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师生满意度模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作者: 吴孝灵 林涵凝
摘 要: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已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普及而发展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主流模式,围绕其教学质量评价问题,该文首先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剖析混合式教学运作机理,揭示混合教学评价的学生“评教”和教师“评学”的系统协同性;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师生满意度作为关键评价指标,构建混合教学的师生满意度评估指标体系,并综合应用模糊评价理论和协同学理论,构造师生满意度模型;最后将模型应用于课程教学评价案例,获得一些相应研究结论。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师生满意度;系统协同性;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29-0001-07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Internet plus education", online and offline hybrid teaching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mode of teaching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entering on the evaluation of its teaching quality,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hybrid teaching by using system analysis methods, and reveals the system synergy of students'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teachers' "learning evaluation" of hybrid teaching evaluation. Then, on this basis, by introducing teacher-student satisfaction as the key evaluation index,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eacher-student satisfaction in mixed teaching is constructed, and the model of teacher-student satisfaction is constructed by comprehensively applying fuzzy evaluation theory and synergetic theory. Finally, the model is applied to the case of curriculum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some corresponding conclusions are obtained.
Keywords: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teacher and student satisfaction degree; system synergy; quality evaluation
为应对新冠感染疫情,教育部早在2020年初就发文要求各高校充分利用各种在线课程平台,开展线上教学活动,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教学质量实质等效[1]。由此,一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时而生[2]。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由于能够打破时空限制,不仅很快在众多高校中被推广使用,而且被一些学者认为是比传统教学更有效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3]。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混合教学大多还是浮于线上与线下在形式上的简单混合,并没有真正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协同效应[4]。那么,如何促进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互融合?如何促进混合教学相对传统教学提质增效?自然对其教学质量评价就显得非常重要。
针对混合教学质量评价问题,国内学者大都从学生满意度视角,探讨混合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和评价体系。在影响因素方面,徐晓青等[5]和戴心来等[6]都将学生满意度作为对教学质量的测度,认为学生间交互、师生交互,以及学生与教学内容间的交互,都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而王国华等[7]则从教学评价和教学监控、教学反馈的相互影响关系角度,探讨线上教学质量评价的关键环节。在体系构建方面,黄文祥等[8]、张季谦等[9]及柳颖等[10]都以学生“评教”为基础,对线上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或构建评价体系。国外学者大都从学生对混合教学的认知角度,探讨线上线下教学的融合性或互补性,为混合教学模式改进提供方案。Merete等[11]通过追踪研究发现,线上线下相结合有助于教学质量提升;Laura等[12]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混合教学比传统教学更容易获得师生认同;Charles等[13]从教学意识、教学实施和教学反馈的角度,提出了混合式教学质量提升对策;Wendy等[14]通过实证表明,对教学意识和教学实施层面进行适当干预则可提升混合式教学质量。
无疑,以上相关研究不仅为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提供了一定借鉴,也为线上与线下教学的相互融合提供了较好指导。但现有的教学评价理论与实践大都还是局限于传统的学生“评教”角度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忽略了教师“评学”对教学质量提升的相互影响,很难凸显混合式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性、系统性和整体性,不可避免会使评价过于片面,不利于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有机融合。
