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课堂”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研究
作者: 尹欣 司建楠
摘 要:2020年我国经历了史上最大的一次疫情突发事件,教育部于2月12日发文《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部署中小学在疫情期间利用网络云平台做好基础教学工作。随后,高等院校相继提出了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合理安排日常教学活动的通知。对于这次的突发事件,在线教学成为一个有力的教育工具。广大教师开始对“使用什么教学平台”“采用哪种教学模式”展开激烈的探讨。“超星学习通”“腾讯课堂”“QQ直播”等一系列与在线教学相关的工具进入了热搜榜首。我校在此次大环境下,确定以学习通为主要平台,配合其他辅助在线平台,让教师在确保完成在线教学的情况下自由发挥。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总结出一些有利的在线教学经验,为日后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有效案例。“云课堂”在线教学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能够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和在线直播做到保证日常教学工作的运行。同时,它的一些特性和优势还能够为高校课程体系和评价机制的建立提供有力依据,是未来高校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
关键词:云课堂;在线教学;教学模式;利与弊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3-0134-04
Abstract: In 2020, China experienced the largest epidemic emergency in history. In this event,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ssued a "notice on the work arrangement of 'suspension of classes without suspension' during the extended opening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on February 12, which aimed to do a good job in basic teaching by using the network cloud platform during the epidemic period. Subsequentl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put forward the notice that teachers use network resources to reasonably arrange daily teaching activities. For this emergency, online teaching has become a powerful educational tool. The majority of teachers began to have a heated discussion on "what teaching platform to use" and "what teaching model to adopt". "Superstar learning link", "Tencent classroom", "QQ live broadcast" and a series of online teaching related tools have entered the top of the hot search list. In this environment, our university has decided to take learning link as the main platform and cooperate with other auxiliary online platforms to let teachers play their own rol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nsuring the completion of online teaching. At the same time, in this process, some favorable online teaching experience is summarized to provide effective cases for future teaching reform and development. "Cloud Classroom" online teaching mode is a good case, which can use various network resources and online live broadcasting to ensure the operation of daily teaching work. At the same time, some of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can also provide a strong basi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college curriculum system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which is a trend of college teaching reform in the future.
Keywords: Cloud Classroom; online teaching; teaching mod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一、“云课堂”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近年来,“云课堂”已在中小学、高职大专院校中被广泛应用,由于此次疫情的严重程度,教育部在推迟中小学开学时间的基础上利用网络“云课堂”实现“停课不停学”,让学生在家也能上课。目前,我国的“云课堂”主要是以国家网络“云课堂”(www.eduyun.cn)为主的一种网络点播课程。用户在注册后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搜索资源,在线观看视频教学,类似于“慕课”的形式,属于一种在线教学模式。实际上,“云课堂”是线上教学的一种说法,江苏省内一些兄弟院校已经逐步建立了相对完整的慕课体系。比较成熟的慕课平台有“中国MOOC”“爱课程”。国内关于“云课堂”的研究论文主要有以下这些:王鶄、杨倬在论文《基于云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以华师云课堂为例》中浅谈了华中师范大学在线上教学发展过程中的应用突破,主要是围绕华师大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的一款学习管理系统平台“华师云课堂”展开,具有较强的启发性。贺占魁、黄涛在论文《高校智慧教室的建设理念、模式与应用展望——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中论述了华师大在“智慧教室”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此“智慧教室”是一种网络教学平台(线上)结合交互式教室(线下)的混合式教育新模式,类似我校提倡的“超星”学习通教育平台,对于本课题的线上教学改革研究有较强的借鉴价值。相关的文章还有许多,且关联词均为线上教学、混合式教学、慕课等词汇。同时,市场上与慕课相关的书籍也有许多,反映出我国对于线上教学模式的研究已经具有一定的水平。
