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模式与机制探索
作者: 宁堂原 任佰朝 李涛 崔志峰摘 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对加强高校党的全面领导、抓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规范化、落实高校“为党育人”使命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项目,创新“抓住1个关键点强化班子建设、抓准2个切入点强化内涵建设、抓牢4个发力点强化融促建设、抓实3个落脚点强化成效建设”的“1243-四抓四建”工作模式,健全“实虚结合拓空间、四个坚持把方向、四全双带强引领、支部共建强保障”高效运行机制,并概述工作室运行成效,以期为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提供可示范、可推广的模式。
关键词:高校党建;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工作模式;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28-0059-05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y branch secretary studios with "Double lead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 strategic project for strengthening the overall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standardizing the "Double leaders" cultivation, and implementing the mission of "cultivating talents for the Party".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first teachers' Party branch secretary studio with "double leader"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is paper innovates a "1243-four strengthening and four construction" work mode, which is including grabbing one key point for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branch team; grabbing two pitching-in points for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onnotation, grabbing four forcing points for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ion and promotion, and grabbing three foothold points for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work effects. This mode perfects efficient operation mechanism of real and virtual space extension, four strengthening to keep the direction, four wide "double leaders" to strengthen the guidance, and co-building of branches to strengthen the guarantee system. The operation results of this mode are also summarized. It is expected to provide a concrete mode that can benefi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ers' Party branch secretary studio with "double leade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Party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ers' Party branch; double leaders; working mode; operation mechanism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1]。高校教师党支部是党组织在高校开展工作的最基本单元,最接地气、党员形象展示最直观、对师生最有影响,已成为党建的重要阵地[2],担负着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责,其组织力和政治功能亟需提升[3-4]。而党支部书记是党支部各项工作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是党在高校基层组织的带头人[5]。提升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履职尽责能力,有利于彰显党支部书记的“头雁效应”,有利于党支部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是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2018年5月中共教育部党组下发了《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文件,强调通过对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培养培育提升党支部的建设质量[3]。“双带头人”培育工程重点将“党建带头人”与“学术带头人”统一于一人,把符合条件的学术带头人培养选拔为教师党支部书记,或把有条件的教师党支部书记培养成为学术带头人,实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双促进、双提高[5]。2018年9月,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入选教育部首批100个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名单。本文将以该党支部为例,探讨党支部书记工作室重要意义、工作模式、运行机制与运行成效,以期为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提供工作模式借鉴,强化高校教师党支部的政治功能。
一 “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工作模式构建的重要意义
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建设,是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的一项战略工程[5]。而工作模式的构建是“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的非常必要和十分重要的一环。
(一) 加强高校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等教育事业高度重视,强调要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高校要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6]。但在实际工作中,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党建工作表面上抓得有声有色,但与业务工作脱节严重,党建引领业务作用发挥不明显;有的业务搞得特色突出、成效显著,但对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低,造成党建弱化,甚至虚化。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而“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工作模式构建,有利于通过模式构建与推广,帮助更多的高校解决党建和业务“两张皮”的突出问题,强化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一方面,党建有了业务这个“主阵地”,党建工作“实”而“强”;另一方面,业务有了党建这个“方向盘”,业务工作“精”而“新”。