鉴于此,本文将从学生“评教”和教师“评学”的系统协同角度,引入师生满意度作为混合教学质量评价的关键指标,构建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给出测度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融合程度的师生满意度计算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课程案例,以对混合式教学相对传统教学的质量提升情况进行评价。
一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运作模式与师生满意度引入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即“线上”+“线下”教学的简称,具体是指利用信息化技术将传统的面对面教学和在线教学进行有机融合,以实现教学目标最优化[15-17]。最优目标既不是对在线平台的简单使用,也不是对教学资源的数字化重构,更不是传统教学的线上翻版,而是要发挥 “线上”与“线下”的协同效能来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混合式教学除了是教学空间、教学时间、教学模式等方面在形式上的混合,更是“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在效能上的融合。
可见,混合式教学就是“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互融合协同的、共生共建的一个有机系统。对该系统,不妨运用系统论的分析方法,且按时空融合的先后顺序,将其组织运作模式大致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其中,课前阶段重在知识传递,通过线上先行探索而达成初步认知目标;课中阶段重在知识内化,通过线下互动研讨而达成深入的认知目标;而课后阶段重在知识迁移,进一步通过线上巩固提升而达成更高级的认知目标。
图1表明,混合式教学既优于纯线下教学,也优于纯线上教学,可通过二者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形成“1+1>2”的合力,促进教学质量相对传统教学大幅提升。然而,尽管混合式教学优于传统教学,甚至可弥补线上教学的诸多不足,但在实践中大多因仅仅浮于表面上的、形式上的线上线下混合,所以混合式教学质量有待科学评价和进一步提升。
实际上,根据图1,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应是一个包括对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网课平台等要素进行综合评价的有机整体。为此,借鉴文献[18],从系统生态学的角度,将“教师-平台-学生”的循环交互作为影响混合式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并引入师生满意度作为其教学质量测度,构建师生满意度概念框架体系,如图2所示。
本文之所以引入师生满意度作为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主要原因在于:①师生互动行为是教与学关系的最根本体现,是影响混合式教学质量的关键,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师生互动行为是通过师生与平台媒介的操作交互、师生与教学内容的信息交互、师生之间的思维交互等师生共同完成;②混式合教学质量不仅在于师生互动的价值,而且关键在于师生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即师生满意度;③混合式教学可依托智慧教学平台实时记录教与学的师生互动行为数据,为学生“评教”和教师“评学”的相互融合提供客观数据来源,由此可构建师生满意度评估指标体系。
二 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的师生满意度计算模型构建
上述分析表明,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应是对师生互动行为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即包括学生“评教”和教师“评学”两个子系统。只有这两个子系统保持双向互动、协调共生的动态一致性,混合教学方可反映线上线下整体关联性和协同性。所以说,师生满意度不是教师满意度和学生满意度的简单叠加,而是反映师生对混合式教学质量满意程度的协同一致性。为此,借鉴协同论中的协同度评估方法,按数据可获得性和可比较性原则,构建混合式教学的师生满意度评估指标体系,并给出师生满意度计算模型。
(一) 师生满意度的评估体系
根据混式合教学模式的运作机理,基于“教”与“学”的整体关联性,通过咨询相关教育专家和参考相关文献[2,8,9]等,构建教师“评学”和学生“评教”相互融合的师生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其中,①学生对教师线上教学行为的满意度评价指标是基于教学平台实时记录的教师行为数据而确定,而学生对教师线下教学行为的满意度评价指标是将传统的线下教学评价指标和教师运用在线平台开展线上教学情况相结合而进行综合确定;②教师对学生线上线下学习行为的满意度评价指标主要是将平台实时记录的学生行为数据和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判断相结合而进行综合确定。因此,可通过教师“评学”和学生“评教”相互协同来确定师生满意度,以评价混合教学质量相对传统教学的提升程度。
(二) 师生满意度的计算模型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运作机理,可将其质量评价看作是由学生“评教”系统X和教师“评学”系统Y组成的一个二元复合系统Z,即Z={X,Y}。其中,对X而言,评价指标即为学生的线上满意度M1和线下满意度M2,即X={M1,M2};对Y而言,评价指标即为教师的线上满意度N1和线下满意度N2,即Y={N1,N2}。无论是学生满意度,还是教师满意度,都涉及到个体对每个指标分量的主观评价。考虑到个体评价结果一般都具有模糊性,不妨借鉴模糊评价理论中的隶属度函数确定方法,基于表1给出的指标体系,同时结合对师生的问卷情况,首先将子系统X对指标M1的第j个分量和对指标M2的第k个分量的满意度分别定义如下
三 应用案例——金融资产评估原理课程的混合教学质量评价
(一) 案例选取与数据来源
自2020年以来,南京财经大学资产评估专业金融资产评估原理课程一直都采用“雨课堂”作为在线教学工具,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雨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工具,虽已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智能终端,可让课前-课中-课后的师生互动行为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质量,但关于该课程的教学评价,目前依然采用学生“评教”方式给出学生满意度的绝对分值。查询校教务管理系统,统计该课程2017—2022年的评教结果,见表2。其中,2017—2019年的得分可看作是对传统教学质量的评价;而2020—2022年得分可看作是对混合式教学质量的评价。
表2表明,金融资产评估原理课程在从传统线下教学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转变过程中是保持“稳中有升”的质量发展趋势。但这种评价仅仅还是局限于学生对教师教学内容和传统教学方法的评价,很难反映线上线下教学相互融合的协同程度。因此,不妨利用雨课堂记录的相关数据和提供的课堂报告,基于师生满意度模型讨论该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