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提升的金融风险管理课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
作者: 傅俊辉 刘玉芳摘 要:金融风险管理是金融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课程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金融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然而,现有的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注重已有理论和方法的讲授,忽视对学生研究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应用能力的培养,急需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因此,本课程从这些问题出发,通过实施研究式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案例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产教融合和学科竞赛以及加强软件应用教学、加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考核的比重等措施,进行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关键词:金融风险管理;研究式教学;案例教学;产教融合;学科竞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10-0057-04
Abstract: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is one of the core courses of financial majors, and its teaching level directly affects the training of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talents.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existing teaching of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such as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teaching of existing theories and methods, ignor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research ability,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application abil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it is urgent to carry out corresponding teaching reform. Therefore, based on these problems, this course carries out the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application ability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search teaching, the reform of traditional case teaching, the full use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and discipline competition, the strengthening of software application teaching,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propor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application ability.
Keywords: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research-based teaching; case teaching;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course contests
近年来,各大金融领域风险事件频繁发生:股票市场,2015-2016年出现了三次暴跌,大部分股民损失惨重;债券市场,2019年和2020年分别有185只和150只债券违约,涉及金额达到1 500亿元和1 700亿元,使得大量投资者面临巨额损失;互联网金融领域,2018年P2P平台的连续倒闭,使得众多投资者血本无归。金融风险事件的频繁发生,使得相关的金融机构急需大量精通金融风险管理理论与实务的专业人才,这也凸显出金融风险管理这一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要性。
然而,传统的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注重向学生传递发达国家成熟金融市场环境中所形成的重要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知识,忽视了学生软件应用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而实际中,中国的金融环境与国外发达国家不同,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比如金融市场不发达、监管制度有待完善,股票市场散户多,容易受投资者情绪影响等。基于这样的背景,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不能简单照搬国外已有的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需要对已有的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一定的改进和创新。而目前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注重已有理论和方法的讲授,忽视学生研究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迫切需要对原有的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本课程从现有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研究式教学、案例教学、产教融合、学科竞赛和软件应用教学等措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去查阅和学习案例资料与文献资料、加强学生软件的应用能力、强化学生对现有理论和方法的创新等方式,努力将传统的“喂养型”“传知型”的教学模式变革为“觅食型”“育才型”教学,从而提升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一、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存在问题与改革必要性
金融风险管理是金融学和金融工程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技术方法多以及与现实结合紧密等特点,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然后,由于多方面因素,金融风险管理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这点,导致了诸多问题的产生。
(一)注重课堂教学和已有理论的讲授,忽视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1. 注重已有理论的讲授,忽视学生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金融风险管理策略的教学中,主要以讲解现有的各种理论怎么管理和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为主,而对现有各种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的不足涉及较少,尤其是如何对现有的理论创新或改进以适应中国的金融环境方面。这将把学生封闭在现有的知识空间,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影响学生研究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金融问题能力的培养。
2. 注重课堂教学的传授,忽视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重视现有各种理论的讲解,常常采用“老师课堂讲授-学生认真听课做笔记”“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老师讲解作业”等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使得学生只会从老师和教材那里被动学习知识、完成任务,而不会去主动学习最新的理论和方法、扩大自己金融风险方面的视野。这大大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欲,从而影响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思维的拓展。
(二)注重课堂教学,缺乏与产业和学科竞赛的融合,忽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1. 缺乏与企业协同育人,忽视学生实务能力的培养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更多是教师从自身的经历和背景,讲授自己熟悉的金融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 而较少从企业的需求出发,将其引入金融风险管理的教学中,比如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课程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等方面。因此,有必要加强与企业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进而实现企业需求与金融风险管理人才培养的全方位融合。
2. 注重已有方法的讲解,忽视学生计算能力和软件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金融风险度量的教学中,主要以讲解金融风险度量方法的原理和步骤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对于这些方法的计算和使用也只停留在纸面上;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差,尤其是在使用软件度量金融风险方面。等到毕业时,学生的金融风险度量能力很难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
(三)注重应试成绩的考核,忽视学生创新和应用等能力的考核
传统的金融风险管理重视以记忆性知识的考核为主,同时兼顾平时出勤和表现,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方面的考核,不利于学生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成绩考核以闭卷笔试为主,考核内容主要以金融风险相关概念和理论以及方法的计算应用为主,考试的题型主要以选择题、名词解释题、计算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记忆性的内容为主,而运用金融风险管理相关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核比重不高。这直接导致学生往往采取考前“临阵磨枪”的方法来应付,不利于学生研究能力、分析应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提高。
二、解决对策
(一)采用研究式教学和案例教学,解决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弱的问题
1. 实施研究式教学方法,解决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
本课程在整理金融风险管理经典文献库的基础上,依照开放性、挑战性和体验性原则,采用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及探究式讨论等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首先,本课程整理和建立了股票市场风险度量和管理、利率市场风险度量和管理、汇率市场风险度量和管理、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流动性风险度量和管理及操作性风险度量和管理等6个经典文献库,内容涉及股票市场择时方法、在险价值VaR方法和条件、在险CVaR方法、套期保值模型、股市危机预警模型、货币危机预测模型、主权债务危机预警、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和管理方法以及流动性风险度量和管理方法等。
其次,基于这些经典文献库,开展研究式教学,解决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这部分教学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展开。第一种方式,通过老师讲解经典的金融风险管理模型和策略是如何构建和运用的,引导学生去了解已有风险管理模型和策略的来龙去脉,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尝试去改进和创新现有的金融风险模型,形成新的风险管理方法。第二种方式,将相关的文献分配给学生,学生在课前完成相关内容的研读,发现其中的不足,并将这些内容制作成PPT,在课堂中进行汇报;老师针对汇报中的内容进行提问,并进行相关内容点评,学生根据老师点评和已有文献的不足,撰写一个风险管理报告。学生可以选择上述两种方式,改进和创新现有的金融风险模型,完成自己的风险管理报告,老师根据学生风险管理报告和风险管理方法的创新度进行评分。
2. 改革传统的案例教学方法,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本课程将对传统的案例教学进行改革,让学生组成团队,设立防止搭便车行为的学习机制,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认识到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进而提升他们学习金融风险管理的兴趣,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首先,根据课程的结构和特点,制作了次级贷款危机的形成原因及危害、巴林倒闭的制度原因、德国金属公司原油期货套期保值失败案例、2015-2016年A股百年一遇的股灾、地方债务风险的缘起与化解、2018年P2P平台倒闭的原因分析、贝尔斯登的流动性危机、伊利诺斯大陆银行的流动性魔咒、中航油巨亏事件及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等十多个案例的基础资料,为案例教学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基于这些案例的基础资料,实施改进的案例教学方法。课前,将案例的基础资料分配给各个小组(各个小组由学生自由组队,并设立一个组长和案例汇报的同学),各个组长负责安排每个小组成员的任务,组员根据案例的资料进行整理、扩展和分析,形成一个结构清晰、逻辑合理的案例分析报告(该部分成绩由任课老师打分,占案例评分的50%);在这个过程中,组长根据组员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打分,防止组员偷懒搭便车的行为。课中,由汇报的学生进行案例的讲解和分析,并由老师和学生针对案例的问题进行提问和讨论,最后老师和各组组长对该组的案例表现进行打分(这些分数去除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取平均值,该部分成绩占案例评分的50%)。根据案例分析报告的成绩、课堂汇报成绩和各组成员在案例制作中的表现等情况,综合确定每名同学的案例部分平时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