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作者: 代晶 王彬

“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0

摘  要:“互联网+教育”的新形势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带来不容忽视的冲击和挑战,引起课程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的极大变革。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一种新型模式,以工程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为例,依据课程特点,结合当前教学困境,从教学理念、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建设、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着手,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式框架,研究结果为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混合式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4-0116-04

Abstract: The "Internet + Teaching" has brought obvious impacts and challenges on the teaching of specialty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will surely cause great changes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modes. The blending teaching model is a new model based on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curriculum characteristics and current teaching dilemma, this paper, taking "Bidding, Tendering and Contract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as an example, designs a blending teaching model framework from teaching philosophy, environment, resources, content, organization and evaluation, etc.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aime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practice of blending teaching.

Keywords: Internet+Teaching; blending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互联网+”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互联网时代,教育受到了互联网的巨大影响,“互联网+教育”思维对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冲击和挑战。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通知中提出,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支持学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逐步实现信息化教与学应用师生全覆盖。因此,探索和实践高校专业课程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是促进课程教学水平和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一线教学工作者的现实课题。

混合式教学是“互联网+”背景下教学理念的创新,在国内最早是由何克抗教授提出。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式教学通过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效地深度融合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既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是一种“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学方式。由此可见,混合式教学将传统课堂学习方式的优势与线下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通过优势互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2020年面对突发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在疫情期间,作者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开展本门课程在线教学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通过实践体会到线上教学有其灵活高效自由的特点,但从师生体验来看,线上教学不能完全取代线下教学,宜将两种方式有机融合。在互联网时代,本文尝试将“互联网+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的教学中,以期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塑造一个开放创新的教学环境。

一、课程基本情况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是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本门课程政策性强,涉及到《招标投标法》《合同法》《建筑法》《民法》和相关法律实施细则等多门法律法规知识,还必须熟悉国家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和现行工程合同示范文本内容;课程实务性强,课程内容与招投标和合同管理的实际工作密切联系,帮助学生建立面向解决实际问题的系统性思维和工作方式;课程综合性强,学生要在掌握建筑识图、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施工与组织的基础上,在招投标和合同管理课程学习中需要应用多门专业课知识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

由于本课程上述特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计划通常对这门课程设置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形成“理论学习-课堂实践”的模式。1~2周的实践教学主要利用教学软件对具体工程对象的招投标过程进行模拟,分角色完成招标、投标、评标、定标的相关工作,在参与过程中完成招投标任务获得实践能力提升。除此之外,个别高校增加了合同谈判、合同索赔、合同变更、合同价款调整等场景模拟。课堂实践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在教师组织下投入模拟工作环境完成工作任务,但前期理论教学既是本课程教学的基础也是重点。本文针对课程理论教学环节,研究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二、本课程传统课堂教学的困境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形式是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评讲作业的“五段教学法”。从发展角度看,它存在的弊端成为信息化时代高校推进教学改革的障碍。

(一)以教师为中心,重灌输轻探究

传统课堂教学以“传递—接受”为特征,把对学生的培养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就是按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教案完成规定教学任务的过程。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师教得好,忽视了学生怎样才能学好。以教师为主体忽视了学生发展,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权利和地位,妨碍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本课程大量理论知识的满堂灌输,使学生失去了主动探究的动力,难以形成自主性学习的习惯。

(二)以教材为中心,重理论轻能力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材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内容。本课程理论知识多,文字内容多,如果学生只被动接收教材中一大堆抽象的文字符号,没有辅助教学的图片和视频,凭空想象难以理解和吸收其中的实质内容,看得懂考得高但不会用,导致机械化、低水平学习,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本课程政策性强,因此教学必须紧密结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部门通知、指导规范性文件等,因社会发展迅速,部分法律法规和指导规范性文件内容更新快,教材更新不及时的问题突显,传统课堂教学因发布学习资源的局限性,在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时显得力不从心。

