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农业技术对促进物联网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

作者: 施明登 韩清华

摘  要:以色列作为中东地区的发达国家,其基础教育工作、科研投入政策、创新扶持和人才资源等领域都值得借鉴。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不高一直以来都被企业、事业等用人单位所诟病,以色列农业技术创新创业模式的实践经验既能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提供启示,也能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系统的构建提供模板。塔里木大学处于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关键期,其人才培养的质量首先取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质量。文章阐述以色列农业技术、教育创新创业的发展,介绍塔里木大学创新创业的优势,最后以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为例,分析物联网专业教学当前存在的问题,探索将以色列农业技术融入创新教育教学的思路。

关键词:以色列农业技术;物联网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6-0016-04

Abstract: As a developed country in the Middle East, Israel's basic education work, research investment policies, innovation support and human resources are all worthy of referenc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in universities has been criticized by employers such as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Israel's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model can not only provide inspir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models, but also provid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the Universiti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cosystem provides a reference. Tarim University is in the critical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The quality of its talent training depends first on the quality of its talent training goal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sraeli agri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ystem, and introduces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Tarim University. Finally, taking the IOT engineering specialty of the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in Tarim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IOT specialty teaching were analyzed, and the idea of integrating Israel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to innovativ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was explored.

Keywords: Israel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OT Major; teaching reform

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物联网专业的课程大部分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的课程,塔里木大学是一所以农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将信息与农业结合是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特色,因此将以色列农业技术与创新创业教育经验融入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物联网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中,对于物联网专业的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党中央做出的战略部署中规划了南疆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为新疆技术市场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为塔里木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优势。南疆技术转移中心主要服务内容是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以塔里木大学南疆技术转移中心为主要技术支撑单位,每年组织南疆技术转移中心人员赴国内外技术创新基地开展学习,培养技术转移人才,从而助推新疆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塔里木大学作为一所复合型、应用型的高校,其技术转移人才的建设,对于信息工程学院物联网专业培养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以色列农业发展优势

(一)强调节水农业,节约利用水资源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而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却不到总量的一半;以色列水资源匮乏,自然地理环境并不优越,而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高达90%以上。一方面由于以色列的农业采用滴灌、喷灌技术,减少水资源浪费,避免水资源在灌溉过程中蒸发和渗漏,抑制杂草生长,降低土壤盐碱化程度;另一方面由于以色列注重污水处理,提倡污水循环利用,兼顾公平和效率[1]。

(二)注重科技创新,引领农业发展

因以色列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以色列大学与科研机构给予技术上的支撑,以色列农业走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发展道路,而我国也正需要以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三)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以色列鼓励农业人口、大学以及科研机构人员开展科技技术的创新,将技术引入农业,将实物投入到企业中使用,优化技术推广工作环境,丰富技术推广手段,解决农业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二、以色列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在建国初期,以色列就大力发展教育与科技,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培养高素质人才,以螺旋式科学技术理念不断提升其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在初级教育中增加实践课程,为后续农业生产培养输送人才做准备;在发展中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实践强的人才;将科技与人才资源运用到民用经济领域;吸纳犹太族群人口,招揽国际人才,使以色列在建国初期就站在世界上平均教育水平的巅峰,为以色列的科技发展奠定了丰厚的基础[2]。

我国的教育从初期的新式学堂,到实用人才再到专业教育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它的历史文化。新式学堂是在清末政府面临严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创办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翻译人才;实用人才学堂的创办是为了训练水师、学习造船与驾驶技术,为国家的需要培养大批专科技术人才;专业教育阶段的调整适应了当时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确立了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国家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确立了以成才教育为导向的大学教育理念[3]。因此,目前高校不断迎合市场的需要,开设社会急需的专业,但社会市场的情况是瞬息万变的,而一名大学生的培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导致有些高校开设的新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会面临失业的现状。在这方面应当借鉴以色列的教育文化,大学新专业的开设不仅仅是迎合市场的需求,更多的是在大学增设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相关培训,引导学生走向创业之路。

