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模式下口语教学形成性评价实施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 陈明珠

摘  要:翻转课堂模式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得到教师的积极接纳,同时,引入形成性评价让学生的口语学习得到动态的管理和评价。文章针对目前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口语教学形成性评价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且提出有效开展口语学习形成性评价的对策。

关键词:翻转课堂;形成性评价;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9-0099-04

Abstract: Flipped classroom 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by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in the spoken English teaching and introduction of formative evaluation helps teachers establish dynamic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students' spoken English learning. This paper attempts to research on the issues of formative evaluation in the college spoken English flipped classroom and put forward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students' spoken English learning by formative evaluation.

Keywords: flipped classroom; formative evaluation; issues; countermeasures

从2007年美国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借助录屏软件制作的教学视频到2011年可汗学院发起人萨尔曼·可汗掀起的免费教学视频广泛使用,再到由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催生的慕课广泛使用的今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各门学科都得到了明显的发展。时至今日,翻转课堂的概念和模式已为教师们广泛了解、接纳并采用,尤其是在语言课堂。课堂翻转之后,学生的中心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和巩固,教师的主导地位也凸显出来。学习一门课程,相当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评价。目前,语言教育学家们认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实现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管理,是促进学生语言输出、提升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最新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年版)(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评价涵盖课程体系的各个环节,大学英语教学管理者、专家、教师和学生都应积极参与评价活动,综合运用各种评价方法与手段,并处理好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量化评价与质化评价之间的关系,实现评价对课程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指南》中提出:“大学生英语能力测试包括形成性测试与终结性测试。各高校应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测试,并加强对口头表达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思辨能力的测试。”很多高校已经结合校本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以评促学的教学评价模式。但是,作为一种在探索中进行的新生事物,问题总是存在的。研究旨在对翻转模式下口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形成性评价有效展开并促进学生口语学习。

一、背景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实施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师提前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及要求为学生准备好课前自学材料、设计好相应的教学活动,学生在课前通过自学、讨论、采访、文献研究等方式进行个人或者合作的自主学习完成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课堂上不再是教师的侃侃而谈占主角地位,而是以交际互动方式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课堂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汇报演讲、配音、辩论等形式多样的课堂展示活动,激发学生进行口语输出,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在翻转课堂中引入形成性评价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更加关注和强化学习过程,注重语言的积累、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而落到实处的过程考核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修正、改进和优化,在挫败感和获得感中不断突破自我,实现语言能力提升。口语学习更是如此,当教师的关注点不是只在最后的终结考核上时,翻转和形成性让学生赢得了更多的口语输出机会,也是挑战自我、冒险的机会。

二、理论基础

(一)翻转课堂

与传统教学模式不一样,翻转课程模式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完成知识的传授,而知识的内化是通过面授课程和信息交互平台的师生协作来完成,从而使教学和学习流程发生翻转。换句话说,翻转课堂是一种包括课前线上线下学习并完成任务、课堂面对面学习交流和课后反思巩固的混合式学习方式。教与学是教学的两个主要过程,也是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吸收内化知识的两个阶段。传统课堂教学主要是学生课前的预习,课上教师讲授知识,课后学生做练习巩固新知识,通过这种方式来完成一次完整的教学。因此,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没能成为教学的中心。

近几年来,教育专家们在翻转课堂领域进行了很多研究,而且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典型代表为胡杰辉、伍忠杰、卢海燕、崔艳辉、王轶,他们分别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了重要论文,展示了在翻转课堂与英语教学结合领域的最新成果以及教学理念的更新,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既给全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带来了教学改革的契机。

因此,很多高校也在尝试进行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如广东省某高校就采用了形成性评价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方式,取消了终结性考试和笔试,而将成绩的100%都用于过程考核,实现了百分百形成性评价,将学习过程的动态管理和评价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翻转课堂并不是仅仅依靠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来彻底颠覆课堂,过度利用技术,从而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翻转课堂强调的是教师作为学习的指导者和推动者,学生则通过主动学习和研究来吸收知识。目前盛行的主要模式为:第一步,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学录像或微视频或者学习相关语言材料,在此过程中,主动学习知识并且完成学习任务。第二步,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共同针对视频等学习材料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展开师生、生生互动,学生和教师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交流和学习。第三步,教师和学生在课后的反思过程,教师思考课堂设计和组织的内容、流程的具体实施效果以及其合理性和科学性;学生则通过总结巩固新知识,改进自己的知识结构并且找到有效自主学习的方法。