(二) 抓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规范化的必然要求
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根本任务是,着力把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成为新时代高校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骨干力量,着力把教师党支部建设成为新时代高校基层的坚强战斗堡垒。其重中之重是积极探索形成符合高校实际、兼顾学科专业特点、可示范可推广的“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模式,然后“以点带面”引领全国高校党建和业务质量协同提升。但是目前大多研究集中在理论思考和队伍建设等层面,缺乏可示范可推广的工作模式,影响了“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范围和实施效果。因此,“双带头人”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工作模式构建,是抓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规范化的必然要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工作模式相当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的“行业规范”,有了“规范”,就能更好地示范推广,从而实现“双带头人”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全面覆盖、高效运行。
(三) 落实高校“为党育人”使命的重要举措
高校要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7]的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成为高校师生的自觉追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构建优秀的教师队伍和优质的思政“金课”为必要前提。而“双带头人”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工作模式构建是有利于教师队伍和思政“金课”建设的。首先,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工作模式构建,有利于把教师培养成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涵养德行的“人师”的统一者。“经师”就是指精通专业知识,业务强。而“人师”是指修养高远,党性强。其次,不管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金课”都需要将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工作模式构建,有利于通过强的党建为课程思政提供更多的思政元素,也有利于通过强的业务为思政课程提供更多的业务支撑。可见,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工作模式构建,是加强“大先生”“大思政”建设,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重要举措。
二 “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工作模式构建的典型做法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建设标准,围绕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需求,立足实际、注重创新,通过总结、应用、提高,探索形成了“1243-四抓四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工作模式。
(一) 抓住1个关键点,在班子建设上下功夫
学院党委抓住“领头雁”这个关键点,打造了一支党性强、素质高、团结进取和充满活力的支委班子,为工作室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头雁”效应得到充分彰显,支部的凝聚力、组织力进一步增强。在上级党委的指导下,学院党委专题研讨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人员配备,把政治觉悟高、党性修养强、业务能力精和群众基础好的党员骨干选配到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开展工作夯实基础。现任党支部书记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任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获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评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在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工作室认真落实学校、学院党委的指示要求及支部决议,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扎实做好系里各项工作。支部现有支部委员5名,均为副教授,年富力强,通过理论学习、业务培训等,支部委员的党建工作理论学习深、实干本领高、组织能力强。支部所在植物科学与信息系的副主任全部入选新一届支委会,为支部党建与业务高度融合提供了扎实的组织基础和人员保障。同时,学院为工作室提供独立的办公和活动场所及必要设施和学习资料,通过多种途径搭建“双带头人”工作室研究平台、实践平台、宣传平台。
(二) 抓准2个切入点,在内涵建设上下功夫
一是夯实自身建设,支部聚焦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等,不断增强支部的引领力、凝聚力、组织力和战斗力;对标“五星级党支部”建设,积极推进规范化建设。二是强化作用发挥,支部立足自身优势,主动服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建与业务必须两手抓、两手硬,才能引领和带动党支部工作室“双带头”。强壮的双翼不仅利于以“党建”确保业务的正确方向,而且从精神上和力量上确保了党建和业务的行稳致远。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双带头”的内涵不仅包括党建与业务的“双带”,而且必须强调把握正确政治方向的这个“头”,即抓准切入点要以抓住班子建设这一关键点为基础。
(三) 抓牢4个发力点,在融促建设上下功夫
一是把支部建在学科上、党小组建在学科方向上,抓牢“双建”发力点。教师支部党员一般由本学科党员教师组成,党小组有相同研究方向或同一课题组的党员教师组成。把支部建在学科上、党小组建在学科方向上,方便党支部和党小组结合教学科研工作落实学院的中心工作,更好开展“三会一课”、党员学习、谈心谈话和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二是实现支委委员和党小组组长“双带头人”全覆盖,抓牢“双带”发力点。为了真正起到“双带头人”的作用,可选配学科带头人担任党支部书记、骨干教师担任党小组组长,发挥他们在党建工作中的凝聚作用和学术上的引领作用。三是推动支部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抓牢“双融”发力点;四是促进党建与业务的共同提升,抓牢党建和业务的“双促”发力点。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学科创新发展、党建推动社会服务、党建带动育人工作,坚持“双带头人”工作室工作特色,在党建、业务工作上实现“双融双促”,充分发挥支部在政治引领、规范党的组织生活、团结凝聚师生和促进学校中心工作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在人才引进、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重大事项中发挥政治把关作用,真正实现“支部建在学科上,以党建促进学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