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电子商务类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研究
作者: 刘锦峰摘 要:近年来,学术界围绕着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建设以及电子商务类课程思政的践行经验等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也存在一些不足。未来,高校深入推进电子商务类课程思政研究要着力注重以下五方面:一是加强电子商务“专业思政”“专业群思政”“学科思政”的研究;二是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和内容体系研究;三是加强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全过程的策略研究;四是重视教师思政育人意识和能力提升;五是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关键词:高校;电子商务;课程思政;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7-0154-04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cademia has conducted more in-depth research on issues such a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and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E-commerc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certain results have been attained,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shortcomings. In the futu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further promo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search of E-commerce course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f E-commerce "profess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ofess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nd "disciplinar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e should study the goals and content system of political construction.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study of strategies for integrating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to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We should emphasize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er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wareness and ability. Finally, we should deepen the research on th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commerce; curriculum ideology; research review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指明了高职院校各类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同向同行的根本方向,也将深深地影响整个高职教育体系。《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2020)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020)的出台,为高职院校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供了重要指导。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发布数据,2020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17 6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9%。据《湖南省电子商务发展规划(2014-2020年)》,2020年湖南电商产业市场规模超过15 000亿元,建设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20个,千亿级电子商务产业园3个以上。而根据2019年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数据,电子商务人才缺口仍然较大。湖南省已立项5个高职电子商务一流特色专业群,肩负着为国家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重任。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和创新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为电子商务类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已做好一定铺垫。有关电子商务相关的课程思政研究成为了近几年的研究热点,也取得了丰硕成果。笔者将从课程思政的内涵、课程思政建设、电子商务类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等方面对近几年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梳理、归纳和评述。为高职电子商务类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学科思政建设向纵深发展提供思路。
一、电子商务类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的文献研究
课程思政研究是我国学术界近几年的研究热点,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后,有关课程思政的研究文章数量呈较为明显的增长态势。通过对近几年关于电子商务类课程思政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建设、电子商务相关课程思政建设和实践等三个方面。
(一)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
1. 课程思政内涵
高毅德等认为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全方位、全过程,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1]。赵继伟认为课程思政是依托、借助专业课和通识课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2]。闵辉认为课程思政的核心在于挖掘不同学科和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立有机统一的课程体系,形成全学科、全方位、全功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3]。
2.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
石书臣认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核心内涵都是育人,必须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各有侧重[4]。敖祖辉认为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课程思政”较“思政课程”而言,它更指向一种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一种全新的课程观,也是当前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重要的路径选择[5]。陆道坤认为全课程育人格局是由“隐性思政”——课程思政和“显性思政”——思想政治道德课共同构建而成,缺一不可[6]。
3. 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的关系
房小可认为“课程思政”是“专业思政”建设的重要元素,并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探讨“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之间的关系,其中,在时间维度上,从初始阶段、整合阶段到成熟阶段三个时间段探讨二者之间的线性关系;在空间维度上,基于“专业思政”价值链模型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7]。韩宪洲认为“专业思政”是对专业人才培养功能的新认识,“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在育人上是不可分割的,“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分别代表中观和微观层面,“课程思政”及其各要素思政进行一体化设计和一体化实施,应该包含于 “专业思政”[8]。
(二)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
1. 课程思政根本遵循与德育元素挖掘
聂迎娉等认为推动课程思政走深走实,需要从回归知识的价值性、回归知识的情境性、回归学生的主体性三方面着力,实实在在为学生的精神成长提供肥沃土壤;育人目标、内容、方法都需要始终遵循“以文化人”,让文化全方位、全过程有机渗透于课程思政建设,使课程学习体验转化为个体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成长[9]。许家烨认为在课程德育元素的挖掘过程中,要遵循教学规律、利用古今资源、依托教师队伍、完善制度建设[10]。
2. 课程思政建设难点问题和关键环节
娄淑华等认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难点在于内容供给与专业课程教学的衔接、教师素养能力与思政使命担当的和谐、课程思政广度与立德树人效度的并重[11]。陆道坤认为课程思政的设计问题、教师的课程思政育人意识与能力、课程思政的评价问题、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问题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环节[6]。杨守金等认为要加强课程思政的宏观设计、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养、充分挖掘专业课思政元素、优化课程思政的教学呈现、健全课程思政的保障机制、完善能够调动教师积极性的评价制度[12]。
3. 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路径
戴波认为需要从把握内涵、明确目标、政策推进、示范引领、全面落实五个方面进行整体设计[13]。袁杰认为需从思政课程建设、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思政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具体实施[14]。
4. 课程思政建设教师能力提升和考核评价
庞建茹等认为医学专业教师需要从理论运用、把握与组织教材、教学设计和语言表达四个方面提升育德能力[15]。成桂英等认为可以从课程思政目标的达成情况、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有效性、思政与专业的融合度、课程思政的时代性与民族性等方面考核教师“课程思政”绩效[16]。熊晓轶等构建了可量化的基于课程思政的应用型财经高校金融学专业考核评价体系[17]。
(三)关于电子商务相关课程思政建设和实践的研究
1. 基于课程的视角
张波等的电子商务课程通过诸多经济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建立核心价值观[18]。刘洁等的跨境电子商务课程从“道(责任与担当)、品(如何做人)、行(如何做事)”三方面[19]。王璟珉等的商业伦理课程从道德哲学与伦理决策、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互联网营销伦理问题等方面[20]。赵占恒等的市场营销课程从社会责任教育、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等方面[21]。王伊的消费者行为分析课程从社会发展与消费变化趋势、消费者群体的心理与行为等方面[22]。王红霞等的电子商务项目策划与管理课程从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现专业课程理论思政与实践思政的新结合[23]。
2. 基于专业的视角
王祥至通过全面修订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各个环节,思想政治课与专业课相互融合,专职教师与辅导员互为补充,第一课堂和第二、三课堂相互结合,构建了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电商专业思政体系[24]。王育坚等通过分析北京联合大学智慧城市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特点、专业核心价值及“专业思政”的载体,开展了“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25]。冯林等根据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结合专业及课程特点,从挖掘金融类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元素、建设金融类专业课程思政内容资源、丰富金融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打造金融类专业课程思政师资队伍四个方面设计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并付诸了实践[26]。郭艳燕结合烟台大学计算机类专业特点,并从五个方面挖掘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建议依托混合式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思政实践[27]。
3. 基于学科的视角
王巧玲等认为“学科思政”是“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的深化,并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围绕“学科思政”的知识形态、活动形态、组织形态开展了实践[28]。崔戈构建了外语教学的“课程思政”体系[29]。
二、高校电子商务类课程思政研究的方向
(一)加强电子商务“专业思政”“专业群思政”“学科思政”的研究
已有的电子商务类课程思政研究成果主要以“课程”为载体,从点的层面展开研究,没有以“专业”“专业群”为载体,从线的层面展开研究,更没有以“学科”为载体,从面的层面展开系统深入研究。全面推进电子商务类课程思政建设,就需要所有老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所有专业课都要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显性教育都要与隐性教育有机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思政育人体系。
(二)加强电子商务类课程思政目标与内容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