大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思想空间,创新性、创造性甚至革命性思维是大学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爱因斯坦,作为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The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的勾画者之一,坚持这所大学起初必须是一个研究机构,而事实上这所大学也确实是这样建立的[4]。从大学建立的第一天起,“创新”技术就是这所大学的标签,学生需要有所思考并有新发现,收集各种材料进行反思,最终将科学与技术向前推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4],课堂教学也是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学生既可以积累大量知识,也可以在课堂上有更多的表达空间和主动性。因此这所大学里面培养了两类学生:一种是学习知识的人,另一种是学习并推进知识体系的人,都可能会产生创新的机制。

三、创新创业与大学教育理念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前校长萨拉·斯钟萨教授在采访中曾说:“创新更多的是一种结果,而不是理想价值。”大学的理念和目标在于独立自由的学习和思想,独立的思想最终必定会产生别人未曾想到过的观念,随后我们称之为创新,而创新理念就是敢于求知、敢于学习[4]。

当前高校每年招收的学生数量一直在上升,塔里木大学也不例外,由原来的全校1万多名学生增加至2.5万名,信息工程学院还会继续扩大招生数量,在这样的教育体系中,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是潜在的天才,也并不是每一位同学都能通过四年的学习在将来成为研究者,这时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新文化、新思想体系以及新的思维模式培养[5]。物联网专业综合改革也提到让学生接触新理念、接触不同文化、熟悉不同思维,让学生自己主动审视自己的学习是否做好还是差强人意,这远比直接、狭隘、定向的创新培训更有效。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不论是应用型、研究型的大学还是技能型的大学,大学教育的首要目标都是人才的培养,2020年是特殊之年,中国的经济面临超乎寻常的压力,在国内严重的疫情以及国际市场金融动荡的环境下,新基建的重要意义正在不断凸显,5G的信息技术将加快与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的交叉融合,引发群体性、颠覆性技术突破,为经济增长持续注入强劲动能。全球已进入数字经济新时代,“大型+边缘”数据中心、人工智能、AI+和游戏等行业不断兴起,大学教育如果只是单纯地掌握单方面的知识或者技能,培养出来的人才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因此,在我国稳中求进、奋战新冠肺炎疫情并力求实现高质量升级发展的过程之中,大学教育不仅仅要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人的发展。

四、物联网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偏低

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15年开设了物联网工程专业,旨在培养能够掌握物联网工程项目的分析和设计基本方法、具备从事物联网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从事物联网专业领域的职业能力、掌握文献检索与利用的基本方法、具有利用各类文献信息的综合能力、具有外文阅读能力、能查阅本专业外文资料等专业技能的学生。2018年修订了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设了单片机与外围电路设计、智能仪器及应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物联网嵌入式系统开发(Linux)、物联网移动应用开发、物联网控制技术及应用、物联网定位技术、现代通信技术、RFID与智能卡技术、ZigBee技术应用及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信息安全等核心课程。2020年进行了第二次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核心课程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入了物联网中间件设计和计算机网络等课程,去掉了智能仪器及应用、ZigBee技术应用及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信息安全、物联网嵌入式系统开发(Linux)和现代通信技术等课程,总的学分也由原来的169.5学分降到了165学分。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仅仅停留在知识传承及其运用的层次,强调的是人才培养的最低要求。归纳总结就是系统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并能运用本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专业人才[5],但这并不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最高要求,可以借鉴国外优秀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比如培养行业领袖人物,培养为世界带来积极改变的人等。

(二)教育多侧重培养知识

高校出来的学生常常善于解决问题,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有什么意义,就好比用人单位会问学生都会哪些技能,通常学生会侃侃而谈,但当问到学这些知识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意义,多数学生一片茫然。北京大学原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在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召集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说:“我们的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利用体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3]”导致现在很多大学生不断地获得成绩、获得证书、获得荣誉,以便于自己的简历看上去丰富。大学生选课的时候关注的不是这门课自己有没有兴趣,想不想探索,而是关注这门课的学分好不好拿,打分高不高,以至于这门课程是否能够提高素养,并不是学生所重点关注的。而目前我校物联网创新实验条件还不够完善,物联网专业开设的一些创新课程实践教学学时少,导致大多数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也仅仅是满足于课堂和卷面考试,很少有学生产生“有新想法、找新途径、做新东西”的冲动,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学生永远创造不出东西,学校也培养不出创新型、应用型的人才。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