“云课堂”是基于怀斯科技(Wyse Technology)开发的云客户端技术的基础上发展的,其功能在于能够让用户将资料上传到网上并让别人下载,而这项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就成为了“云课堂”。“云课堂”是指利用服务器已经存储好的讲课视频进行教学,它与慕课的区别在于慕课是一个课程视频网站,是公共服务性质。而“云课堂”是属于教师个人的资源,这些资源与教师的课程相互联系,并不完全上传至公共网络,只是在校园网络中应用,相当于教师自己的教学媒介。
“云课堂”被认为是继“慕课”之后又一项教育界的革新技术,近几年开始受到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及大专院校的高度关注,而在高校范围内还没有完全推广开来,华中师范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教育院校,在这方面算是走在最前列的。虽然它在高校领域的应用程度还不及慕课广泛,但“云课堂”在未来教育改革进程中一定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疫情之后提出的云课堂方案。在应对疫情等一系列特殊情况下,高校也能够做到“停学不停课”,从而实现不受空间、时间、环境约束,在家也能上网学习的巨大优势。
二、“云课堂”的特性与作用分析
“云课堂”相比传统课堂的优势在于它构建了一个集物理空间、资源空间、交互空间于一身的多维度数据一体化采集与应用的集合。
(一)“云课堂”的特性
1. 物理空间。“云课堂”具有多样化的空间环境、智能化的教学设施和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管理。它打破了传统教室座位从前到后的编排顺序,学生座位更加灵活,自由组合,便于建立学习兴趣小组。嵌入式液晶屏替代了传统投影,让学生在日常光照下也能看清黑板上的PPT,一体化的自动录播设备能够记录教师的上课过程,方便导出影像资料。系统内置点名册和作业上传功能,可以随时查看学生的出勤率,方便教师记录平时成绩。与手机APP绑定的物联网功能可以自动切换教学模式(如讲授模式、观影模式、小组讨论模式、自定义模式等),方便教师对讲课方式进行调整。
2. 资源空间。“云课堂”能够将云端(如超星、腾讯课堂)与物理端(云教室)结合,实现在云端上不断建设、积累、更新课程学习资源,在物理端上巩固和消化学生学习效果的这样一种物理课堂与虚拟课堂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云课堂”还能备课授课一体化。教师在课前通过备课系统完成的课件会自动导入云课堂平台,学生可随时随地获取相应的资源进行预习、上课、完成作业和测验等。
3. 交互空间。基于上述两个空间的基础上,教师能够改变传统的讲授法,改为更加灵活的提问探究式教学。教师从教学主体的位置转移到教学主导的位置,而让学生变成教学主体,实现终端控制、文件发送、随堂测试、手写板书、主客观题互动、图像互动、即时讨论、小组互动等形式,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研讨课堂”提供了适宜的移动教学环境。
4. 多维度数据一体化采集与应用。为加强物理空间、资源空间、交互空间的一体化建设,构建面向个体和整体的教育教学全景视图,学校组织技术力量自行开展系统集成,开发数据接口,将已建成的“云课堂”平台、教务管理系统与新建智慧教室的录播系统、备授课系统、交互系统、电子班牌等进行无缝对接,以实现各种教学信息、学习资源、使用数据等在系统间的流转顺畅。
综上所述,“云课堂”集物理空间、资源空间、交互空间于一身的多维度数据一体化采集与应用等技术特点对未来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电子教育改革应顺应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探索新技术背景下高校教学改革新方向,并从多维度对高校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创新改革措施,以理论研究为主、实践与调研为辅综合研究教学空间、在线教学、教学资料电子化构建的交叉方面,如图1所示。
(二)“云课堂”的作用
1.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改变传统模式下被动接受学习的方式,不拘泥于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2. 加强师生双向互动性
改变传统模式下教师讲述学生听讲的单向式教学过程,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习惯,从而改变教师过度主导,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
3. 支持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改变以往的讲授法为主的单一教学方法,引入讨论法和讲授法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模式,给学生带来全新体验。
4. 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可以摆脱教材大纲编排顺序的限制,上传各种视频资料以及课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管,及时评价学生作业。
5. 有利于公正的评价机制的确立
对教师综合教学评价的打分机制提供有力参考依据,使督导打分的标准不再局限于临时听到的课程,而是参考整个学期的内容,从而实现线上线下都能评价的情况,改变主观评价的现象。
三、“云课堂”在高校课程体系建构中的问题与策略
(一)“云课堂”在高校课程体系建构中的问题
学校管理层应大力倡导。我校在“云课堂”建设方面的启动时间是比较早的,2014年学校教务处就在网站上开辟了在线课堂的通道,只是因为当时关注的人少,加上网站视频上传有问题,所以实际使用率并不高。后来我校购买了“超星”学习通系统的使用权,相比之前的系统而言,该软件设计更加人性化,操作上更加合理,但是实际使用率仍然不高。在新形势下,作为信息工程为主体的我校,在“云课堂”建设方面应该走在兄弟院校的前面。系统化、规模化、管理化的建设在线课堂是大势所趋,需要从校级层面出发,布置任务,逐步完善“云课堂”建设。
为合理的评价机制建立依据。我校课程评价体系还不完善,督导打分机制还不健全,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一个准确、合理、公正的综合评价体系需要具备多方面的因素支撑。督导是进行教学综合评价的主要实施者,对教师当堂课的教学能力具有一定的评价能力,但评价体系完全以督导的反馈结果为中心导向不尽合理。首先督导固有的评价标准很难全面,从而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其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授课方法、教学态度、教学内容、课堂管理、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实施情况并不能由教师主体来决定,而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体现的综合结果。这样,单纯从某一节课来判定整个学期的上课质量就显得有些单薄。一方面,一节课的情况无法代表整个学期的情况;另一方面,教学效果的评判无法从一节课中获得。因此,如何建立合理的综合评价机制尤为重要。而建立“云课堂”所需要的一系列基础材料(教学视频、课件、教学笔记等)能为评价机制提供有力参考依据,有效解决以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