进数学交流、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等几个方面入手。
培养具有“四类素养”即学科、教育教学、教育智能和艺术素养的“金课”教学队伍,是目前大学数学“金课”混合教学的必然选择。明确以问题为导向的大学数学“金课”混合式教学资源的建设目标,提高其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资源的建设和运用,加强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四类素养”的大学数学“金课”教学队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使其从“教学”到“学教”的转变。其中,建设大学数学“金课”教学队伍要加强顶层建设,老教师要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并给予青年教师职业生涯指导。同时,青年教师要积极参与各类竞赛活动,以竞赛带动教学,通过科学研究对教学进行反哺,以快速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此外,要加强教学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利用好“名师”的帮扶和示范带动作用,引领青年教师的快速发展,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成就和满足。
在大学数学“金课”混合教学模式下,具备教学改革与创新意识的教师,能够更快地接受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混合教学形式,能够适应特定的数学课程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去讲,“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但由于知识的不断更新,现在看来,这个要求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要有一潭水”。在全国掀起的“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的浪潮中,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高等院校要明确建设任务,通过完善“双师型”应用型大学的招聘模型,完善人才招募机制,优先规划师资项目,切实提高师资待遇,加强政策宣传引导,提升教师招聘时效等多方面来强化教师队伍,进而提升大学数学“金课”混合式教学的质量。
(二) 建立基于问题驱动的大学数学“金课”创新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资源
混合式复合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建立线上和线下混合的教学资源,建立基于问题驱动的大学数学“金课”创新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资源势在必行。以“问题驱动”与“讨论法”为指导,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根据每个教学单元的特点,通过网络与线下的混合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创新,构建出多层次、多维度、交互式的教学资源。同时,考虑混合教学资源的通用性和特殊性,科学地将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对教学资源的合理使用,可以实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层次的教学资源进行优化与整合,从而汇集优质教学资源,提高师生获取资源的效益。随着现代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以线上教育资源与线下面对面教学相结合的大学数学“金课”混合式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广大教育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