(三)以课堂为中心,重共性轻个性

传统课堂教学把学习空间限制在教室,把学习时间限制在上课期间,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空间时间有限,削弱了师生沟通的积极性。即使课前课后布置课外预习和作业任务,教师也无法了解每位学生真实的学习掌握情况,难以监督和反馈而使课外学习流于形式。同时,传统课堂教学按同一个模式培养学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除关注学生知识学习外,还应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发展,关注个体发展。在教学中,部分学生反映有发表学术论文、考研、考证等需求,而传统课堂教学同质化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三、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相互融合,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优势互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教学理念、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内容设计、课堂组织、学习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产生变革,以实现提升学习效果,提高专业能力的目标。本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一)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满足学生个性化、自主性学习的需求

混合式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这一指导思想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考察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学习习惯。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学习资源。同时,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实现学生自主性学习提供条件。研究表明,自主性学习有利于激发学习动因,增强学习的责任感。自主性学习包括理解学习目的,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主动制定学习计划,积极从事学习活动,定时评估学习效果。

混合式教学以学习效果为导向,强调师生之间畅通交互、实时反馈学习效果和学习感受,鼓励学生参与互动,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投入度,得以激发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要设置和管理师生互动区,将其作为线上课堂。例如本课程中,不同规范性文件因发布时间不同、或发布单位等级不同,对同一事项的规定有不同的表述,学生对学习中的疑问应有充分的提问权,还可以对其他同学的看法进行评议和讨论,教师在互动区指导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答。在线上讨论中,学生们思维相互碰撞,相互激发,增加课程学习的趣味性,因线上交流的灵活性和自由性,更多的学生愿意参与进来。同时,教师可以获悉知识疑惑点、难点并学习到不少的知识,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二)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为混合式教学的开展提供保障

混合式教学的开展,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彻底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环境。信息化技术为混合式教学提供支持和保障。

一是需要学校提供稳定、安全、便捷的校园网服务,具备全天候、全覆盖特点的无线校园网,打破时空限制,灵活满足学生按照个人习惯安排学习。

二是在智慧教室开展课堂教学。在国家教育规划和发展纲要中均有提到,教育信息化的工作重心是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未来高校将配备越来越多的智慧教室。传统课堂依靠教师的经验和对学生学习行为和表现的判断来制定教学策略,而智慧教室可以提供根据学生学习行为大数据的挖掘与分析,供教师制定和调整教学策略,通过直观的测评数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用大数据构建高效课堂,对每一位学生的认知更加清晰准确,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智慧教室集成移动桌椅、智能交互、数据分析等,采取小组合作讨论,有利于合作探究的开放式教学方式。

三是利用智慧教学平台。“互联网+教育”智慧教学平台应包含学习资源整合、资源动态管理、学生自学记录、学生考评分析、线上师生互动、教师教学管理与评价等功能。如果不能配置智慧教室,智慧教学平台即可以满足在多媒体网络教室开展混合式教学。

(三)整合建设教学资源,既是基础又是关键

混合式教学对线上线下教学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资源是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基础,也是能否取得预期教学效果的关键。“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课程教学资源更加多元化,除建设好纸质教材和PPT课件外,视频、案例库也成为重点建设对象。教师广泛收集和自行建设内容形式丰富的、与课程理论和实践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教学资源库,包括微课或Spoc库、案例库、实务视频库、补充规范性文件库、课前课后测评库、考证学习库、主题研究库等。

(1)微课或Spoc库以知识点为单元,可以为学生课前线上预习提供视频资源,本课程合同法基本原理、招标投标工作程序、各类建设工程合同内容、合同管理法律制度等内容可以由教师根据教学章节安排制作微课或Spoc提供知识点学习视频。(2)案例库可为开展案例教学、任务教学和小组讨论提供资源,从而实现课堂翻转。(3)实务视频库的建设可通过收集或制作动画视频、收集专家讲座、讲解工程文件等方式来展现实务工作流程和实务案例与经验。(4)补充规范性文件库的内容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工程合同示范文本、指导性文件、管理规范等,该库可以更新和补充纸质教材的文字内容,以及提供案例分析的依据。(5)课前课后测评库为检测学习效果和巩固知识提供支持。(6)考证学习库和主题研究库拓展学生学习深度和广度,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和个性化学习。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