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的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作者: 吴超 刘讯 任翠娟 钱长江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的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0

摘  要: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动力源泉,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培养的必要环节,构建完善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贵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实践教学规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以增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宗旨,优化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应用导向、产出导向、实践导向的包括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实践教学监控体系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科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5-0113-05

Abstract: Teacher education is the working machine of education and the source of pow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Practical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alent training plan and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It is a necessary part of teacher training. It is necessary and urgency to construct a sound and reasonabl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Guizhou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biological science base on fully implement the party's education policy,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follow the rules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on spirit and practice ability as the main line, to enhanc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practice ability for the purpose, to optimize the practice teaching link, insist on “student-centered“,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which embodies the application orientation, output orientation and practice orientation includes the practical teaching course system, the practical teaching content system, the practical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the practical teaching guarantee system, the practical teaching monitoring system and the practical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Keywords: biological scienc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动力源泉[1]。2017年10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标志着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正式启动,提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基本理念,“一践行、三学会”的指导精神以及“师德规范、教育情怀、学科素养、教学能力、班级指导、综合育人、学会反思、沟通合作”八大毕业要求,对于规范师范专业建设,提高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指导价值。同时,师范专业认证作为确保教师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也成为各师范院校当前的主要工作。

近年来,国家陆续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教师〔2016〕2号)、《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教师〔2018〕2号)等文件,体现了国家对教师教育的高度重视,也加强了对师范生教育实践环节的重视,有力促进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及培养质量的提高,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开放,教师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培养造就了大批合格教师,有力地支撑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然而,教师教育体系不能很好地支撑广大人民对好教师培养的需要,教师培养质量滞后于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需求[2],师范生教育实践依然是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3]。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更是教师培养的必要环节,构建完善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对于培养师范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4]。本文以贵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为例进行探索和实践,以供参考。

一、构建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和原则

(一)构建目标

立足党的教育方针与国家改革发展战略要求,紧紧围绕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凸显“师范性”,强化“应用型”和“地方性”,构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以增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宗旨,优化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应用导向、产出导向、实践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构建原则

1. 学生中心原则

“学生中心”是《办法》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本科高校办学的核心目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自然要围绕“学生中心”进行,对标《办法》要求和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的毕业要求,以是否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是否促进学生就业、是否促进学生发展为判断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目标达成度、社会需求适应度、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提供有力支撑,让学生成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真正受益者。

2. 应用导向原则

实践教学是达成应用型高校教学体系以应用型能力培养为功能导向的必由之路[5],作为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师范专业,自然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切入点,紧密结合地方需求,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符合地方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3. 产出导向原则

“产出导向”也是《办法》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否科学、合理,其建设成效,要以是否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是否促进学生就业、是否促进学生发展为判断。一方面致力于培养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即培养合格师范生;另一方面注重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成果产出,在实践教学实施环节,除了关注学生成长,还要引导学生成果产出(如参与大学生科研项目研究、学科竞赛、专利申请、论文发表等),成果产出的过程,也是一种实践,又是对学生再培养和再提升的过程。

4. 实践导向原则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要以“实践性”为鲜明特征,否则就成了以实践为形式的理论教学,因而,一是实践教学体系要具有“实践性”,应考虑本专业教学条件、结合学生特点等因素,能实施,能有效运行,具有可操作性;二是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能真正参与实践,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得到较好的锻炼和提升;三是实践教学实施过程资料的自然形成,作为实践教学质量反馈的直接“证据”,也可作为改进的依据;四是实践教学体系要能够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建立有效的评价和反馈机制,促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持续改进。

二、构建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贵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在不断总结人才培养经验,经过全方位调研、反复讨论研究并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紧密围绕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构建包括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实践教学监控体系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总体课程设置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的生物科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生物科学专业)进行,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见习、实习、研习、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各类实践教学环节占教学的比例为41.77%(标准要求不低于25%),生物实验教学1 707学时(标准要求不少于400学时),实验类课程的学时略多于理论课程学时,占比51.5%,构建基础性、综合性和研究性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的比例占总实验教学的比例不低于50%。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围绕《办法》提出的“一践行、三学会”指导精神,设置进一步凸显生物科学专业“师范性”的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就师范生的教育教学技能进行训练和提升,如图2所示。

图2 生物科学专业教育实践课程体系

(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实践教学课程的具体细化和落实,仅强调课程而忽略课程内容是不合理的,离开课程内容谈课程是没有血肉和灵魂的,因而对实践教学内容更要引起重视,也更值得研究。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教师〔2018〕2号)中指出“明确教育实践的目标任务,构建全方位教育实践内容体系”。依据生物科学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总体要求,从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角度出发,在具体内容安排时考虑其是否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是否促进学生就业、是否促进学生发展为判断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同时注重实践教学内容的分层化、模块化。

实验课程内容主要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生物科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生物科学专业)规定需要掌握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安排,结合贵州特色茶、药、菌增开部分实验内容,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开设部分拓展性实验及开放实验。开设的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研究课程中,通过使学生熟悉和掌握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工作和进行实验教学研究的能力,鼓励学生根据实验原理进行中学生物实验教具的制作与使用,这对于不具备开设中学生物实验条件的地方中学来说是很重要的,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训教学内容主要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采用一定的教学案例,对学生进行应用能力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三字一画”、普通话等训练,从大一入校就为学生配备练习设备,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可以在寝室、教室和户外等场所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兴趣,致力于让学生养成持续练习的习惯,结合考级(考证)、竞赛等组织开展。开设的听、说、上、评、议课课程,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指导和训练,同时为学生提供“微格教室”进行专业训练。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