(二)形成性评价

20世纪80年代,国外有大量学者开始注意到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差别,并且做了大量的研究以期提高形成性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国内学者在近年来对形成性评价的研究也逐渐深入,从理论研究到实证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

李健淑谈到,形成性评价主要包括老师的课堂观察、老师对学生作业和测试的反馈、师生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生生评价、调查问卷、访谈以及建立学生档案袋等,只有当这些评价活动所获得的信息能够被诊断性地用来调整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时,这种评价才叫做形成性评价,即“有利于学习而进行的评价”。

从目前的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和过程特点看,学生的过程学习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单一的传统终结性评价方式已经不再适合目前新的教学模式。评价方式要以多角度、多方式的动态评价为主,教师要监督学生的整体学习过程。《指南》中明确提出“大学生英语能力测试的目标是构建形成性测试与终结性测试相结合的综合测试体系,即根据本指南所确定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采用多样化的测试方式,全面检测和跟踪大学生英语能力发展,准确评价大学生英语能力水平,发挥测试对教学的正面导向作用,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提供诊断和反馈信息,促进大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提高”。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强调评价过程,在动态中对学习效果进行反思和评价的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间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务部门对学生的评价等。大学英语教学作为语言学习,引入形成性评价让学生能从意识上更加重视过程学习,让语言输出成为常态和习惯。

查阅目前国内的期刊文献,将翻转课堂、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进行的研究仅仅在30篇左右,而将这两者结合用于英语口语教学中的研究则寥寥无几。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形成性评价在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优化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三、问题分析

研究者选取的广东某高校已经实行了5年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模式,同时为了强化学习过程、保证教学质量,引入了形成性评价。总的来说,翻转课堂打破了教师的中心地位,让学生得到了本应得到的重视和关注,通过课前的自学强化了自主学习,通过课堂的翻转强调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内化吸收,通过形成性评价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刺激感和成就感,大学英语课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学生英语学习获得感和自信心增强的同时,他们的大学英语四级过级率也年年升高,在调查问卷中,学生对翻转教学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模式认可度是比较高的。

与此同时,在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口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实施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对调查问卷、课堂观摩和师生访谈数据进行分析后,研究者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人数多,记录和考核困难

目前的翻转课堂模式下口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学生人数太多,给形成性评价的有效实施带来了较大困难。大学英语口语课时的压缩,班级的增大,人数的增多,这些都给教师进行形成性评价增加了客观的难度。尤其是在口语课上,一个70人左右的班级,不管学生是个人活动还是小组活动,当教师需要对每个学生的参与和表现进行过程考核、成绩记录或者进行适度反馈的时候,这就变成了一项工作量非常大的课堂管理工作。庞大的课堂,众多的学生,尤其是刚上新课的时候,要快速、准确地认准学生,并且及时对学生的表现做出相应的评价,这对教师的记忆力、反应力和判断能力都是一个相当大的考验。特别是口语课,学生的口语输出都是有时效性的、不便于书面记录的,在课堂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对学生的口语展示做出及时的评价和考核记录是相当有难度且费时的。

(二)考核形式单一,主观性太强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口语教学,形成性评价中的过程考核大部分的成绩核定源于教师的主观判断,因此,考核的主观性是比较强的。尤其是学生的口语输出不具备延时性,一名教师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并且尽量给予学生公平的成绩核定,这难免有时因为个体教师的主观判断因素而有失偏颇。

(三)档案袋的建立存在困难

多数学者在进行形成性评价研究时都提出了档案袋的建立,将学生各项活动的评价表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反馈都装在各自的档案袋里。这相当于是师生之间一个有效沟通的桥梁,学生可以通过档案袋实时掌握自己存在的问题以及取得的进步,教师也能通过档案袋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观察和对比,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正和优化。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名教师一般都会教授3~4个70多人的班级,教师要帮助每位同学建立档案袋,并且及时增加对每位同学的评价材料。这个过程评价是繁琐的也是费时的,尤其面对众多学生都需要进行细致的评价、反馈时,这个问题就更加突出了。教师如果不能够及时地完善档案袋,这种形式的形成性评价就不能落到实处,也不能够给学生合理的评价,从而沟通的桥梁就没法建立起来,当然也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口语学习。同时,传统档案袋形式的评价是在档案袋里装上纸质版的学生资料,存在的问题还有:(1)携带不方便;(2)查阅不方便;(3)更新较繁琐。

(四)学生人数多,考核不全面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