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公共体育课开展课程思政的方法探究

作者: 王亚军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而课程思政以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的重要举措之一。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社会必然对思想品德水平及专业素质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而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协助共同推进高职院校学生体育与德育发展,培养全面合格人才的双引擎。将体育课程教育和思政课程内容融合,探索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思政教育切入点,创新课程思政新方法,发展体育思政教学新内容,是新时代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必需面对与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高职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10-0184-04

Abstract: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stressed at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 should make good use of the main channel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all kinds of courses should work together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to form a synergy effect." 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omplete the fundamental mission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the society will inevitably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alents with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level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ability.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the double engines to help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cultivate comprehensive and qualified talents. Integrating physical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xploring the starting poi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novating the new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developing the new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are the important problems that phys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ust face and solve in the new era.

Keywords: Public P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thod; research

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而“德智体美劳”中“德”占教育之首位。教育要重点在六个方面“下功夫”,其中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三者皆是“德”育内容,这充分体现了培养“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不单是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明确了方向与重点,同时还给其他各类课都提出了同向同行要求,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形成教育协同效应。高职公共体育课不但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更能完善学生的人格与心理品质。体育教育过程本身就包含着许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切入点,在紧抓体育课身心教育功能的同时,还应该更多地重视体育课的“德”育功能。因此,高职公共体育课开展课程思政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与紧迫性,通过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能完善并强化体育课的“身、心、德”全面育人功能,更能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有信念、有情怀、有品德、有健康、有才学的有用之才。

一、高职公共体育课开展课程思政的优势与概念分析

(一)高职公共体育课开展课程思政的优势分析

面对现如今如此发达的网络、价值观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不同的思想冲击和不同的文化冲击都正在影响着大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而在大学课程中单纯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引导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立志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更贴近于生活,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所以开展课程思政比其他课程更加有优势。可以在体育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想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己主观的所需。从而更好地发挥体育教学与思政教育在育人育才上的作用,最终实现育人育才的辩证统一。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志成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

(二)高职公共体育课开展课程思政的概念分析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它包含着“课程承载思政”与“思政寓于课程”的双重含义,指的是高校教师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内在德性,转化为自己精神系统的有机构成,转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或能力,成为个体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和方法。课程思政以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的重要举措之一。实现高职公共体育课“能教书”和“可育人”的双重职能,赋予体育以思政价值,让体育课在“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让体育课从单一的技能教授转变为以传授技能为载体,着重挖掘和弘扬体育人文精神。在“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下,让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基础上更注重体育精神的培育,让高职公共体育课与思想理论课及学校人才培养真正同向同行,为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提供重要助力。

二、高职公共体育课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分析

(一)是突出高职公共体育课“教书”和“育人”的双重职能并实现体育思政价值的重要举措

高职体育课程思政研究有助于探讨高职公共体育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系,推动高职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实效,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助力“健康中国、健康江苏”战略落地生根。实现学校公共体育课“能教书”和“可育人”的双重职能,赋予体育以思政价值,让体育课在“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从单一的技能教授转变为以传授技能为载体着重挖掘和弘扬体育人文精神。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职公共体育课全程且长效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

有利于促使高职公共体育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及“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始终贯穿于公共体育课始终,切实提高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贯穿性与实效性,进而为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高质量全方位发展的合格毕业生,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提供重要参考与助力。

(三)是挖掘体育课程教学魅力的需要

对于高职公共体育课程来说,其除了能够不断地对学生的体魄进行强健,还是一门强健学生灵魂的课程。通常,在高职公共体育课中开展课程思政,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对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相同点进行挖掘,能够将体育课程中的竞技训练以及耐力训练等体育资源,逐渐转化为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导以及意志品质培养等思想政治教育教导,能够通过一种较为贴合学生生活以及成长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以便学生能够在提升综合能力以及水平的同时,还可以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

三、高职公共体育课开展课程思政的切入点与方法探究

(一)结合思政内容深入挖掘体育课程资源

在具体的高职公共体育课开展课程思政教学阶段,教师应该依照具体情况,结合思政的内容,深入地对体育课程资源进行挖掘,以便有效地拓宽思政教学与公共体育教学的教学渠道,从而让体育教学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效果能够更加合理且科学。通常情况下,对于公共体育课程来说,其本身就具备很多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形教育资源,包括:在篮球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涵盖了较强的集体主义精神;在对跆拳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涵盖了不畏强敌以及勇于拼搏的精神等。所以,在公共体育课程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借助相对科学的办法,将思政教学内容与体育课程资源进行深度融合,以确保思政教学在公共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价值能够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可以在崇高思想品格的引领下,积极地对公共体育进行学习,并且在体育训练期间,能够养成良好的爱国品质,自觉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

(二)更加重视体育教学,强化对公共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目前的教育发展中,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在体育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体育教学相对轻视,导致学生无法形成主动学习体育课程的意识,普遍认为应该主要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因而产生忽略体育综合能力的错误想法,更不要说在公共体育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自然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以往在体育课程中,学生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教学,习惯模仿教师的动作,教师并没有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情操,这种教学方式已经沿用多年,短时间内很难得到转变,这也为公共体育课开展课程思政增加了更多的困难性,因此教师应该更加重视课程思政,并对体育教育观念进行有效的创新,真正在公共体育课程中落实课程思政。高职院校及其体育教师需要对公共体育教学给予密切的关注,并在教学改革计划中明确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采取合理的措施开展课程思政,使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积极吸引学生的参与,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改革效果。

从宏观的角度上分析,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和水平。因而,在具体的高职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想保证课程思政开展的更加合理,那么教师则应该强化对公共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够依照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案,以便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到公共体育教学活动中。例如:在公共体育教学阶段,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型等教学模式,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体育素质以及思想教学质量进行提升。通常,对于合作型教学方法来说,其比较适用于集体性的体育教学,包括排球以及篮球等项目。采用这种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可以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以及合作意识,让学生可以正确地认识到自身与他人之间的差距,不断提升学生的适应力,从而让学生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