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需求的电子竞技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作者: 龚骁 王思行 倪男
摘 要:电子竞技(以下简称电竞)庞大的受众群体和日渐增长的影响力,为推动电竞产业全生态链高质高效发展带来了强大驱动力,察觉商机的传统行业也相继踏入这片蓝海,过于快速的发展使得产业人才市场出现过载,亟需大量“懂电竞”又“有技能”的人员填充行业发展所需的人才缺口。该项研究正是从电竞产业目前发展的现状进行切入,深入分析电竞行业的人力资源结构、质量和需求,再对电竞行业从业人员所需要具备的能力与素质进行探讨,注重理论实践并行,结合高校课程特征,铺设好“产-学-研”三位一体高素质电竞人才培养路径,从电竞策划运营、电竞解说主播、电竞美术设计和电竞智能编程四大教学板块构建支撑电竞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电子竞技;产业需求;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1-0160-04
Abstract: E-sports contain the huge amount of audience and increasing influence around world. It has brought a strong internal force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and high-efficiency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ecological chain of the e-sports industry.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that are aware of business opportunities in e-sports field have also followed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new era. The rapid development has brought the huge pressure to the labor market of the whole industry, and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who have "E-sports understanding" and "E-sports skills" are urgently needed to fill in the talent needed of the industry. This research starts from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e-sports industry, and then deeply analyzes the structure, quality and demand of human resources in the e-sports industry. Meanwhile, it will discuss the ability and quality that the employees of the e-sports industry need. It pays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combine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iculum in the university, and lays the foundation of producing, learning and researching. These three elements will create high-quality E-sports talent training path. This research integrates E-sports operation, E-sports commentary anchor, art design and programming four teaching methodology to build a talent training mode to support the demand of e-sports industry.
Keywords: E-sports; industry demand; talent training
电子竞技的出现丰富了人类社会竞技、娱乐和文化传播的形式,电竞行业的热度和潜在价值吸引了诸多传统行业与其融合,电竞体育、电竞赛事、电竞传播、电竞综艺和电竞生态等全新概念开始活跃,人们在享受电竞所带来的愉悦和效益的同时,越来越注重电竞产业的健康发展。从电竞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该产业领域与计算机技术、运动训练、艺术设计、传媒播音和策划运营交集甚密。涉及范围广、探索空间大、融合创新难、人才需求高也成为目前电子竞技发展道路上的阻碍,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着眼于高质高量的产业人才培养。近年来,国家更是发布了若干电竞相关政策且逐步设立了电竞行业规范,这为电竞行业人才的执业提供了有力保障,诸多高等院校也相继开设电竞相关专业(方向)为电竞人才输送提供高质量的培养渠道。
一、电子竞技人才培养内涵
电竞人才在电竞产业的不同领域和技能掌握上主要分为五大类:电竞策划运营人才、电竞美术设计人才、电竞解说主播人才、电竞程序编码人才和电竞职业运动人才。
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认可“电子竞技”为正式体育项目;2018年,电竞项目成为雅加达亚运会的表演项目;2022年杭州亚运会,电竞项目将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2016年,国家教育部发布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科层次、专业代码为670411)专业;2018年,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本科层次、专业代码为040210TK)专业发布,可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2016年起,各大高校也增设电竞相关专业(方向)。
2019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电子竞技运营师”和“电子竞技员”两大全新职业。
目前,全国各地开设电竞专业(方向)的高等院校已达百余所,其中不乏中国传媒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和南京传媒学院等享有较好社会声誉的名校。由于专业开设的时间并不长,在电竞人才培养的路径上各大高校都还处于摸索研究的阶段,高等教育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途径,电竞专业(方向)的高校教学目的是通过理论教学、企业实践和创新思维养成等方法,培养能够适应产业需求发展和具备产业创新能力的高质量人才。
二、电子竞技产业发展现状
早在上世纪末,欧美日韩的电竞产业链就已初具规模,尤其在韩国,电竞产业一度成为韩国国民经济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相比而言,我国的电竞产业起步较晚,但受到诸多利好因素的推动,我国电竞产业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
(一)产业规模与人才缺口
在2015年之前,我国电竞产业主要由游戏研运商、游戏外设厂商和职业战队构成。生态链结构单一,行业内并不存在人才缺口。
但在2015年之后,我国的电竞产业布局已经遍及多个领域,呈阶梯状排列,上游主要被电子游戏研发商和运营商占据。中游产业虽不及上游核心价值,但作为承接上下游的中坚力量其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主要包括:电子游戏外设厂商、电子竞技赛事运营方和电子竞技俱乐部。而产业的下游,种类繁多涉及甚广,一般包括网络转直播平台、第三方游戏平台、电竞媒体、电竞数据、电竞培训和其他上中游的衍生产业。
而到了2017年,电竞产业已围绕电竞游戏和电竞赛事衍生出了一个横跨竞技体育、休闲娱乐、文化传播、制造生产、教育培训的大型生态产业链,人才缺口达到26万人。依据电竞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速度,大数据研究机构保守估计到2022年时,人才缺口数量会达到50万左右。
从图1的数据可以看出,2015年至2019年,中国电竞生态市场规模呈倍速增长,短短几年时间,电竞生态市场的规模由10亿元猛增至138亿元。
(二)产业驱动力
近年来,电竞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在不断增强,产业生态链日渐成熟,可持续造血功能逐步完善,整个电竞产业会开始侧重于精细化的深度发展。电竞产业发展的驱动力主要来自:社会认可提升、扶植政策增加、游戏厂商可持续盈利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
社会认可。社会认可是产业走向大众化和吸引更多人才的重要先决条件,从玩物丧志到国家荣誉,电子竞技在中国走过了漫长的认知之路。体育总局认可为正式体育项目,教育部正式发布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国家职业分类大典》颁布电子竞技领域的新职业,亚运会上的电子竞技项目夺得金牌荣誉等,这些公信力影响力强的重大事件对社会认可电子竞技给予了助力,加上电竞产业规模的成型和逐步规范,越来越多的传统领域和人才愿意涉足电竞领域。
政策扶持。电子竞技产业的发展相比许多传统产业具备绿色无污染、辐射人群广、交叉路径多等优势,可以起到激活地方经济和拓宽就业市场的功能。随着社会和人们认知的提升,政策从限制开始转向扶持。
可持续盈利。早期的电子竞技游戏以《星际争霸1》、《魔兽争霸3》和《反恐精英》等游戏为主,多人联网对战一般依靠局域网络或第三方的战网平台,游戏厂商的盈利点来自售卖游戏产品。这样一来,游戏研运商对一款游戏的受众收费无法持续进行,没有更多的盈利点,厂商自然不会聚焦在开销远大于收益的赛事进行投入,而是更青睐于研发更多新游戏款式。但在目前的游戏市场上,主流电竞游戏产品一般都具备独立引擎,游戏厂商的盈利点从售卖游戏产品转变为售卖游戏内的虚拟物品,一款游戏可以实现长久的持续盈利,厂商运营游戏的策略从不断开发新游戏转向维护升级精品游戏。由此一来,精品游戏被赋予了更强的生命力,也能够吸纳更多的同款游戏爱好者。游戏厂商开始向电竞赛事上发力,为打造赛事品牌不惜投入大量资金,电竞赛事的质量和影响力与日俱增,高质量高水平赛事又会吸引更多的电竞受众,我们从图2中可以看到,在2019年,电竞观众在全球的规模已经超过4.5亿人,且仍处于增长状态(2022年的人数为预计人数)。而互联网的发展又为电竞内容的传播带来了极大便利,政策放开、直播平台兴起、智能手机普及,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和数以亿计的受众需求,让电竞用户流量变现不再困难,游戏厂商能够由此轻松盈利。
三、电子竞技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纵观目前电竞行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具备高水平电竞认知同时又具备某项或多项应用技能的人才最受电竞行业青睐。位于产业上游的游戏研发商,其人才最大缺口来自游戏美工制作人员和游戏编程制作人员;而处于产业中上游的游戏运营商和赛事运营商中,赛事包装设计和技术服务类的岗位仍然是紧缺的两类岗位,也是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快速扩张的两类岗位。多数求职者也会更偏向于选择垂直于电竞游戏研发和电竞赛事运营这两大核心业务下的岗位,但这些岗位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不仅更高,而且岗位吸纳人力资源的口径相对较窄,而产业下游的媒体、直播、制造、设计等方面的口径相对较宽,但是从业者们的总体就业意愿则偏低。总的来说,电子竞技产业对于人才需求的空间是相当充裕的,随着电子竞技产业规范化的来临,整个产业生态上的劳动力市场会有结构性的调整。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电竞核心业务公司的团队构成和岗位职能来观察电竞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导向。
赛事运营公司团队构成和岗位职能主要包括有:赛事团队,负责赛事体系建设及赛事执行推动;产品团队,负责赛事IP衍生产品开发;舞美团队,负责舞台现场视觉呈现包装工作;战略发展团队,负责赛事生态战略规划;联盟发展团队,负责联盟生态建设及扩充发展;品牌策略团队,负责赛事市场推广及品牌建设;商业化团队,负责赛事商业化开发。
游戏研发公司团队构成和岗位职能主要包括有:概念设计团队,负责游戏概念策划及创意;艺术设计团队,负责游戏画面、音乐制作;程序制作团队,负责游戏程序编码制作;体验测试团队,负责各个阶段游戏测试;品牌策略团队,负责游戏市场推广及品牌建设;商业化团队,负责游戏商业化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